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三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第12课《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语文三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第12课《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语文三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第12课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西安市莲湖区远东第二小学杨典
教材分析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组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一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编写,都是在用具体的事情来说一个道理。

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

《想别人没想到的》讲述的是一位画师考查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

大徒弟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画的是许许多多骆驼的头,小徒弟虽然只画了两只骆驼,一只完整,一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但画面却营造出数不尽的骆驼的情境,让人拍案叫绝。

课文的题目揭示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插图揭示了小徒弟画面的内容。

课文虽然篇幅短小,讲述的道理却很有现实意义,学生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学情分析
三年级下学期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能在阅读时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前面的三篇精读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品味的方法,能边读边想,抓住文中重点句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

在这里我将继续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本课的学习。

除此之外,我特意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以供学生扩展学习,学习
本课之前还让学生在晨读课上多练习读了几遍,基础差的学生读到能熟练为止。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召集、骆驼、得意、禁不住、恰好”等词语;正确理解“密密麻麻、连绵不断、若隐若现、恍然大悟”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3.结合生活实践,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教学方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三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故事导入、口头复述、图文对照、朗读训练等方法。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国王让他的三个儿子用
一百元去买东西装满整个屋子。

于是,三个儿子都到市场上买回了自己认为自己最合适的东西。

他们到了国王那里,准备开始比赛。

首先是大儿子。

只见大儿子买了便宜的稻草,但只装满房子的一半。

接下来是二儿子,他买来了卫生纸,但不管他怎样努力却仍然装了房子的三分之二。

最后只剩下小儿子了。

小儿子从口袋里取出一支蜡烛,把蜡烛点燃,顿时发出明亮的光,照亮了整个屋子。

同学们,你们说谁的做到好,为什么?这节课我们学的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有一位著名的画师要考考他的三位徒弟,他让徒弟们在同样大小的纸上话骆驼,看谁画得多。

结果是,纸上画骆驼最少的徒弟却受到了画师的称赞。

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12.想别人没想到的》。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对故事依然充满好奇,用一个类似的故事激趣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并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探究欲。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为什么小徒弟的画得到画师的称赞?
三、自读课文,初知大意
1.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认读词语,纠正读音。

3.讲了一件什么事?
填空,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画师让三个徒弟____________,看谁____________。

大徒弟____________,二徒弟____________,而三徒弟____________,却得到了画师的高度赞扬。

(1)自己练说。

(2)指名说。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整体把握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什么事】
四、默读课文,理解大意
1.大徒弟是怎么画出骆驼多的?看图。

(板书:大徒弟画满了小骆驼)这个想法怎样?指导朗读。

2.二徒弟呢?他又是怎么画的?看图。

(板书:二徒弟许多骆驼头)这个想法怎样?自己试读。

从深山中走出了两只骆驼,这又是谁画的呢?
小徒弟是怎么画的?
学生读相关语句。

3.四人小组讨论:
这三幅图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更多,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画的画却点头称赞呢?
4.汇报交流,完成表格。

徒弟画的什么画师评价
大徒弟
二徒弟
小徒弟
5. 为什么说小徒弟这幅画最好?
(1)小徒弟画的骆驼多吗?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一只、另一只)(2)这两只骆驼有什么特点?找出有关的句子。

6.画师考查的结果怎么样?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出示句子:画师看了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

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


7.为什么画师对画的少的小徒弟的画点头称赞呢?我们来看看画师是怎么评价的?
(1)齐读画师的话。

(2)理解“若隐若现”、“连绵起伏”。

(3)结合图片,说说小徒弟的画中,哪只骆驼若隐若现?
8.听了画师的话,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吗?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恍然大悟)
(1)什么叫“恍然大悟”?
(2)他们悟到了什么?用上关联词说一说。

(3)那你们明白了小徒弟是怎么表现骆驼的吗?试着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

(以少代多)
9.读了画师的话,你有什么收获呢?
10.小结。

是啊!虽然大徒弟和二徒弟画的骆驼比较多,但是他们画的骆驼
数毕竟是有限的。

小徒弟不仅画法简洁,而且利用山路转弯,只画了两头行走的骆驼,意味深长,给人无限的想象。

这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

【设计意图:通过多层面感悟引领学生把握三徒弟的画为何与众不同,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想别人没想到的”深层意义。

同时,通过学生默读课文、感悟词语以及运用关联词语表达等手段,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五、广泛思考,扩展延伸
1.如果让你画,你还有什么好办法画出数不清的骆驼吗?你知道深山藏古寺的故事吗?你想象一下故事中的人是如何画的呢?
2.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有创新意识,想别人没想到的。

其实,我们以前学习的课文中就有这样的例子,谁还记得?(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
3. 说说你有没有想到过别人没想到的事。

4.道理:创新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要想拥有创新的头脑,我们应该怎么做?(平时多动脑筋,多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学习中拓展开去,联系实际,大胆想象,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板书设计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
勤动脑善思考
创新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