入学教育【课题】入学教育【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双基目标:⑴新生大体了解学校的学习生活,感受教师的温暖、同学的友爱和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⑵依据画面提示,进行尊敬老师、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道德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热爱学校、喜欢上学、喜欢老师、喜欢同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喜欢课本、爱护课本。
【教具】投影片、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学意图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们高兴吗?2、让我们一起唱首歌好吗?跟录音齐唱《上学歌》。
二、讨论学习1、你们喜欢学校吗?为什么?2、讨论(出示投影):⑴看图说说图上都有谁?在干什么?⑵小学生在学校里都可以做那些事?你听说学校里还可以做哪些事?三、情景练习1、那么,图上的老师和小朋友分别说了什么?读一读你认识的字。
2、鼓励认识这些字的同学,提倡大家向他们学习。
3、模拟练习:⑴情境一:师生交流(上学路上)老师:清早,我在上学路上遇见了王小明同学……王小明(起立、鞠躬):老师早!老师:王小明同学,你早!⑵情境二:生生交流(自我介绍):①与同位进行自我介绍,说明自己的姓名和所在的班级及其他情况。
②游戏:找朋友。
学生在班内自由结交朋友,其他同学齐唱《找朋友》。
⑶情境三:自由交流:①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创设一个情境。
想好时间、地点、人物,可以有老师、家长、同学,自由练习对话。
②小组表演。
3、结合自己谈谈成为小学生以来上学的感受。
4、口语交际:根据画面内容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采用讨论形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积极性。
以游戏的形式创设情景,使学生从做中学,在做中练。
放手让学生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二、指导观察,了解图画内容(出示投影片)1、讨论:图上画了什么?2、指导学生按照图画内容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3、他们说了些什么?请认识这些字的小朋友来读一读?三、看看我们的语文书1、写上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
2、看看目录有什么用?3、怎样找第4课?比一比谁找得又对又快。
(找找第16课、第67页、写字表、查字表)4、谁来说说你打算怎样爱护课本?⑴轻翻轻放。
⑵双手要保持干净。
⑶不乱写乱画。
⑷包好书皮。
⑸不乱仍课本。
5、今后我们要经常比一比看看谁的课本保护得最好。
四、再唱《上学歌》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唱《上学歌》。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
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鼓励认识这些字的同学,提倡大家向他们学习。
培养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营造活泼、宽松的课堂气氛。
入学教育【教学目标】1、观察画面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感受老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
2、了解语文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读书、写字的良好习惯。
3、依照画面的提示对学生进行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4、观察与演练相结合,使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
【教学重难点】观察画面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感受老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你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你长大后干什么?同桌讨论后教师指名说。
同学们要实现理想,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很多同学都喜欢学校,学校就是一个乐园。
1、直接利用语文书进行导入,然后带领孩子们认识语文书的封面,并认读“语文”两个汉字。
2、我们又设计让孩子们充分翻看语文书,引导学生说说语文书上到底有些什么?你喜欢语文书吗?为什么?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3、告诉学生图文并茂的语文书是将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的爱护它。
4、小组合作认识目录、页码、讨论一下怎样爱护语文书,在学生认识页码和目录的基础上,实践一下用目录去试着找找课文。
