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创新永无止境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性看待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自觉提高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感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氛围,自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能力目标通过对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的学习,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现状,认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和举措;知道人人皆可创新,人人皆能创新;知道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知道如何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教学难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理解创新精神。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链接视频——港珠澳大桥)观看视频,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创新强国(一)从总体上介绍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1.材料展示:材料一:“蓝鲸一号”是全球最先进的海上钻井平台。
18000多吨的上船体由重型吊床吊起与下船体合拢,从船底到钻井架顶端有37层楼高,甲板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最大钻井深度超过了大海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
材料二:洋山港区位于浙江省嵊泗县境内,由大洋山港口区和小洋山港口区组成,是上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支点。
2017年12月,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开港试运营,集装箱年吞吐量超过4000万标箱,居世界第一。
这是全球最大的全自动化码头,实现了24小时无人作业,中国港口行业完成跨越式升级。
(多媒体链接视频——渤海粮仓)从上述材料和视频中,你有哪些感想?2.小结:(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1.图文展示:南仁东(左三)与工程技术人员在位于黔南州平塘县的大窝凼施工现场检查施工进展有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于2016年9月25日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喀斯特坑洼中落成,开始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
射电望远镜工程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从预研到建成历时22年,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阅读教材和上述图文材料,也可以播放相关视频资料,感悟发展教育和科技的必然性。
(多媒体链接视频——《辉煌中国》第一集)2.小结:发展教育和科技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是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拓展思考:结合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理解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
提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4.活动——探究与分享P22-23:你参加过哪些科技创新活动?你在这些活动中有哪些收获?◆增强自主创新能力5.活动——探究与分享P24:借助我国自主开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事例,指导学生理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必要性,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创新自信。
(1)设置疑问。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你知道目前世界上有哪些主要的导航系统?导航系统的开发具有什么价值?我们国家是否有自己的导航系统?(2)展现成就。
引导学生思考:既然当今世界上已经有成熟的导航系统了,为什么我们还要花大力气自主开发北斗卫星系统?6.小结: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制度保障和环境支持7.材料展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设立,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
每年评审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名科技成绩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个人,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截至2017年,共有29位杰出科学工作者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如何给予制度保障和环境支持的?提示: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文化氛围8.材料呈现:2018年1月24日,湖南省长沙市发布《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明确要依法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切实维护创新主体合法权益,让创新者吃下“定心丸”。
《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的发布给我们什么启示?提示: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9.总结归纳:怎样加快推动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示:(1)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4)还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在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目标导学二:万众创新(一)个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1.材料展示:材料一:创客空间:每个人都可以做创客“如果这是你第一天加入创客空间,你必须要动手做个东西。
”有这么一间“实验室”,它向所有人开放,只要你是一位愿意把有趣创意付诸行动的“行动派”。
一群来自艺术、计算机、金融等不同领域的“创客们”齐聚在这里,可以随意取用工具,遇到技术或产品问题,随时有其他创客主动帮忙。
它就是“北京创客空间”,藏身于车水马龙的中关村大街。
材料二:从一个“村”看一个国家的未来1978年至2018年,40年弹指一挥间。
2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多家上市公司、一批独角兽企业……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从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到全国第一个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紧跟技术革命浪潮,突破体制机制束缚,走出了一条敢为人先、矢志创新之路。
结合教材和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万众创新的认识。
2.小结: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二)企业——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1.材料呈现: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而民营企业正在成为中国推动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康得新在新材料和可视技术方面的创新,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作为一家高科技公司,康得新凭借自身的研发不断刷新着业界技术水平。
从柔性材料到光学膜、从光学膜到碳纤维、从碳纤维到裸眼3D,康得新一次又一次在这些领域成为全球行业的领导者,把别人眼里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在《福布斯》发布的最新一份“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的前100强榜单中,康得新是唯一入选的先进高分子材料公司,位列全球第47位,在上榜的6家中国企业中位列第3,位居腾讯之后,携程、百度之前,也是全球唯一入选的中国科技型新材料公司。
你认为在“万众创新”大背景下企业应该怎么做?人教版上学期教学资料2.小结: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三)理解创新精神1.活动——探究与分享P26-27:(1)思考:这个故事里面的人物具有什么样的精神,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可能会怎么样?他们遭受哪些困难,又是如何面对的?(2)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实现创新发展,是要依靠关键人物,还是要依靠团队努力?关键人物和团队哪个更为重要?2.小结: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创新永无止境,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了解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原因和措施,认识了教育的重要性及取得的重大成就。
全面认识了万众创新,了解了创新精神的表现,提高了对创新的认识。
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本节课知识点较多,理解上有一定难度。
学习创新强国应先理清思路,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必须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学习“万众创新”一目要结合具体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选择一些新颖典型的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作者留言:您好!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作者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