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艺美术史总结

工艺美术史总结

1.彩陶: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2.金银错:或称错金银,是在铜器上用金银丝或金银片镶嵌成各种图案花纹,用错石(或厝石)再磨平滑 3.鎏金:是将金错剪成碎片,放入坩锅内加热,然后以一比七的比例,加入水银。即熔化成为液体。将金泥蘸以盐,矾等物涂在铜器上经炭火温烤,使水银蒸发,金泥要固着于铜器上。这种方法称为鎏金,或称为火鍍金。 4。汉代铜炉:1.熏炉:《错博山炉》2.温手炉3.温酒炉 5.汉代瓦当装饰:卷云纹,动物纹,四神纹:也称四灵纹,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6。汉代的锦,是一种“经丝县花的丝织品。通常称为“经锦”。 7.彩瓷:彩瓷是在一种色釉上撒上另一种色釉,如黑釉上撒蓝白釉,形成大小不同的斑纹,具有豪放明快的装饰效果。 8。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它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花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所以称为三彩。 9.宋代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的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 10青花是在白色瓷器上绘有青色花纹的一种瓷瓷色白里泛青。 11,丝织品中,织金最有名称为“纳石失”,“纳失思”,“纳克失”。四川蜀绣花色,长安竹,雕团,象眼,宜男,宝界等 元代的加金织物可分金线织出和织后加金两种制法,用金线织出的,称金锻匹。 12.釉里红是以铜红料在胎上面画花一次烧成,它和青花一样同属釉下彩,只是红蓝色调不同。 .13成化时期 突出成就,青花加彩,其表现方法分“斗彩”又称逗彩,其法是胎上先用:苏泥勃青”青花釉料画出部分花纹,有在釉上与之相适应的加以彩绘,使青花与彩绘形成变化统一的装饰。“添彩”,是先在胎上用“苏泥勃青”画出花纹轮廓,然后在花纹轮廓内再填以彩色釉料。“五彩” 14.青瓷:最早的瓷器,因为瓷的呈色,一方面由于釉的成分,一方面由于烧制的温度影响,使釉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金属物氧化铁,在氧化焰中烧制成黄色,在还原焰中烧制成青色 15宣德炉:明宗三年,工部为适应宫廷和寺庙作祀祠或熏衣之用的需要,利用从南洋所得风磨铜铸造一批小型铜器。 漆工家 16.乾隆 珐琅彩 色泽晶润,质地凝厚,用作装饰,花纹有微凸堆起之感。. 17“宴乐渔猎攻战纹壶”(战国)“水陆攻战纹 18.虹管灯:如河北满城出土的著名的长信宫灯,塑造出一优美的仕女形象,左手托灯,右手提灯罩,以手袖为虹管,处理的十分自然。

11.青瓷的装饰方法:堆贴,印花,褐彩,刻花花纹。 12.青瓷的装饰花纹:铺首,朱雀,辟邪,仙佛,莲花,忍冬,连珠纹,网纹,菱格纹,波浪纹 13、唐代印染的方法:(1)夹 颉(2)蜡 3绞 (4)碱印 5)拓印 14。明代以后主要是白瓷。 15明代 宋应星《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6.明代前瓷器釉色以青瓷为主,后以白瓷为主,画花的装饰方法,青花,五彩灯。 17.明代锦缎依制作和艺术特点可分为(1)妆花(2)本色花(3)织金银

18.景泰蓝 制作过程(1)制胎(2)掐丝(3)烧焊(4)点蓝(5)烧蓝(6)磨光(7)渡金 19.景泰蓝艺术特点可用形,纹,色,光四字概括。 20.漆艺家 张成立之子张德刚《果园厂雕漆》 是明代封建官营的漆器生产机 21.《髹饰录》黄大成 构,制作雕漆,添漆等,雕漆最有特色、 22.古彩色彩明艳,线条挺拔,有透明感,不易脱落,有“硬彩“之称 .23粉彩 特征色调柔和淡雅,笔力精细工整,故又称“软彩“ 24.唐锦的花纹:联珠纹,团窠纹,对称纹,散花,几何纹,晕 .25唐锦的制作多采用纬线起花,称汉锦为“经锦”,唐锦为“纬锦”,汉锦古拙,朴质;唐锦则清新,活泼,华美,流畅 26青花的原料是一种钴盐类的金属元素,呈色性很强,鲜明而稳定 27宋。元的程颐。朱熹派的理学思想衰落,王守仁“知行统一”新理学 28宣德时期 青花 原料用南洋输入的“苏泥勃青”,色调深沉雅静,浓厚处与釉汁形成斑点 29.明代家具种类(1)椅凳类(2)几案类(3)橱柜类(4)床榻类(5)台架类(6)屏坐类 30.釉里红 和钧瓷紫红釉的制作有关

