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学》练习考试题
8.效应:一定量某物质与机体接触后所引起的生物学变化程度。
9.反应:一定剂量的某一物质与机体接触后呈现某种效应程度的 个体数在该群体中所占的比率(%)。 (效应对个体而言,反应涉及群体.)
10.相加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毒物作用与机体,对机体产生的总效
应等于各毒物单独效应之和。(麻醉化合物。)
11.协同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作用于机体,其产生总效应大于各个毒物单独效应
14.加强作用:一种化学物质对器官或系统并无毒性,但与另一种化学物同时暴露时使其毒性效应增强的现象。
五、简答题
1.食品毒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
1.)研究毒物的来源与性质
(1)外来化学物:(2)生物源性:(3)药物残留:(4)内源毒素:(5)加工及变质产毒:
(6)人为毒素:
2.)研究毒理学机制及开展安全性评价
(1)研究毒物体内代谢过程、毒性作用、毒性机理及毒性特征等。
(2)对新资源食品、新型包装材料、新型食品添加剂等新产品,进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4.被称为现代毒理学奠基人的是___A______。
A.OrfilaB.MagendieC.BernardD. Brown
四、判断题
1.食品毒理学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制定安全限量,提出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预防及管理措施,保障食品安全。( T )
2.微生物试验系统是食品毒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F )
2.试述预防食品污染的主要措施。
1.)整治环境污染,减少食品污染环节。
2.)限制和禁止一些高残留农药和兽药在农产品及食品动物中使用,提倡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物。
3.)严格兽药及药物添加剂安全性评价和管理,严格执行宰前清除时间和应用限制等使用规范。
4.)加强农产品收购检验,促进绿色食品。
5.)加强责任心,杜绝食品在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环节人为污染。
2.现代毒理学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有哪些?
1.)传统与现代毒理学研究方法的结合使毒理学研究出现新
的局面。
3R(Refinement、Reduction、Replacement)趋势: 整体试验→体外实验或构效关系数学模型;毒性试验系统→基因工程的动物和细胞代替; 传统病死率和死亡率→生化指标代替。
2.)大量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使毒理学研究水平更加深入。
《食品毒理学》练习测试题
———————————————————————————————— 作者:
———————————————————————————————— 日期:
《食品毒理学》练习测试题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毒理学:研究有毒有害物质对生物体的损害作用、作用机制、危险度评估及其安全性评价与管理的一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科。
之和。(马拉硫磷与苯硫磷作用。)
12.拮抗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毒物作用于机体,二者之间的毒性可相互削弱,使其对 机体产生的总效应小于各毒物单独效应之和的现象。(阿托品对抗有机磷化合物)
13.独立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毒物作用于机体,由于各自毒作用的受体、部位、靶器官
不同,且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也不相互干扰,各自表现各自的毒性效应的现象。
2.动物试验是食品毒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动物试验可分为_体内试验_和_体外试验
两种方法。
3.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英文所写为_FDA______。
4.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毒理学的研究,传统的以动物为主的毒理学研究将减少,出现整体动物替代法的新理念和发展动向,即“3R”趋势,分别为整体试验____、_毒性试验系统____、_传统病死率和死亡率________。
三、选择题
1.FAO是__B___的英语所写简称。
A.世界卫生组织 B.联合国粮农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理事会
2.__A____是食品毒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A.动物试验 B.化学分析 C.流行病学调查 D.微生物试验系统
3.被称为生物毒理学之父的是_A________。
A.GrevinB.MagendieC.BernardD. Brown
3.)采用多种方法结合来评价化学物的毒性将是一个重要趋势。
4.)毒理学预测范畴及危险度评估的新进展。
5.)多学科的高度综合与更多分支学科形成的分化现象更为突。
六、论述题
1.试述食品被污染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1.)工业“三废”的污染: 2.)农药的污染: 3.)霉菌的污染;4.)兽药残留污染:
5.)运输污染:6.)加工污染;7.)事故性污染:
第二章 食品毒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某一物质,经过一定的途径进入机体以后,在组织器官内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的作用,引起机体机能性或器质性病理变化,甚至造成死亡物质。
2.毒素:由活的生物有机体产生一类特殊毒物。 包括植物毒素(plant toxin)、动物毒素(zootoxin)、霉菌毒素(mycotoxin)、细菌毒素(bacterial toxin)等。
3.毒性:毒物进入机体后,引起相应的病理过程。
4.剂量:动物机体每kg体重接触毒物的量(mg/kgBW)。
5.内稳态:机体保护内在环境稳定不变一种倾向或能力。
6.代偿能力:体内组织或器官局部发生病变时,病变部功能↓,健部组织通过自身功能的加强来弥补病变部的功能不足的能力。
7.应激状态:各种外界不利因素引起机体的所有非特异性生物学作用的综合表现。心跳、呼吸加快,AD↑。
(3)工业新的污染因素、污染源、污染种类与化学性质及其在食物链中的迁移规律,评价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4)研究药物残留毒性、检测方法,制定残留限量标准。
(5)研究食品在加工、包装、储运过程中各种污染因素。
(6)通过系统毒理学试验,对受试物做出安全性评价,并结合实际情况和人群食物结构制定安全限量标准。
2.食品毒理学:研究食品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性质、来源及对人体的损害与作用机制,评价其安全性,并确定其安全限值,提出预防管理措施的一门学科。
3.外源性化合物:在人类生活环境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体内产生危害的一切物质。
二、填空题
1.食品毒理学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制定__安全_____限量,提出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预防和管理措施,保障食品__安全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