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信鸽饲养与训练方法
一、幼鸽期幼鸽在生出期一周内,最好给母鸽饲喂糯米或白米吃,这样可以帮助"父母鸽"增加乳水。
两周内可饲喂些如细麦、料豆等
饲料,这对幼鸽的健康是有所帮助的。
幼鸽生出时会自行啄破蛋壳,并不断自行挣扎,然后破壳而出。
若幼鸽在2-3天内仍不能破壳而出,说明体质不健,日后长大参加比赛和训练,成绩不好。
此外在
哺育期间,不能给亲鸽饲喂稻子和大麦,应为稻壳和麦粒两头较尖,不利于母鸽反哺。
二、童鸽期童鸽的养殖管理十分重量要。
童鸽后期每天每只采食2。
5-35g。
为保证童鸽的长的发育,预防过肥和早熟,饲料配方应
富于蛋白质,而能量应适当减小,注意补充V和微量元素。
离巢七
天内的童鸽饲料配方中每只只要保证5g蛋白质。
离巢后20天要保
证摄入8-9g蛋白质。
离巢后1月内要保证饲料配方中含10g蛋白质
/只。
同时应定时定量饲喂料。
三、育成期离巢一月后的信鸽应雌雄分开养殖,每只每天月约采食30g饲料,其中应供应足十g蛋白质,每天两餐,早餐饲喂量40%,晚餐饲喂量60%,在天气寒冷时,应补充富于能量的饲料。
四、繁殖期公母鸽配对后,饲料配方每只每天增至35g,蛋白质
达12g。
并使用增强飞翔运动和近距离放飞来增进鸽子的食欲。
母
鸽开产前,饲料配方的量增至37g,日摄入蛋白品质应达到15g。
除
外还应供应足够的钙、磷和微量元素。
幼鸽出世后,种鸽的采食量
急剧增加,达60g左右,饲料配方蛋白质应达18g。
此时的种鸽可
每日饲喂3餐。
第一餐在上午7-8点,二餐在中午12点,三餐在晚
上7-8点。
若需要,晚间可加一餐,对乳鸽的发育有好处。
五、训练期训练期饲料配方达到30g,注意食料中的能量供给。
六、换羽期信鸽换羽期应注意增强营养,信鸽一般一年换一次羽,个别两次羽。
信鸽换羽期间体力较弱,不大肯飞。
此时饲料配方每
只每天约为35g。
脱羽开始时可适当减少饲喂量,新羽长的时应增
加食料饲喂量和增加蛋白质水平。
在食料中可加入一些含脂肪多的
芝麻,菜籽等,可使信鸽羽毛长的丰满,富于光彩。
日餐两次。
七、增强信鸽的日常管理做好日常管理是保证信鸽鸽群健康和培育良好信鸽的重量要一环。
信鸽的体能是一个泛指概念。
它包括了鸽体的各种活动能力。
就飞翔而言,它包括了鸽体的运动能力和机能能力。
运动能力就是指
鸽体的肢体发生运动可以感觉和观察到的运动水平。
鸽子对于不同
赛程所需要的运动能力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体力是指保持短时间高
强度运动的强度不变,继续重复次数的能力。
耐力是指保持运动强
度不变(含低强度)的持续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取决于机能能力。
是
机能能力的外在表现,它们是从属关系。
机能能力是指鸽体不能感
觉和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各种组织的机能水平。
鸽子所具有的不
同的运动能力取决于不同组织的不同或相同的机能能力。
除体力外,飞行中的鸽子需要的其他运动能力都要取决于鸽体内运动器官的机
能能力,包括肌肉的力量、无氧代谢能力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含关节内)的抗拉和抗压能力。
鸽子肌肉在短时间高强度运动断续重复一定
次数后保持不变。
鸽子恢复的速度取决于鸽子心脏的机能水平,鸽
子心脏机能最高活动水平越高,鸽子肌肉的恢复也就越快。
在信鸽
训练中,使它的心脏对高强度和持久的高强度运动的适应能力越强,才能使信鸽适应比赛要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选手鸽。
即鸽子的体
力不仅取决于它心脏的最高机能活动水平,还要取决于它对高强度
和高变强度运动的适应能力。
所以,鸽子日常飞行训练的目的不能片面地理解为体力训练,而是既要挖掘其体力,也要发展各项比赛所需的其他运动能力,才能
在实战中取得好成绩。
挖掘鸽子体力首先要提高其心脏的最高机能活动水平。
当鸽子安静下来时,它心脏的机能活动水平保持在低的活动水平;运动时,它
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强度达到某一高度时,便达到最高的
活动水平。
如果在此时再提高一点强度,就会超过最高的活动水平
而成为超负荷。
鸽子在经历超负荷训练后,一般都会发生伸脖子长
时间急促喘气反应。
坚持强度不变持续训练一定时间,停止训练,
重复若干次后,鸽子的不适反应会逐渐消失,这就意味着训练使鸽
子的心脏对超强度运动产生了适应而提高了它的最高机能活动水平。
再提高训练强度,再适应,如此反复,就能将选取手鸽训练到令人
满意的水平上来。
动物的任何组织都有惰性,肢体的运动不可能使它们的机能活动从安静时的水平一下子达到相应强度的活动水平或最高的活动水平。
其中内脏器官的惰性比运动器官的惰性大。
研究表明,日常飞行训
练必须超负荷,在适应和巩固一段时间后,再逐步提高延长运动强
度和飞行时间,使鸽子的心脏有一个适应过程。
这是季赛开始前日
常训练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鸽子尽管飞行训练时间很长,却仅仅在空中缓慢绕圈,作均速飞行,这是不能改善鸽子心脏对高强度和就变强
度运动的适应能力的。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鸽友天天花不少时间陪鸽
训练,鸽子却“不通人情”不能快速飞返的主要原因之所在。
所以,日常训练中若让鸽子仅作低速飞行是很难达到竞翔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