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总论)-试卷2-1

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总论)-试卷2-1

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总论)-试卷2-1(总分:8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记载“雷公炮制十七法”的本草著作是(分数:2.00)A.《炮炙论》B.《炮炙大法》√C.《修事指南》D.《饮膳正要》解析:解析:《炮炙大法》作者缪希雍,书中所述的“雷公炮制十七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2.考订了古今用药的度量衡,并规定了汤、酒、膏、丸等剂型的制作规范的本草著作是(分数:2.00)A.《新修本草》B.《本草拾遗》C.《滇南本草》D.《本草经集注》√解析:解析:《本草经集注》作者梁.陶弘景,载药730种,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该书还首创“诸病通用药”,还考订了古今用药的度量衡,并规定了汤、酒、膏、丸等剂型的制作规范。

3.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是(分数:2.00)A.《救荒本草》B.《本草拾遗》C.《滇南本草》√D.《白猿经》解析:解析:《滇南本草》作者兰茂,是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

4.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的本草著作是(分数:2.00)A.《本草纲目拾遗》B.《图经本草》C.《新修本草》√D.《开宝本草》解析:解析:《新修本草》由李勋、苏敬等主持编纂,载药物共844种,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学著作;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

5.奠定了四气五味学说的理论基础,中药归经学说之先导指的是(分数:2.00)A.《山海经》B.《神农本草经》C.《黄帝内经》√D.《五十二病办》解析:解析:《黄帝内经》奠定了四气五味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中药归经学说之先导;后世中药升降浮沉学说的理论依据。

6.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是(分数:2.00)A.《神农本草经疏》B.《新修本草》C.《本草品汇精要》√D.《中国药学大辞典》解析:解析:《本草品汇精要》所附1300多幅药图,是古代彩绘本草图谱的珍品;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

7.不宜与生姜同用的药物是(分数:2.00)A.黄芩√B.大黄C.半夏D.莱菔子解析:解析:相恶,就是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

如人参恶莱菔子,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生姜恶黄芩,黄芩能削弱生姜的温胃止呕的作用;近代研究吴茱萸有降压作用,但与甘草同用时,这种作用即消失,也可以说吴茱萸恶甘草。

8.下列哪项不属于“十八反”的药物(分数:2.00)A.甘草反甘遂√B.乌头反贝母C.莱菔子反人参D.甘草反大戟解析:解析:人参恶莱菔子,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此配伍属于“相恶”。

十八反歌: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9.中药药性中,五味的确定是(分数:2.00)A.仅从口尝获得B.仅从药物疗效中推导C.以口尝获得为主,从药物疗效中推导为辅D.从药物疗效中推导为主,以口尝获得为辅√解析:解析:确定依据: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10.下列哪项不是道地药材(分数:2.00)A.青海的大黄B.江苏的薄荷C.东北的细辛D.广东的薄荷√解析:解析: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青海的大黄,内蒙的黄芪,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的三七、茯苓,四川的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山东的阿胶,浙江的贝母,江苏的薄荷,广东的陈皮、砂仁等,自古以来都被称为道地药材,沿用至今。

11.下列哪项不是河南的道地药材(分数:2.00)A.大黄√B.地黄C.牛膝D.菊花解析:解析: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青海的大黄,内蒙的黄芪,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的三七、茯苓,四川的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山东的阿胶,浙江的贝母,江苏的薄荷,广东的陈皮、砂仁等,自古以来都被称为道地药材,沿用至今。

12.下列药物中,孕妇宜慎用的是(分数:2.00)A.连翘B.牛膝√C.板蓝根D.大青叶解析:解析:孕妇慎用的药物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及辛热滑利之品,如桃仁、红花、牛膝、大黄、枳实、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等。

13.下列药物中,孕妇禁用的是(分数:2.00)A.黄连B.桂枝C.商陆√D.冬葵子解析:解析:禁用的药物是指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斑蝥、雄黄、砒霜等。

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可以根据病情的需要斟酌使用。

14.早春二月和深秋时节最宜采收的药材是(分数:2.00)A.叶类B.全草类C.果实类D.根和根茎√解析:解析:根、根茎:一般以秋末或春初即2月、8月采收为佳。

15.下列哪项属于水火共制法(分数:2.00)A.炒B.蒸√C.炙D.水飞解析:解析:水火共制:包括蒸、煮、炖、洋、淬等方法。

16.下列哪项不属于水制法(分数:2.00)A.漂洗B.闷润C.水飞D.煮√解析:解析:水制法:漂洗、浸泡、闷润、喷洒、水飞17.炙法属于(分数:2.00)A.水制B.火制C.水火共制D.其他制法√解析:解析:火制:是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的方法,包括炒、炙、烫、煅、煨。

18.神曲的炮制方法是(分数:2.00)A.制霜B.精制C.发酵√D.药拌解析:解析:发酵:在一定条件(温度等)下使药物发酵,从而改变原来药物的性质,可增强和胃消食的作用,如神曲、建曲、半夏曲等。