31刺绣工艺,最著名的有苏绣,粤绣,蜀绣,湘绣,京绣 4.失蜡法的特点是:(1)制作简便,无需分块(2)花纹精细清晰,表面光滑,层次丰富,可制作出复杂的空间立体的镂空装饰效果(3)器物表面光滑,不再进行打磨(4)精确度相当高 5.青花的特点:既简朴又华美,既繁复又统一,它如同民间蓝印花布一样,具有质朴.淳厚。典雅的艺术特色。

6.元丝织特点,(1)在材料上多使用金线,“以金彩相尚”(2)由于当时中外交通发展,许多著名的外国染织品,如回回锦,缅甸锦,等传入我国,因而使我国的染织工艺的艺术风格为之一变,而多采用西法。 7.黄道婆贡献(1)改进了“用手剖去其子”的去棉子的原始方法,运用轧车,进入半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工效(2)改进了用“线弦竹弧”的弹棉工具,运用了新式弹弓,比用手拨弦的小弹弓省力省时(3)提高了纺纱效能,由过去的一个纺锭,增加到三个纺锭(4)发展了棉织的提花方法,使普通的棉布能呈现出“折枝,团凤,棋局,字样催然若写”的图案花纹 8。明代家具特色 (1)注意木材的质地,多采用硬质的树种,所以又统称硬木家具(2)充分体现木材的色泽和纹理,而不加油漆3)注意家具造型,采用木构架的结构 明代家具 艺术特色 简:是指它造型洗练,不繁琐不堆砌,落落大方。 厚:指它形象浑厚,具有端庄,质朴的效果。,精:指它做工精彩,一线一面,曲直转折,严谨准确,一丝不苟。,雅: 指风格典雅,令人耐看,不落俗套,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 设计原理 (1)注意意匠美巧而得体,精而合宜。2)注意材料美:充分运用木材的本色和纹理,而不加以遮饰。深沉的色调,坚而细的质感,达到了稳定和调和得艺术要求(3)注意结构美:不用钉不用胶,主要运用的结构,不同部位运用不同形式的 既符合功能要求,又使之牢固4)注意工艺美:面的处理,有适当的比例和尺度,线的运用,简洁利落,在造型的结束处和转折部位加以不同的变化,产生丰富的造型形象。此外如牙子,卷口等作为中重点装饰,倍增家具的形体美。 9.苏绣特点平,齐,细,密,匀,顺,和,光。 针脚细密,色调典雅,图案多采用“留水路“,的分面推晕的表现手法,有浓厚的装饰性 粤绣特点花纹繁缛,喜用百鸟,鸡等为题材,色彩浓艳,对比强烈。它喜用金线,使产生金碧辉煌的效果 蜀绣 用线工整厚重,设色明快,富有民间艺术特色。 京绣 多为小品,作工精巧富丽 10..元代工艺美术粗放,豪放,刚劲。陶瓷器皿厚重,粗大。丝织富丽堂煌 13.唐代工艺美术发展特点:1。人的意识解放2。装饰生活情趣化3多种装饰技法的运用。总之,唐代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具有博大清新,华丽丰满的特点,可用‘满’字来形容,由于它富有情趣化,所以也用‘情’来形容。 14.宋代的工艺美术具有典雅,平易得艺术风格,不论陶瓷,漆器,金工,家具等都以2质朴的造型取胜。很少有繁缛的装饰,使人感到一种清淡的美。 如果把唐代的工艺美术风格概况为‘情’,宋代可概括为‘理’ 唐代华丽,宋代优雅。唐代开阔恢弘,宋代严谨含蓄。 15.周代青铜器装饰的又一特色,是不用地纹。因此总的艺术风格是质朴洗练。疏朗畅达,富有韵律感,有节奏美。 周代青铜器的装饰花纹中,在尚待成为主体花纹的饕餮纹已退居次要地位。周代装饰的格式,也与商代单独适合对称形式不同,而运用了二方连续的带状纹样。而铜器饿花纹则用反复连续,来表达其有条不紊的秩序和规律。这种秩序,和周代的礼治要求有一种间接联系。周代早期的装饰,和商代相似,后期才有自己特点,质朴风格。

