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馏操作

精馏操作

一、精馏操作(一)设备1、静设备一览表2、动设备一览表(二)工艺过程原槽内水和乙醇的混合液,经原料泵输送至原料加热器中,预热后,由精馏塔中部进入精馏塔,进行分离。

气相由塔顶馏出,经冷凝器冷却后,进入冷凝液槽,经产品泵,一部分送至精馏塔上部第一块塔板做回流,另一部送至塔顶产品槽作为产品采出。

塔釜残液经塔底换热器冷却后送至残液槽。

(三)设备原理1、冷凝器:精馏塔分离后的气相物质经冷凝器冷却。

冷凝器进的是水,,冷凝器中水是下口进上口出,这样有利于热的气体通过玻璃管壁于冷水充分接触,冷凝效果更好。

2、再沸器:再沸器也称加热釜或重沸器,使被蒸馏液体气化的加热设备。

3、塔底换热器:通过热交换将加热或待冷却的介质与换热器工作介质进行热交换。

4、精馏塔:在一定压力下利用互溶液体混合物各组分沸点或饱和蒸汽压不同,使轻组分汽化,经多次部分液相汽化和部分气相冷凝,使气相中的轻组分和液相中的重组分浓度逐渐升高,从而实现分离。

精馏塔以进料塔为界,上部为精馏段,下部为提溜段,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料液进入精馏塔后,轻组分在精馏段逐渐压缩,离开塔顶后全部冷凝进入回流罐,一部分作为塔顶产品,另一部分被送入塔内作为回流液,回流液的目的是补充塔顶上的轻组分,使塔板上的液体组成保持稳定,是精馏操作连续稳定的进行。

5、离心泵:依靠叶轮的不断运转,液体不断的被吸入和排出。

液体在离心泵中获得的机械能量最终静压能提高流速增大。

(四)注意事项1、开车前:对所有设备、阀门、仪表、电气、管道等按工艺流程图要求和专业技术要求进行检查。

2、开车时:确认各阀门是否正常开启关闭,观察生产过程中各工艺操作指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3、停车时:系统停止加料原料预热器停止加热,关闭原料液泵进出口阀,停原料泵。

根据塔内物料情况再沸器停止加热,塔顶温度下降时无冷凝液流出后,关闭塔顶冷凝器冷却水进水阀,停冷却水停回流泵,关泵进出口阀。

在物料冷却后开再沸器和预热器排污阀放出预热器及再沸器内物料,开塔底冷凝器排污阀,塔底产品槽排污阀,放出塔底冷凝器内物料、塔底产品槽内物料。

4、正常工作时注意事项(1)试漏检验时,系统加水速度应缓慢,系统高点排气阀应打开,密切监视系统压力,严禁超压。

(2)度一定要超过100mm,才可以启动再沸器电加热器进行系统加热,严防干烧损坏设备。

(3)原料预热器启动时应保持液位满贯,验房干烧损坏设备。

(4)精馏塔釜加热应逐步增加加热电压,使塔釜温度缓慢上升,升温速度过快,宜造成塔视镜破裂,大量轻,重组分同时蒸发至塔釜内,延长塔系统达到平衡时间。

(5)精馏塔塔釜初始进料时进料速度不宜过快,防止塔系统进料速度太快,满塔。

(6)系统全回流时应控制回流流量和冷凝流量基本相等,保持回流液槽液位稳定,防止回流泵抽空。

(7)系统全会流量控制在6~10l/h,保证系统气液接触效果良好塔内鼓泡明显。

(8)减压精馏时系统真空度不宜过高,控制在0.02~0.04Mpa(9)减压精馏采样为双阀采样。

(10)和采出流量基本相等,各处流量计操作应互相配合,默契协作,保持整个精馏过程的操作稳定。

(五)安全技术1、进行实训前必须了解室内总电源开关与分电源开关的位置,以便出现用电事故时及时切断电源,在启动仪表柜电源前,必须清楚每个开关的作用。

2、设备配有压力、温度等测量仪表,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对相关设备停车进行集中监视并作合适的处理。

