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玻璃辊涂法镀膜头印的对策
光伏玻璃本身是无色透亮的,经过镀膜后呈现浅蓝色,尤其头尾
部的镀膜痕迹(简称:头英尾印)明显不同于整个板面,简单受到客
户关注,对此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我们赐予头酉格的确定的语言定义:
镀膜板材进入涂覆辊下方开头镀膜时,由于摩擦力、镀膜液厚度
的瞬间变化,使得头部开头的肯定宽度内颜色明显不同于整体板面
的现象。
为使头印达到合格,镀膜生产中的详细方案:
1、调整镀膜液
该方案尤其针对水性镀膜液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对3M镀膜
液(202型)使用方法的改进做详细说明:
依据我们生产现场的温湿度特点,对3M镀膜液的浓度进行了调整,方案如下:
(1)退液擦辊作业:1次/8小时,擦辊后2小时内使用无任何添加
的3M镀膜液。
(2)当头印颜色渐渐变蓝时,3M镀膜液添加浓度为1000ml+纯水
200ml。
(3)室外温湿度如有较大变化时,尤其是夏季环境温度较高(35℃)、湿度较大(80%)时,可适当增加纯水的添加量(不应500ml),镀膜液
的添加量不变。
2、掌握原片质量
针对产品头印质量不稳定的缘由,我们经过实际生产的总结,可
以确定:
(1)原片上表面粗糙度:Ra0.8-1.0m,将粗糙度掌握在这一范围内,镀膜后头印的整体质量可以保持稳定,这一点尤其对使用水性镀膜
液(3M镀膜液等)进行镀膜是至关重要的,对使用醇性镀膜液(SK镀
膜液等)进行镀膜时可较多放宽(Ra0.65-1.25m)掌握。
(2)当原片上表面粗糙度偏小时(0.6m),头印将严峻发蓝,调整特
别困难。
(3)当原片上表面粗糙度偏大时(1.4m),将会使一些外观缺陷简单
发生。
3、调整镀膜工艺
本节重点叙述针对醇性镀膜液常发生的头部蓝黄不一、头部竖道
问题的解决。
3.1调整镀膜涂覆辊的初始水平位置
镀膜涂覆辊上机后采纳塞纸法确定初始水平:在涂覆辊两端与传
送带之间放两张A4纸,调整涂覆辊高度,当其中一端A4纸不易拉
动时,停止调整;然后松开涂覆辊连轴器,调整另一端涂覆辊高度,
直到两端A4纸松紧程度相同为止。
调整结果:相对于传送带表面,镀膜涂覆辊两端高度全都,在以
后生产中不再转变。
随后实际生产中的工艺调整,在此基础上,观
看头部颜色的变化,来确定涂覆辊的下压量是否合适。
一般来说:
黄色发白,下压量较小;蓝色偏黄,下压量适中;蓝色(已不掺杂明确
黄色),严峻时伴有较短(10-30mm)的横纹(平行于光伏玻璃进入方向),下压量过大。
3.2调整镀膜涂覆辊两端高度全都
光伏玻璃镀膜生产中发生的头印两侧黄蓝不一的主要缘由:光伏
玻璃两端厚度差发生变化,我们通常会要求原片提高厚度质量掌握。
这样的对策方案时间较长,无法取得较快的实际效果。
转变对策:应依据玻璃两端厚度差的变化,进行准时的相应调整。
(1)在确定初始水平后,在实际生产时应将镀膜涂覆辊上升,略高
于接触光伏玻璃表面即可(光伏玻璃厚度0.2-0.5mm)。
(2)将一片光伏玻璃调机品通过镀膜涂覆辊下方,同时快速手动降
低镀膜涂覆辊高度,直至刚接触光伏玻璃表面,然后当①涂覆辊两
侧同时接触光伏玻璃,记录此时涂覆辊高度数值。
②涂覆辊单侧先
接触光伏玻璃,记录此时数值;随后快速手动降低涂覆辊,直至另一
侧也接触光伏玻璃,记录此时数值。
随后在实际生产中的工艺调整,依据数值再进行相应调整。
3.3转变光伏玻璃的传送角度
实际生产中,我们还会遇到头部产生一些竖道(明显界限的痕迹),这种缺陷的产生主要由于:光伏玻璃主要是靠传送带摩擦力进入涂
覆辊下方进行镀膜,当它进入不顺当时,即会发生一些瞬间挫动,
形成1-2道痕迹。
要想转变这种缺陷可以转变光伏玻璃的传送角度,与传送方向形
成2-3的夹角,使光伏玻璃倾斜进入胶辊下方,以保证光伏玻璃进
入顺当。
4、改进镀膜设备
当转变光伏玻璃的传送角度无法改进头部产生竖道的缺陷时,我们可以通过改进镀膜设备来转变这种现象。
镀膜设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改进:
4.1防止联轴器与传送轴之间的滑动
(1)使用4个M8平头顶丝180双向锁紧。
(2)假如效果仍旧不佳时,可以使用6个M8平头顶丝120三向锁紧。
4.2防止丝杠的滚珠部分与丝杠的瞬间震惊
光伏玻璃进入镀膜涂覆辊下方时,涂覆辊向下的压力与玻璃向上的挤压力相互作用,会使机头承载上下传送部件较大受力。
承载整个机头部分上下传动的滚珠丝杆和滑块消失锈蚀或者磨损,会产生较小间隙。
以上两方面会导致:光伏玻璃进入镀膜涂覆辊下方时,丝杠的滚珠部分与丝杠部分会产生瞬间震惊。
这种震惊问题,可以通过滚珠丝杆和滑块的保养来解决,假如确定磨损后,则必需准时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