5、让孩子点课文,教师来范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教师要入情、入境地去诵读课文,把学生带到美的意境中去,用教师自身的语言魅力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
6、再指导学生整体认识“年级、班级”这几个字,并在语文书上正确地写上自己的姓名。
二、指导学生观察第一图画、讲述图片意思学生初入学,对学校生活还不了解。
四幅图画是学生了解学校生活的窗口,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
请同学们看第一幅图:1、这是什么地方?2、画面上有什么人?3、他们在做什么?4、他们可能在说些什么?5、请给第一幅图起个名字──以“欢迎新同学”为主题。
三、情境演练创设情境演练,使入学教育形象化、具体化,落到实处1、教师和学生一起模拟的相互问候;并告诉同学们每天第一次见面时见到老师都要向老师问好。
老师可和同学共同模拟练习。
老师:清早,我在上学路上遇见了某某同学……某某(起立):老师早!老师:某某,你早!(老师继续创设情境,相遇的地点可以分别是学校门口、校园里、办公室前、教室里……同学志愿扮演老师和学生,互相问早、问好。
)四、联系学校实际把观察图画和观察校园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了解:1、我们学校的旗杆设在哪里?2、我们怎样举行升旗仪式?3、我们学校有哪些专用教室,我们在那里上什么课?4、我们学校的操场在哪里,那里有哪些体育和游戏设施,课间、课后我们应该怎样在那里游戏、锻炼?5、图上还有一些同学在国旗下做什么?是怎样做的?你会做吗?通过观察图画,初步知道入学以后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去做。
教师切忌用单纯的讲解,代替学生对画面的观察和感受。
五、进行模拟练习创设情境演练,使入学教育形象化、具体化,落到实处。
在引导学生观察国旗的同时向学生简述参加升旗仪式的要求,并播放一段国歌,师生共同模拟向国旗行注目礼。
六、课堂拓展让孩子展示自己的已有知识和技能,把幼儿园和生活中的学到的都展示出来。
1、谁会讲故事、背古诗、猜谜语、写汉字、读拼音、说儿歌……2、告诉学生其实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这些本领,而且在生活和幼儿园中小朋友们已经学到了不少,以此让学生知道语文学习的内容,消除与语文的陌生感,拉近与语文的关系。
3、推选故事大王。
七、小结本课学习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同学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老师:同学们,上学以后,我们每天都要上各种课。
你们知道我们会上哪些课吗?学生:我们会上语文课、数学课……老师:你喜欢上什么课?学生答(略)二、指导看图1、初步观察,激发兴趣:老师: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图上同学们上的是什么课?你是怎么知道的?你喜欢图中的谁?为什么?2、观察画面,了解语文课。
老师:你们猜猜他们上的是什么课?从哪里看出来?(指导观察图上的汉字、拼音,告诉孩子这些对学习语文很有用。
)3、走入画面,喜欢语文课:老师:假如你和画中的小同学一起上语文课,我们也有这么几张图画,谁愿意把它贴到黑板上来,然后大声地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勇敢的同学请举手。
(生举手)我们班有那么多勇敢又爱学习的学生,老师真高兴。
现在还不认识这些字的学生不用着急,等我们上语文课的时候,你一定会认识的。
4、学习画中小同学,上好语文课:老师:请同学们再观察画面,你能说说图中的小同学是怎样上语文课的吗?学生:图中的小同学坐得很直;图中的小同学眼睛都在看着黑板;图中的小同学都在认真听老师说话。
老师:我们上课应该认真听老师讲课;上课时应该认真写字,上课时应该专心看黑板。
老师:你们说得真好,看来你们都能成为好学生。
5、课堂小结:表扬表现好的同学。
三、指导观察第三幅图引导学生说出:一位男同学正在读书。
他的坐姿端正,身体自然放松,双手拿书,书直立略向外倾斜,眼睛和书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
四、指导观察第四幅图引导学生说出:第四幅图上,一位女同学正在写字。
画面上,作业本平放,小女孩头正、肩平、背直,胸离课桌一拳,眼离本子一尺,两臂平放桌上,左手按本,右手执笔。
她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笔杆下端,距离笔尖约一寸,同时用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支住中指,笔杆握得松紧适度,笔杆上端稍稍向右偏,紧贴虎口上,与纸面约成45度角。
1、请大家按以上要求做,看谁做得好?同桌互相纠正。
教师巡视指导。
2、请做得好的同学做给大家看。
3、教师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五、总结同学们按这两幅图上学生的样子去做,可以使我们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姿势和书写的执笔方法,为今后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打好基础。
【教后追记】本堂课是学生刚开始进学校上的第一堂课,主要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了解学校课程及语文课程的学习内容。
知道读书和写字的基本规范要求,并在“拍手歌”中识记日常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