北方地区:定窑:定瓷胎质坚细,作乳白色。器物多为碗,盘,杯,盒等,瓶,壶较少见。

定瓷早期多素地,北宋晚期多装饰有精美的花纹,有莲花,牡丹,石榴,萱草,蟠璃以及游鱼等组合成适合图案或用分格组织法,装饰以折枝花 定瓷除白瓷外还有紫定,黑定,绿定等。 代表作 定瓷孩儿枕 定瓷的装饰,常见有印花,刻花,和划花,画花的极少。 汝窑产品由于铁的还原而呈葱绿色,早期多为素瓷无纹,晚期都是印花刻花,造型以盘碗为多,并有印花,常用莲花,萱草等图案。 官窑的釉色以粉青为代表,紫口铁足,往往有蟹爪纹等开片,器型以洗,碗为多,且有直径达过一尺的大型产品。 代表作;双耳炉 耀州窑其釉色中微带黄色。 装饰方法;刻花,剔花,印花,镂空。 装饰题材;植物纹样的有牡丹,菊花,忍冬,莲荷。动物纹样有;凤,鹤,鸭,鱼以及飞天人物等。 其中婴儿戏很有特色,具有唐代装饰传统的风格。器皿以碗最有特色,一般呈喇叭形,外形作莲瓣状。 钧窑 色釉呈乳浊现象,有磷酸鹤还原铁结合的成分。由于原料中有铜的元素,经过还原焰烧制而呈现绿或紫红斑,使在青釉上打破一色釉的单调,形成对比妍丽的艺术风格,这种色斑的变化称为窑变。 造型常见碗,碟,炉,瓶。以花盆为出色,有圆形,海棠形多种,形式优美,色泽可爱。 磁州窑 胎质粗松,有白釉黑釉各种瓷器。运用黑白对比的装饰方法,其中以画花和雕釉最为著名。画花是在白釉上画出黑色的花纹,在黑釉上画褐色花纹的称为 铁锈花。笔力豪放洗练,别具一格。雕釉是在瓷胎上先施白或黑釉,然后按花纹的要求体剔刻去花纹以外的空间,露出瓷胎,使形成胎与釉的色泽对比。更有在釉上加以刻画,以增加层次感。 南方第区 景德镇窑 自唐以来烧制青瓷。影青器最突出,影青是在釉厚处或花纹凹陷

处呈淡青色,影青又称”映青”,”隐青”,”罩青”。 装饰方法刻花,划花,印花,贴花。 常见花纹有牡丹,莲,芙蓉,梅,卷草,凤,鱼,鸭,婴戏。 造型上常作成瓜棱,花瓣等象生形。 龙泉窑 釉色苍翠,北宋多粉青,南宋呈翠青,没有开片,器皿转折处,露出胎的色泽,称为“出筋。瓷釉厚润装饰上用堆贴,浮雕,在青瓷装饰出现铁褐色的斑点。器形瓶,壶,罐,盘。典型作品用双鱼或双凤为耳的盘口瓶。 哥窑特征釉面有裂纹,即开片。根据开片的不同形状和大小,又赋予它们各种名称,纹片极细小如鱼子的,称为鱼子纹,纹片大儿呈弧形的,称为蟹爪纹,纹片大小相间的,称为百圾纹。为了区别龙泉窑的哥窑瓷器,一般又把大小纹片结合,黄色纹片和黑色纹片参差出现的“金丝铁线”品种称为“传世哥窑” 哥窑釉色有粉青和米色等,在釉中出现大小气泡的,称为“聚球攒珠”。出现葡萄状锈斑的,称为“葡萄斑”。哥窑的瓷胎呈黑褐色,器皿边缘往往显现一条褐色的边,称“紫口铁足” 品种以盘,碗,洗,瓶,炉,文具等为多。 建窑 釉中含铁的成分因烧制的火候不同,而在黑色中形成各种美丽的褐色斑纹,有的细丝如毛,成“兔毛“有的呈羽状斑点,称”鹧鸪斑“,有的如银星密布,称”油滴“ 吉州窑 生产青瓷,白瓷,黑瓷,彩瓷和绿釉瓷,在瓷胎上常用木叶和剪纸粘贴,然后施釉,经烧制形成花纹,纹样多用凤,雀,碟,鹿,梅,菊,芍药,海棠等。梅花运用极多,极富民间艺术特色。黑釉以玳瑁斑最著名。它常用撒釉的方法,形成活泼自然的独特效果,“雪竹芦花”纹,像国画中的泼墨画。 “碎瓷窑”用滑石配釉,其“米色粉青样”,走纹如碎片。 其中著名民窑,舒翁所制有,紫,白色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