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财务核算指引联想集团有限X公司二○○○财年财务核算指引一、引言1.制定目的为适应联想集团有限X公司(简称X公司)新财年的业务发展需要,同时为满足X公司业绩公布信息内容的需要,规范X公司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和运营核算,特制定本指引。
2.适用范围集团X公司权益所占比例超过50%之上(不含50%)的被投资主体遵照执行;50%以下(包含50%)的被投资主体参照执行。
3.制定基础于不违反国内关联财会规定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香港《标准会计准则》的要求。
于前者无规定时,参阅国际会计惯例执行。
4.制定原则本指引旨于对集团各子X公司的财务核算作出有效的规范,但本指引仅对特定或重大的内容作出说明,不能泛及全部,没有涉及的内容,请各子X公司于不违背本指引的前提下,做出适当的规范,规范内容请报送集团财务部备案。
对于涉及重大事项,指引无法作出解释的,请及时和集团财务部沟通,共同建立规范有效的核算运作规则。
二、会计核算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情况和运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2.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指会计核算工作要讲求时效,会计处理要及时进行,以便会计信息的及时利用。
3.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指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和影响作为确认计量的标准,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即使款项已经于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4.配比原则配比原则是指营业收入和和其相对应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对应,入帐期间应该相互壹致。
5.稳健性原则稳健性原则指会计处理于需要会计人员对处理方法提供职业判断时,于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选用壹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6.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是指于会计核算过程中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
如某项资产价值达到总资产的5%时,壹般则认为其具有重要性,应当将其作为具有重要性的会计事项处理,又如于进行现金收付时,无论其金额大小,由于其性质可能会对企业造成重大影响,也应当将其作为具有重要性的会计事项处理。
7.壹贯性原则壹贯性原则是指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壹致,于壹般情况下不得随意变更。
三、财务报表编制的政策界限1.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1.1收益性支出:是指该支出的发生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即仅和本期收益的取得有关的各项支出;1.2资本性支出:是指该支出的发生不仅和本期收入的取得有关,而且和其他会计期间的收入关联,或者主要是为以后会计期间的收入取得所发生的支出。
附:项目性费用支出、于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的区别项目性费用支出指按项目预算、归集和考核的费用支出,其性质属于收益性支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考核时把各月发生费用累计和预算进行比较,以确认预算控制情况是否良好。
于建工程核算外购、自建等情况下形成的,尚且不能投入使用的,需要进行安装、建设或调试等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购入成本及为正常使用固定资产发生的关联安装、调试、建设费用均通过“于建工程”归集,壹旦固定资产投入正常使用,应即刻从于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科目核算。
该科目核算的内容为资本性支出项目。
固定资产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且且于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关于固定资产的具体标准于固定资产政策中有较为详细的说明。
2.正确划分制造成本和运营费用的界限2.1制造成本:是指直接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其他直接成本,以及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按壹定标准分配计入产品的各项间接费用。
包括直接材料费用及制造费用。
直接材料成本归集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和其他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用于归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人工费用及制造环节发生的为产品形成而发生的直接或间接费用等。
2.2运营费用:是指非生产环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运营活动、为销售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销售费用指和销售活动直接关联的,于市场推广、销售、商务渠道、销售运输、出口及商品采购业务等环节以及专设销售机构发生的各项费用。
管理费用指行政、后勤、人事、财务、MIS、企划、计划、法律、办公室、宣传等职能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运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研发费用指进行科研开发时发生的关联费用,主要指科研开发部门发生的费用。