3、不适用有缺陷的梯子,等梯前必须确保梯子支撑稳固,面向梯子上下并双手扶梯,一人等梯时,要有同伴监护。

4、工业企业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噪声很大,应注意自我防护。

二吸收解吸(一)设备1、罐类设备一览表2、塔体及设备一览表3、主要动力设备(二)工艺过程二氧化碳钢瓶内二氧化碳经减压后与风机出口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经稳压罐稳定压力及气体成分混合均匀后,进入吸收塔下部,混合气体在塔内和吸收液体逆向接触,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被水吸收后,由塔顶排出。

吸收CO2气体后的富液由吸收塔底部排出至富液槽,富液经富液泵送至解析塔上部,与解析空气在塔内逆向接触。

富液中的二氧化碳被解析出来,解析出气体由塔顶排出放空,解析后的贫液由解析塔下部排入贫液槽。

贫液经贫液泵送至吸收塔上部循环使用,继续进行二氧化碳气体吸收操作。

(三)设备原理1、吸收塔:气体从吸收塔下部进入,右下向上运动,液体从上至下。

两种物质在板式塔塔板表面充分接触(或者在填料表面),两相逐级接触,在接触工程中气体被吸收。

2、风机:通过转动转子(叶轮),对汽流做功,挤压汽流,以达到所需风量风压!(四)注意事项1、开车前相关人员对本装置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电气等按照工艺流程图要求和专业技术要求进行检查。

2、正常操作注意事项(1) 安全生产,控制好吸收塔解析塔液位,富液槽液封操作,严防气体窜入贫液槽和富液储槽;严防液体进入风机1和风机2.(2) 符合净化气质量指标前提下,分析有关参数变化,对吸收液,解吸液,解析空气流量进行调整,保证吸收效果。

(3) 注意系统吸收液量,定时往系统补入吸收液。

(4 )要注意吸收塔进气流量及压力稳定,随时调节二氧化碳流量和压力至稳定值。

(5) 防止吸收液跑,冒,滴,漏。

(6 )注意泵密封及泄露。

注意塔,槽液位和泵出口压力变化,避免产生汽蚀。

(7)经常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或通知老师处理(五)安全生产技术1、动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1)启动风机,上前观察风机的正常运转方向,通电并很快断电,利用风机转速缓慢降低的过程,观察风机是否正常运转;若运转方向错误,立即调整风机的接线。

(2)确认工艺管线,工艺条件正常。

(3)观察有无过大噪声,振动机松动的螺栓。

(4)电机运转时,不可接触转动件。

2、静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及取样的过程中,注意防止静电的产生。

(2)换热器在需清理或检修的过程中应按安全作业规定进行。

(3)容器应严格按规定的装料系数装料。

3、安全技术(1)进行实训前必须了解室内总电源开关与分电源开关的位置,以便出现用电事故时及时切断电源,在启动仪表柜电源前,必须清楚每个开关的作用。

(2)设备配有压力、温度等测量仪表,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对相关设备停车进行集中监视并作合适的处理。

(3)不适用有缺陷的梯子,等梯前必须确保梯子支撑稳固,面向梯子上下并双手扶梯,一人等梯时,要有同伴监护。

三、干燥(一)设备1、静设备一览表2(二)工艺过程空气由鼓风机送到电加热炉加热后,分别进入卧式流化床的三个气体分配室,然后进如流体床层,在床层上与固体湿热物料进行传热、传动后,由流化床上部扩大部分沉降分离固体物后,经旋风分离器、布袋分离器分级除尘后分为俩路,一路直接放空,一路经循环风机提高压力后送入无视流化床干燥器的三个气体分配室作为补充气体和热能回收利用。

(三)设备原理1、卧式流化床:当气体流速较低时叫做固定床,至于气体流速达到一定值时才被称为流化床,流化床用被加热好的气体和气体的流速,将要被干燥的固体颗粒吹起,是固体颗粒分散悬浮在热空气中,此时颗粒与流体之间的摩擦力等于颗粒的重力,使气体与固体颗粒充分接触传热,达到干燥的目的,此后床层的高度将随着流速的提高而升高。

