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小学数学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三、课堂总结
四、巩固延伸:
完成课本第39页“做一做”2。
修改意见:
直线里可以取出线段和射线,我们就说线段和射线可以看成是直线的一部分
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反思
(2)用图或表格整理好。
例:线段、射线与直线的特点整理
图形名称
图形
端点
能否测量
线段
射线
直线
(设计意图:在3种图形的认识中,以线段为起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四个环节的学习,完成对3种图形的认知建构:一是直观感受;二是观察描述;三是特点归纳。最后又通过比较分析,强化了对3种图形基本特点的把握。整个设计层次清楚,活动经验积累也较为丰富。)
2、抓住关键问题,引导理解角的含义
请学生画一个角,并展示画法。引导讨论:再画角的时候,你画的两条边是什么线?
教师:想一想,什么样的图形叫做角呢?
学生回答如有困难,则组织学生自学教材第39页上的内容。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怎样的图形叫做角?然后说明角的各部分名称、记法等。
3、练习
(1)给刚才所画的角标上记号,并写上顶点、边的名称。
练习:请你从A点出发画一条射线(提供练习纸)
学生画后交流校对,随即进一步提出要求:你们能从A点出发再画一条射线吗?学生画后,继续提出要求:还能画吗?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发现了什么?(归纳提炼: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说明射线的表示方法。如射线AB。
3、认识直线。
同学们,老师刚才是将这条线段的右边这个端点去掉,让它向右边无限延长,得到的图形叫射线。现在老师将这条线段两边的端点都去掉,使这个图形可以向两端都无限延长。现在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这个又是什么图形?
(2)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角?为什么?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以前没有学过射线的知识,所以原有经验中对角的认识是不够完善的,只能从直观上进行判断,无法从角的本质上去理解角的内涵。本节课学习了射线,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明白“组成角的两条边的线是从同一端点出发的射线”,从而给出角的数学定义。)
4、生活中的角。
教师:你能举例见过的角吗?(让学生感知生活中角的存在。并指出各个角的顶点与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和角的意义
难点: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用具:课件、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1、认识线段。
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
教师:老师画的图形你们认识吗?线段有什么特点?我们想知道这条线段的长度,怎么办?(板书: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
教师:你们在生活中找得到线段吗?(如黑板边、书本边等。并指出各条线段的端点)
练习: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2、认识射线。
将这条线段右边的端点去掉,让它向右边延长,再延长,无限延长。现在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
教师:知道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吗?(射线)
教师:射线的特点与生活中哪种现象类似呢?(灯发出的一束束的光)
5、练习。
完成课本第39页“做一做”1。
二、认识角
1、从射线引出直观图,唤起学生对角的认知经验
选取刚才从A点出发画射线时的图形(如下图),
和学生谈话交流:刚才我们从A点出发画射线时,画了两条射线,形成了这样一个图形,你们认识吗?关于角你们还知道哪些知识?
请学生说说对角的认识状况,教师根据学生的说明,有选择地进行板书:直角、锐角、钝角。并追问:直角是怎样的呢?锐角呢?钝角呢?比较这几种角的大小在什么?
练习:
(1)任意画一条直线。
(2)完成课本第44页练习七第1题。(可先要求学生想象,说说想法后,再实践操作,按要求画出相关直线。)
反馈交流得出: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4、讨论交流:线段、射线和直线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出讨论要求后,请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讨论学习要点:
(1)讨论出3种图形各自的特点;
课题:
备课人:修改人: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39页相关内容,练习七第1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与直线,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2、使学生感受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体会两点决定一条直线的道理。
3、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经历分析归纳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