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办公自动化》教学大纲

《办公自动化》教学大纲

《办公自动化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性质
办公自动化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了解计算机在办公自动化领域中的相关知识,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培养学生在办公自动化领域的办公事务处理、数据处理、信息管理的综合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及职业素质。

2、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基于工作过程”为指导,通过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所涉及到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重点,从企业真实的岗位出发选择课程内容并安排教学任务,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设计相应的学习项目和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式教学:由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及教师演示指导相结合;实施项目化实训:以任务为驱动,基于现代办公的要求,将典型工作任务应用于教学中,以项目的方式组织教学,以具体的任务为行动导向;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与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相结合。

使学生既学习计算机办公操作人员的岗位知识又培养学生职业素质,锻炼学生的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

使用学生通过学习完成本课程后能直接进行取证考试,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3、典型任务
作为计算机操作员,首先要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理解一些计算机的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其次是能较熟练地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再次是能灵活地运用office 2003的主要软件Word 2003、Excel 2003以及PowerPoint 2003的使用;具有网络的基础知识及常规操作;熟悉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二、课程目标
1、专业能力
(1)熟悉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至少一种汉字(键盘)输入方法:打字速度达到30字/分钟以上;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综合应用,能利用Word2003对文字、表格、图形艺术字等多种对象进行综合编排,以及对复杂结构的长文档进行排版;
(2)熟悉电子表格软件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和综合应用,能利用Excel2003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3)熟悉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电子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和综合应用,能利用PowrPoint2003制作精美的演示文稿;
(4)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的初步知识及运用;
(5)熟悉现代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传真机、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等)。

2、学习能力
要求学生在完成各教学任务时通过对信息资料的收集,网络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主动学习、勇于探索新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3、社会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表现、与人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与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诚信、坚强的性格;树立质量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的提高。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四、实施建议
1、教学条件
(1)软硬件条件
本课程要求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以实现“教、学、做”合一;还要求配常见的办公设备(如打印机与复印机)以方便学生认知、操作与常见故障的维护。

同时软件安装要求有Windows 操作系统、office 2003、电子极域教室、汉字录入练习学习软件,以及用于上网查阅资料的网络等。

(2)师资条件
本课程采用教学团队进行教学,主讲教师应具备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在教学组织能力方面主讲教师应具备基本的设计能力,对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能精心设计,做出详细具体的安排;还应具有较强的施教能力、课堂控制能力与应变能力,以及实际工作项目与教学项目的转换能力。

2、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的学习情境,设计不同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指导者,最终将学习的压力传达到学生身上,使教学过程向学生自觉的学习过程转化。

建议采用教学方法如下:
3、教学评价
采用过程与技能鉴定相结合考核方案:
(1)每个学习工作任务单项完成作为平时成绩(每个任务以5分制计,分1-5个等级;如有抄袭不得分;共20个任务,总计100分);
(2)本课程期末考试以技能鉴定成绩(即参加高新技术办公自动化模块考试成绩)计分,满分100分;
(3)本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30%)+技能鉴定成绩(70%);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违规行为按教师规定进行总分扣分制(如迟到早退扣0.25分/次,旷课扣1分/次,打游戏扣1分/次等)。

五、教材
参考教材:《办公自动化实用教程》周贺来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