2、旋风分离器:当气体流速较低时叫做固定床,至于气体流速达到一定值时才被称为流化床,流化床用被加热好的气体和气体的流速,将要被干燥的固体颗粒吹起,是固体颗粒分散悬浮在热空气中,此时颗粒与流体之间的摩擦力等于颗粒的重力,使气体与固体颗粒充分接触传热,达到干燥的目的,此后床层的高度将随着流速的提高而升高。

3、风机:通过转动转子(叶轮),对汽流做功,挤压汽流,以达到所需风量风压。

(四)注意事项1、开车前:检查本装置所有设备、仪表、管道、阀门、电气、照明等是否按照工艺流程图要求和专业技术要求。

2、开车:依次打开卧式流化床各床层进气阀和放空阀,启动鼓风机通过鼓风机出口放空阀交接流量,启动电加热炉加热系统调节加热功率使空气温度缓慢上升至70~80并趋于稳定,待电加热炉出口气体温度稳定、循环气体的流量稳定后开始进料。

3、停车:关闭星型下料器,停止向流化床进料,当流化床体内物料排尽后关闭加热系统,当加热炉出口温度降到50度以下时关闭流化床各层进气阀,停鼓风机。

4、正常操作注意事项(1)经常观察床层物料流动和流化状况,调节相应床层气体流量和下料速度。

(2)经常检查风机运行状况,注意电机温升。

(3)电加热炉内有流动的气体时才可启动加热系统,鼓风机出口流量不得低于30m3/h,电加热炉停车时,温度不得超过50度。

(4)做好操作巡检工作。

(五)安全生产技术1、动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1)启动风机,上前观察风机的正常运转方向,通电并很快断电,利用风机转速缓慢降低的过程,观察风机是否正常运转;若运转方向错误,立即调整风机的接线。

(2)确认工艺管线,工艺条件正常。

(3)观察有无过大噪声,振动机松动的螺栓。

(4)电机运转时,不可接触转动件。

2、静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及取样的过程中,注意防止静电的产生。

(2)换热器在需清理或检修的过程中应按安全作业规定进行。

(3)容器应严格按规定的装料系数装料。

3、异常现象及处理4、安全技术(1)进行实训前,必须了解室内总开关与分电源开关的位置,以便出现事故时及时切断电源;在启动仪表柜电源前,必须清楚每个开关的作用。

四、流体输送设备及管路拆装(一)设备1、静设备一览表2、动设备一览表(二)工艺过程在所有设备检验连接、运行正常的情况下流体首先由管道进入离心泵,在离心泵上方阀门关闭的情况下排出离心泵内的气体,然后打开阀门流体在电机动力作用下经管道泵入所需流体设施,其中在流体传送过程中压力表和转子流量计进行数字监测。

当发现异常时可以进行检验和调节。

最后流体由管道进入所需设施。

(三)设备原理1、离心泵:依靠叶轮的不断运转,液体不断的被吸入和排出。

液体在离心泵中获得的机械能量最终静压能提高流速增大。

2、转子流量计:当被测液体以一定流量流过转子时流体在间隙的速度变大压力减小,于是在转子上下端形成一个压差将转子浮起随着转子的上浮压差又逐渐减小最后稳定在一个固定值。

(四)注意事项1、首先找到所要安装设备的地点,确定地点地面平整后进行设备安装。

2、设备安装要求整体性原则,在确定流体储槽地点后经管线连接至泵体3、在管线连接过程中注意法兰连接的特点,即对角连接以确保连接密封性4、压力表和阀门部件链接前检验是否可用即使用范围是否合理及种类选择是否得当,能否正常运行等。

5、设备安装要求下部水平进水口处部位高低合理整体外形美观6、应该在转子流量计方位相平行的一端增加一个转子流量计以确保备用7、转子流量计安装注意事项流量计中心位于管路中心线上竖直安装,安装前要检查好转子流量计的正反面确定在安装时正面向上。

8、在设备运行前保证离心泵内无气体残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