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坚守职业操守

如何坚守职业操守

如何坚守职业操守
讲师:杜建君
一、正确认知职场和职业人士
1.职业场所的划分
职业场所对于每个员工的意义都是有区别的。

有些人对职场有清楚的认识,有些人却相反,对日后的发展也没有任何规划。

根据职业场所的特点和意义,可将职业场所划分为以下几种:
学习的场所
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很多人在进入职场之前都无法胜任岗位工作,因此需要在职场中学习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可见职场是一个学习的场所。

个性、能力发挥的场所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之所以能结拜兄弟,做到生死相共,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兄弟关系使得每个人的个性能力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组成了一个很好的团队。

获得生活费用的场所
很多人认为职场就是建立在获得生活费用的基础上,认为只有在职场工作,才能够获得支撑生活费用的来源,保证日常生活需要。

这对很多上班族是很现实的意义,不上班就意味着与社会脱节,个人价值就会缩减和削弱。

因此,人既要处理好家庭关系,还要有社会角色的认知,通过自己劳动来体现个人价值。

人际关系的场所
企业员工既有来自祖国各地的,也有从海外学成归来的人员。

不同类型的员工除了要完成共同
的工作任务,还要与同事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满足各自社会和交往的需求。

可见,职场也是人际关系的场所。

生活的重要场所
职场人士通常一整天都在企业中工作,通常也会在公司吃午饭,公司配置微波炉来供自己带饭的员工热饭。

此外,也有员工在休息之余听音乐来放松心情,等等。

可见,职场也是生活的重要场所。

竞争的场所
有竞争就有淘汰,市场会淘汰做得不好的企业,企业内部也同样会淘汰工作绩效差的员工。

员工要努力达成工作要求,在与他人竞争的同时达到提升绩效的目的。

2.新员工的自觉性
新入职的新员工面临的是全新的工作、生活环境,要想在新的环境中成长为一名卓越的职业人,需要具有新员工的自觉性。

新员工的自觉性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成为企业组织的一员
进入企业之后,员工首先要明确自己已经成为企业组织中的一员,要培养、建立起主人翁的意识,以组织成员的自觉性来面对眼前的工作和合作伙伴。

“客户第一”的思想
客户是跟企业做交易的对象,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保持“客户第一”的思想是至关重要的。

不管是政府投资的企业或者是国家垄断性行业的企业,都有各自的客户。

与客户谈判的时候,垄断性企业的权重更高,弱势群体也因此丢掉了谈判权和筹码权。

作为企业的工作人员,尤其是一名刚刚进入职场的新人,要对企业的客户有正确的认识。

企业是一个竞争的“战场”
新员工要通过自己的奋斗,时刻具备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做好竞争的准备。

老师站在讲台上,只需要瞟一眼就知道谁在认真做卷子,谁在左顾右盼准备搞小动作。

同样,企业的高层领导通过一个会议或者类似的小事情,就可以看到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

团队的一分子
工作环境是一个以团队组成的集体,即使新员工个人能力再强,单打独斗的做法也是行不通的。

新员工要自觉地认识到自己成为企业团队一分子的现实,所做的工作不仅关系到自己的绩效,还跟其他员工的工作有很大关系。

二、了解职场工作的9项守则
中国古代有很多对职场守则做过详细记载并保存下来的书籍。

《晋书•羊耽妻辛代传》中写到,“职守,人之大义也,为人执鞭而弃事,不祥也。

”用现代语言解释为,作为职业人士,要把职守看作为人的基本原则,给别人赶车,车走到半路就把鞭子扔下不干了,这不是好兆头。

《慎子•咸德》一书中提到,“古者,工不兼事,士不兼官。

工不兼事则事省,事省则易胜。

士不兼官则职寡,寡则易守。

”用现代语言解释为,作为一名职业工作者,要具备独到的工作特色和角色定位。

在如今差异化竞争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就算是全才也要把自己“削成铅笔尖”,变成自己的特色才能写出字来。

