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制度年卫生部————————————————————————————————作者:————————————————————————————————日期:第三章护理工作制度六十八、护理部工作制度(试行)1.护理部有健全的领导体制,实行三级管理,对科护士长、护士长进行垂直领导,或实行总护士长与护士长二级管理体制。
2.护理部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聘任、调配、培训、奖惩等有关事宜。
提出对护理人员的晋升、晋级、任免以及调动的意见;负责对护理人员技术档案的登记与管理。
3.护理部定期讨论在贯彻医院护理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文件。
4.护理部有年计划、季度计划、周工作重点,并认真组织落实,年终有总结。
5.建立健全各项护理管理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及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6.健全科护士长、护士长的考核标准,护理部每月汇总科护士长、护士长月报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7.在护理部主任的领导下由分管的副主任负责护理质量控制工作,年有工作计划,月有质量检查、汇总,对问题持续改进、定期报告反馈;深入科室查房,协助临床一线解决实际问题。
8.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程序,以促进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9.定期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护理质量管理活动,将护理质量控制的信息传达到科室及至各级各类护士。
10.护理部有例会制度,如护士长例会、护理部例会等。
11.负责全院护士的继续教育和护生、进修生的教学工作。
六十九、病房管理制度(试行)1.病房护理工作由护士长负责管理。
2.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全,避免噪音,工作人员做到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
3.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固定位置,不得随意变动。
4.定期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改进病房工作。
5.保持病房清洁整齐,布局有序,注意通风。
6.医务人员必须按要求着装,佩戴有姓名胸牌上岗。
7.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账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
七十、分级护理制度(试行)1.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2.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3.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
4.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4.2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和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4.3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4.4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
5.分级护理原则:5.1特级护理:5.1.1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5.1.1.1病情危重,随时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5.1.1.2重症监护患者;5.1.1.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5.1.1.4严重外伤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5.1.1.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5.1.1.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5.1.1.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5.1.2护理包括以下要点:5.1.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5.1.2.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5.1.2.3准确测量24小时出入量;5.1.2.4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护理措施,实施安全措施;5.1.2.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5.1.2.6实施床旁交接班。
5.2一级护理:5.2.1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5.2.1.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5.2.1.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患者;5.2.1.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5.2.2护理包括以下要点:5.2.2.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5.2.2.2根据患者病情,每日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5.2.2.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5.2.2.4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护理措施,实施安全措施;5.2.2.5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5.3二级护理:5.3.1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5.3.1.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5.3.1.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5.3.1.3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
5.3.2护理包括以下要点:5.3.2.1每2-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5.3.2.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5.3.2.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5.3.2.4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3.2.5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5.4三级护理:5.4.1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5.4.1.1生活完全自理,病情稳定的患者;5.4.1.2生活完全自理,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5.4.2护理包括以下要点:5.4.2.1每3-4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5.4.2.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5.4.2.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5.4.2.4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七十一、病房药品管理制度(试行)1.病房内所有基数药品,只能供应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
2.病房内基数药品,应当指定专人管理,负责领药、退药和保管工作。
3.每日清点并记录,检查药品,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时,立即停止使用并报药房处理。
4.中心药房对病房内存放的药品要定期检查,并核对药品种类、数量是否相符,有无过期变质现象。
5.抢救药品必须放置在抢救车内,定量、定位放置,有定位图示,标签清楚,每日检查,保证随时急用。
6.特殊及贵重药品应当注明床号、姓名,单独存放并加锁。
7.需要冷藏的药品(如:冰干血浆、白蛋白、胰岛素等)要放在冰箱内,以免影响药效。
8.患者专用的药物,停药后及时退药。
9.病房毒麻药管理要求:9.1病房毒麻药品只能供应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借用。
9.2设专柜存放,专人管理,严格加锁,并按需保持一定基数,每班交接班时,必须交接点清,双方用正楷签全名。
9.3医生开医嘱及专用处方后,方可给该患者使用,使用后保留空安瓿。
9.4建立毒麻药使用登记本,注明患者姓名、床号、使用药名、剂量、使用日期、时间,护士正楷签名。
10.高危药品的存放有规范,在病区不得混合存放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氯化钾、磷化钾及超过0.9%的氯化钠等)、肌肉松弛剂与细胞毒化等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有醒目的标志,并有使用剂量的限制。
11.对夜间、节假日的临时紧急用药应当能及时从药剂部门获得。
七十二、皮肤压力伤登记报告制度(试行)1.发现皮肤压力伤,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带来的,均要及时上报登记。
2.24小时内通知护理部,由质控员到科室核查。
3.皮肤压伤观察表中应当有:3.1压伤来源中,在科外发生的要填清科室,院外发生要注明医院名称。
3.2在转归中有出院、转科或死亡,如果转科要填写科名。
3.3皮肤状况应当根据皮肤压伤危险性评分及分期要求说明。
4.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
5.当患者转科时,请将观察表或记录交由所转科室继续填写。
6.当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及时交回护理部。
7.如隐瞒不报,一经发现与科室月质控成绩挂钩。
8.对可能发生皮肤压力伤的高危患者实行评估,并给予预防措施。
9.对高危患者要及时评估,监控措施要到位,体现预防为主。
七十三、导管滑脱登记报告制度(中心静脉插管、气管插管等)(试行)1.医务人员应当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
3.对患者及家属及时进行宣教,使其充分了解预防管路滑脱的重要意义。
4.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5.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脱落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管路滑脱时,要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报告医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
6.当事人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并将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及时报护理部;按规定填写患者管路登记表,24-48小时内报护理部。
7.护士长要组织科室工作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不断改进工作。
8.发生管路滑脱的单位或个人,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
9.护理部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10.导管滑脱还包括胃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T”管滑脱事件等。
七十四、注射室工作制度(试行)1.注射室护士必须熟悉各种注射药物的剂量、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掌握发生药物过敏的急救方法。
2.凡各种注射应当按处方和医嘱执行,对易致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药品说明书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药物过敏试验。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待患者热情、体贴。
4.密切观察注射后的情况,若发生注射反应或意外,应当及时进行处置,并通知医生。
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应当戴口罩、帽子。
器械要定期消毒和.06.备齐抢救药品及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7.每天要做好室内清洁卫生和消毒,定期采样培养。
8.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七十五、治疗室工作制度(试行)1.保持室内清洁,每完成一项工作,即要随时清理,每天消毒两次。
每周全面保洁一次。
除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不许在室内逗留。
2.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及时请领,上报损耗,严格交接手续。
3.各种内、外用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
4.毒、麻、限剧及贵重药应当加锁保管,严格交接班。
5.高浓度电解质液、氯化钾、肌松剂等高危性药物单独存放,超正常剂量使用有严格的流程规范管理。
6.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7.干缸无菌持物钳,每4小时更换灭菌1次。
8.已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放入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内,按感染性废物处理,不得返回治疗室。
9.无菌物品应当注明灭菌日期,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10.定期进行空气和无菌物品采样培养,每日消毒,并有登记签名。
11.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配液用过的注射剂,需继续使用者,应当注明启开日期与时分,仅限于当班时间内使用(有效期不超过4小时)。
七十六、换药室工作制度(试行)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非换药人员不得入内。
2.除固定敷料外(绷带等),一切换药物品均需保持无菌,并注明灭菌有效日期,无菌溶液(生理盐水、呋喃西林等)定期检查,无过期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