19.生首乌制熟的目的是(分数:2.00)A.降低毒副作用B.增强药物功能C.改变药物性能√D.引药入经解析:解析:生首乌性平,炮制后成制首乌性微温。

20.除哪项外,都是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分数:2.00)A.剂量过大B.误服伪品C.炮制不当D.服药时间不当√解析:解析: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剂量过大、误服伪品、炮制不当、制剂服法不当、配伍不当等。

21.下列哪项配伍方法应当避免(分数:2.00)A.相恶√B.相畏C.相使D.相杀解析:解析:相恶,就是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应当避免这种配伍。

22.下列哪项药物配伍应当避免(分数:2.00)A.巴豆配牵牛√B.麻黄配桂枝C.陈皮配半夏D.全蝎配蜈蚣解析:解析: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药物合用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效,因而应该避免。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23.青黛、旋覆花入煎剂宜(分数:2.00)A.包煎√B.后下C.先煎D.另煎解析:解析:包煎:主要指那些粘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宜先用纱布袋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以防止药液混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及沉于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

如蛤粉、滑石、青黛、旋覆花、车前子、蒲黄及灶心土等。

二、 B1型题(总题数:5,分数:20.00)A.载药365科B.载药730利C.载药1892利D.载药1500种(分数:4.00)(1).《本草纲目》的载药数是(分数:2.00)A.B.C. √D.解析:(2).《本草经集注》的载药数是(分数:2.00)A.B. √C.解析:解析:《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载药数达到1892种,附方11000多个。

《本草经集注》作者梁.陶弘景,载药730种。

A.《滇南本草》B.《本草品汇精要》C.《白猿经》D.《本草衍义》(分数:4.00)(1).明代著名的地方本草是(分数:2.00)A. √B.C.D.解析:(2).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是(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滇南本草》作者明代兰茂,是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

《本草品汇精要》所附1300多幅药图,是古代彩绘本草图谱的珍品;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

A.陈皮、砂仁B.细辛、五味子C.山药、菊花D.川芎、贝母(分数:4.00)(1).道地药材产于河南的是(分数:2.00)A.B.C. √D.解析:(2).道地药材产于四川的是(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青海的大黄,内蒙的黄芪,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的三七、茯苓,四川的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山东的阿胶,浙江的贝母,江苏的薄荷,广东的陈皮、砂仁等,自古以来都被称为道地药材,沿用至今。

A.蜜炙B.酒炙C.醋炙D.盐炙(分数:4.00)(1).为了增强药物的润肺止咳作用,宜采用(分数:2.00)A. √B.C.D.解析:(2).为了增强药物的疏肝止痛作用,宜采用(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炙:用液体辅料拌炒药物,使辅料渗入药物组织内部,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的炮制方法称为炙。

蜜炙可增强药物的润肺止咳作用;醋炙可增强药物的疏肝止痛作用。

A.蜜炙B.酒炙C.醋炙D.盐炙(分数:4.00)(1).为了增强药物的补肾作用,宜采用(分数:2.00)A.C.D. √解析:(2).为了引药入肾,宦采用(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炙:用液体辅料拌炒药物,使辅料渗入药物组织内部,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的炮制方法称为炙。

盐炙可增强药物的补肾作用和引药人肾。

三、 X型题(总题数:7,分数:14.00)24.入汤剂宜后下的药物有(分数:2.00)A.薄荷√B.旋覆花C.人参D.沉香√解析:解析:后下:主要指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人,如薄荷、青蒿、香薷、木香、砂仁、沉香、白豆蔻、草豆蔻等。

此外,有些药物虽不属芳香药,但久煎也能破环其有效成分,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亦属后下之列。

25.入汤剂宜包煎的药物有(分数:2.00)A.蒲黄√B.旋覆花√C.滑石√D.番泻叶解析:解析:包煎:主要指那些粘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宜先用纱布袋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以防止药液混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及沉于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

如蛤粉、滑石、青黛、旋覆花、车前子、蒲黄及灶心土等。

26.下列服药时时间,正确的是(分数:2.00)A.滋补药饭前服√B.健胃药饭后服√C.驱虫药空腹服√D.安神药睡前服√解析:解析:服药时间:滋补药宜在饭前服;驱虫药和泻下药大多在空腹时服;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宜于饭后服;其他药物一般也宜在饭后服;而安眠的药物则应在睡前服。

无论食前或饭后服药,都应略有间隔,如饭前后1、2小时左右,以免影响疗效。

27.以种子入药的药物有(分数:2.00)A.沙苑子√B.菟丝子√C.车前子√D.覆盆子解析:解析:果实类药物除青皮、枳实、覆盆子、乌梅等少数药材要在果实未成熟时采收果皮或果实外,一般都在果实成熟时采收,如瓜蒌、槟榔、马兜铃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