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财《财政学》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7章

西财《财政学》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7章

第七章
1.试述税收制度的影响因素。

税收制度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性质、经济管理体制、经济政策以及历史情况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一般而言,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决定着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税收制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与不适应之间的转化的过程。

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其税收制度也不相同或不完全相同。

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税收制度可以充分发挥税收作用机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反之,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税收制度则将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此外,影响一国税收制度的因素除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外,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管理体制、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经济政策以及历史情况等,都会对税收制度的实施产生较大的影响。

2.简述流转税的特点。

流转课税起源很早,是各国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流转课税是与商品和劳务的交易行为紧密相连,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并不断得到完善的。

威廉·配第对流转税的评价是,每个人按其实际享受纳税,符合自然的正义。

如果征收合理,可以促进勤俭和富国。

与其他类型的税收相比较,流转税的主要特点包括:
(1)流转课税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
(2)流转课税税负普遍而隐蔽
(3)流转课税税分配呈累退性
(4)流转课税是对物税
(5)流转课税计征方便
3.简述所得税的特点。

所得课税与其他税类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税负不易转嫁。

由于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对所得额的课税,属于直接税,一般税负不易进行转嫁,纳税人就是最终的负税人,征纳双方关系明确。

这有利于政府直接对纳税人的收入进行调节,缩小收入差距,以实现税收的公平原则。

在采用累进税率的情况下,调节的作用更加突出。

而且税收的增减变动对物价也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

(2)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税负较公平。

所得课税已取得所得者为纳税人,,课税环节
单一,只要不存在两个以上的课税主体,一般不存在重复课税的问题,也不会直接影响市场价格。

另外,所得税一般以净所得为计税依据,与生产、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管理水平、个人收入水平关系密切,体现了量能负担的原则。

(3)税基广泛,课征有弹性。

所得税以实现的所得为课税对象,税基十分广泛,有利于政府取得财政收入,易于对企业和个人进行管理和监督。

此外,由于所得税的税负不易转嫁,税收效应较为清晰,政府可以根据需要比较灵活地调整税负,有利于实现税收政策的目标。

(4)通常采用累进税率。

所得课税通常按累进税率课征。

如今实行累进税率是大多数国家所得课税的一大特点,并且大多又以超额累进税率为主。

累进税率弹性较大,因而可以量能负担,但过高的边际税率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纳税人的劳动积极性。

(5)应纳税税额的计算涉及纳税人的成本、费用的各个方面,有利于加强税务监督,促使纳税人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改善经营管理。

4.简述资源税的特点。

(1)只对特定资源征税。

(2)具有受益税的性质。

单位或个人开发经营国有自然资源,既应当为拥有开发权而付出一定的“代价”;又因享受国有自然资源有义务支付一定的“费用”。

所以说,我国资源税具有受益税的性质。

(3)具有级差收入税的特点。

我国资源税通过对同一资源实行高低不同的差别税率,可以直接调节因资源条件不同而产生的级差收入。

(4)实行从量定额征税.
5.简述行为税的特点
(1) 对特定行为征税。

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征税对某种行为加以限制或加强管理监督。

(2) 它具有分散、灵活的特点。

所谓分散.是指税源不普遍、不集中;所谓灵活,是指可以因时因地制宜,需要时就开征,不需要时就停征。

它不像流转税和所得税那样普遍、集中和稳定。

6.简述财产税的特点
财产课税具有以下特征:
(l)课税不普遍,具有选择性。

由于财产的种类繁多,加之一些财产又容易转移和隐
匿,各国都很难做到对全部财产征税,通常只是选择一些容易控制和管理的财产征税,如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的征税。

(2)税负不易转嫁,课税比较公平。

财产税属于直接税,税负难以转嫁,课税的结果会直接增加纳税人的负担。

由于拥有财产的多寡可以反映纳税能力,对财产课税符合量能纳税原则,能调节纳税人收入,有利于实现公平税负。

(3)税收弹性差,税源有限,一般是作为地方税种。

7.比较三种类型的增值税。

按照增值额中对固定资产的处理办法为依据,可将增值税划分为:
(1)生产型增值税。

生产型增值税的税基按照与国民生产总值相同口径计算,即每一流转环节,每一企业单位都以其商品与劳务的销售收入,减去用于生产的中间性产品与劳务的支出(不包括厂房、机器、设备等资本品的折旧额)作为增值额,并以此作为增值税的计税基础。

可用公式表示如下:增值额=销售收入总额-外购中间产品及劳务支出=折旧+工资、薪金+租金+利息+利润。

从国民经济的总体来看,这种增值额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目前我国增值税属于生产型的增值税,在增值税计算时,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金。

(2)收入型增值税。

收入型增值税的税基按与国民生产净值(相当于国民收入)相同口径计算,即每一流转环节、每一企业单位都以其商品和劳务的销售收入,减去用于生产的中间性产品和劳务的支出以及厂房和机器设备等资本品的折旧额,作为增值额并据以课税。

可用公式表示如下:增值额=销售收入总额-外购中间性产品和劳务支出-资产折旧=工资、薪金+租金+利息+利润。

从国民经济整体来看,这一增值额就是国民收入。

(3)消费型增值税。

消费形增值税的税基是在生产型增值税税基上再扣除同期购入的资本品价值,即每一流转环节、每一企业单位都以其商品和劳务的销售收入,减去用于生产的中间产品和劳务支出以及同期购入的资本品价值,作为增值额并据以课税。

这相当于只对国民收入中消费开支课征,用公式表示如下:增值额=销售收入总额-外购中间性产品及劳务支出-同期购入的资本品价值。

从国民经济的整体来看,这种增值税的税基相对于经济社会全部消费开支的价值,而不包括资本开支的价值。

8.试分析我国现行税制结构的特点。

我国现行税制结构是以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为双主体,其他税种配合发挥作用的税制体系。

流转税是我国现行税制中的主体税种之一。

作为流转税制三大支柱的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占税收总收入的70%以上,它们对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可靠、及时、稳定地获得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得税也是我国现行税制中的主体税种。

所得税占税收总收入的20%左右。

它为贯彻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以法律形式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使国营企业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者,充满生机和活力;有利于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调节各种经济成分的收入水平;有利于通过税收政策,维护国家权益,吸引外资。

其他辅助税种包括特定行为税、资源税和财产税,这些税种的收入不大。

但是这些税种在整个税制体系中的辅助作用还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一些特定行为类的税种,是国家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设置的税种,可以直接体现国家的政策,实现国家的宏观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