具体而言,职场人士需要遵循的基本职场工作守则主要有九个:
1.高于上司(客户)的期待
任何主管,只要下属做出的工作成效比期望的好,就会对这位员工另眼相看,对他的工作也十分满意。

2.懂得提升工作效能和效率的方法
时间就是金钱,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尤其对于企业来讲,随着市场的残酷竞争,雇用一些懂得提升工作效能和效率方法的员工,可以大大加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在指定的期限内完成任务
在一些大企业中,各个生产或者销售的环节都有很多关联之处,一旦完不成任务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但是对于小企业来说,在指定期限内完成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某个客户说:“杜总,我们要在×年×月×日签合同,到时候你那边需要提交报告。

”如果公司员工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无法在指定的期限内完成报告,势必给公司带来很大的影响。

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在《日清日高》一书中,首先提出“日清、日高”的观点,即“当天事当天毕”。

在工作中形成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提升日常的工作效率。

4.集中精力专心工作
员工要能够分清楚工作时间和个人休息时间,在工作时间内做好本职工作,以完成工作内容为主。

随着网络信息的高速发展,很多公司所做的业务都是与高级知识有关的繁务工作,每个员工都需要配备一台与互联网相连的电脑,因此员工能否在工作时间集中精力、专心工作是很难监控的事情。

比如,有些员工会在上班时间做一些与工作无关的私人事情,与朋友聊天、网上娱乐等。

从职业操守来讲,不查看员工的电脑是领导的一个底线,但是员工如果影响到工作效率,就应该适时地进行管理。

微软公司内部采取了控制员工上网的措施,不允许与外界网络相链接,而是把整个内部网络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这是避免员工上班时间趁机开小差,无法集中精力的有效管理措施。

总之,职场人士要懂得控制、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做到在工作时间内集中最大注意力、专注于
本职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5.用心完成任何工作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有用真心对待工作,才能够把工作做好,并得到别人的认可。

作为管理者,只要态度诚恳、用心对待,即使交流水平不够高,也能获得别人的谅解和认可。

6.防止错误的警觉性
对工作容易出现的错误保持敏感的警觉,能够有效防止同类错误的发生。

职场中的每个员工都有明确的分工,岗位设置也十分详细,一旦某个员工的工作出现问题,就很有可能对其他人的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给公司造成措手不及的后果。

尽管人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作为职场专业人士,还是要时刻保持高度警觉性,最大程度地防止错误的发生。

7.做好整理、整顿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被称为“日本奇迹”。

尤其是制造业,发展速度更是迅猛,出现了松下、索尼等世界大型制造企业,他们发明了很多提高生产效率的办法,如“精细管理”“5S管理”等,这些管理办法对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员工,在工作中做了相应的整理、整顿。

对于知识型的工作者而言,存在两个比较难整理、整顿的问题:
专业的办公室桌面管理内容
很多员工办公桌上的东西越积越多,而且越是知识型的员工,其办公桌上越乱。

电脑里的知识管理
电脑里的知识管理是如今很多职场人士都会遇到的问题。

当遇到很多经验丰富的职场高手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充足,担心没有新鲜知识跟别人分享。

此时就需要通过学习,
不断补充新鲜知识。

在学习的同时,因为要接收大量的信息,对工作帮助不大的内容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整理、整顿,这比拥有更多知识显得更为重要。

8.秉持工作的改善意识
职场工作中,不自负是很重要的态度。

越是聪明的人,就应该越觉得懂得的东西少。

由于工作内容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微妙的改变,没有人敢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完全胜任工作岗位。

对此,员工要有一种不断改善工作绩效的意识,从日常的工作经验中总结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

9.养成节省费用的习惯
节省费用的习惯主要是针对女性而言,在日常生活中,女性通常比男性更容易形成节省费用的习惯,但却往往对时间成本的敏感度低,对买东西的价格成本敏感度高。

很多时候,企业中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这就需要引起所有员工的共同重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