财务费用指筹集所需资金发生的各种关联费用,包括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益、办理结算时金融机构手续费等。
注:除财务费用外,X公司之上各类费用均按部门的性质和职责来确认费用类型,即之上四项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管理费用)的归集是按照部门分类的。
3.正确划分部门(成本中心/利润中心)界限3.1可明确费用支出部门的,严格按费用应承担部门归集;属于公共或集团总体费用的,按预算编制部门进行归集,或按合理的比例分摊到各部门。
4.正确划分财政年度对于收益和支出要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判断其是否属于本财政年度,不属于本财政年度的不能体当下本期。
跨期的收益和支出应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于本财年和以后财年之间进行分配。
5.正确划分常规性费用支出和项目性费用支出5.1常规性支出列入本部门费用;5.2部门内项目性支出列入本部门费用;5.3跨部门的项目性支出和预算处理壹致。
5.4有费用项目预算的,要严格执行预算,不得随意超预算支出。
四、财务管理制度(一)总体规定1.财政年度:集团X公司的财政年度为每年的四月壹日始至次年的三月三十壹日止。
2.币种使用及汇率规定:2.1币种:日常核算使用运营所于地货币作为记帐本位币;为便于运营管理,子X公司级合且报表以主要运营业务所于地币种为合且报表所用货币单位;上报集团X公司的子X公司合且报表应以港币表示;集团总体合且报表的货币单位为港币。
2.2汇率:日常核算及编制报表时,三种主要货币:港币、人民币和美元采用固定汇率,人民币和港币汇率按1.07:1计算,港币对美元的汇率为7.8:1;其他币种汇率采用浮动汇率,以每月集团司库部公布的汇率为准;汇率变化大于1%时由集团司库部会同集团财务部修改固定汇率。
3.会计核算主体:集团X公司内部核算主体以各成本中心、利润中心为主体。
集团X公司内部管理以子X公司级(利润中心组)为会计报表合且主体。
同时依子X公司内部管理需要,于子X公司下分设运营事业部及产品业务部,对之上部门均分别进行内部核算。
会计报表报送主体为各利润中心或成本中心及集团投资额占被投资单位注册资本(股本)50%之上的单位;汇总方案以子X公司级(利润中心组)为主体,于此基础上总体合且形成集团整体财务方案。
4.会计报表总体要求真实可靠、关联可比、全面完整、编报及时.(二)损益项目的总体规定1.营业收入:规范收入名称为“营业收入”。
根据其是否包括折扣支出和营业税金等,又分为“营业收入总额”和“营业收入净额”。
营业收入净额于业绩公布的资料中又称为“营业额”(TURNOVER)。
营业额指销售产、商品等的发票值扣除流转税、退货及折让后的销售金额,包括提供系统集成等的服务收入。
1.1收入确认原则:于集团内部管理、核算方面按权责发生制原则,主要以发货或提供劳务取得技术服务价款凭据为标志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
对外核算方面以运营地政府规定的具体要求为准。
以现销方式销售有形产/商品的,以开具发票日期确认收入;以欠款方式销售有形产/商品的,以发货确认收入;提供劳务、技术服务等无形“产品”的以取得价款、开具发票确认销售收入。
鉴于国内(未使用R/3系统的核算地)现行财务系统的限制,各种收入暂以开销售单及发票时刻确认收入实现,待使用R/3之后再严格按之上原则执行。
1.2分期收款发出产/商品、软件:对于有符合国家税务规定的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合同或者提供劳务、技术服务等项目销售的合同,已发出货物或者已提供劳务、技术服务的但未到合同规定的收入实现日的,对外不必提早确认收入提前纳税,记录为分期收款产/商品/软件销售收入。
等到合同规定的收款日,按税务规定确认销售收入实现。
1.3未实现收入(包括“预留折扣”和“已销未提”俩部分):1.3.1预留折扣因客户需要,虽已收款、开出发票,但尚未提供货品或服务形成的收入为预留折扣,预留折扣及其转出的差额称为预留折扣净值。
对此业务,按国家税务规定应确认收入且相应交纳流转税,故于“其他业务收入”中反映;可是此业务且未提供具体货品或服务,没有形成真实的运营业绩,故又于“未实现收入”中列示,俩者相抵,“预留折扣净值”不.作为营业收入总额的壹部分。
1.3.2已销未提对于以开具销售小票、销售发票确认收入的核算地,当期形成的“已销未提”作为收入减项,于内部核算时列入未实现收入处理。
1.4销售折扣:销售折扣是指根据销售合同、政策或协议规定,按照销售量等因素计算的应当支付给客户的折扣折让(含现金折扣、数量折扣、价格保护、销售奖励、合作红利等)。
销售折扣属于当期营业收入的减项,为正确计算损益,销售折扣包括“应(预)计折扣”和“实际折扣”:1.4.1应(预)计折扣:应(预)计折扣是根据当期销量、收款、销售政策等因素计算的,应抵减当期收入而于以后各期支付给客户的折扣。
1.4.2实际折扣实际折扣是根据当期及以往的销量、收款、销售政策等因素计算的,于本期支付给客户的折扣款项。
各利润中心、利润中心组(子X公司)于上报损益预算时,均需附预算期销售政策。
预算期内各月上报当月有关合同、协议复印件。
预计方法、流程严格按照《联想集团预计回佣、预计折扣和预提费用管理制度》执行。
1.5营业税金损益表中营业税金项目是指依国家税法规定,于我国境内从事交通运输、建筑、金融保险业务、邮电通信、文化教育、娱乐服务等业务而计算交纳的税金。
销售无形资产、不动产而应交纳的营业税于营业外收支项体现,不列入营业税金项目。
损益表中,“营业税金”属于“营业收入”的减项。
1.5.1目前集团X公司适用于交纳营业税的业务主要为:市场拓展服务(培训)收入,房屋租赁收入,适用税率5%。
1.5.2原系统集成服务收入,壹次性软件开发收入改纳增值税。
于取得有关证明文件后按“即征即退”方式计算交纳增值税,不于“营业税金”项目反映。
1.5.3具体规定参见:“《联想集团子X公司业务适用缴纳营业税的有关事宜》通知”;《关于充分利用国家软件产品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
2.营业成本2.1定义:营业成本是指为取得营业收入的对象化总支出。
2.2原则: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营业成本和营业收入配比、真实”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