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冲引孔静压PHC管桩施工方案

水冲引孔静压PHC管桩施工方案

xxE地块水冲引孔静压PH C管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时间:2015年10月本工程由南昌市xx水域治理有限公司拟建,由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设计,由核工业江西工程勘察研究总院进行地质勘察,监理单位为江西省新大地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xx 。

第一章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适用xx水系综合整治综合住房小区项目E地块桩基工程施工作业,其编制依据如下: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xx水系综合整治综合住房小区项目E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5、桩基施工图文件。

6、其他相关规范、标准。

第二章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南昌市解放东路以北,拟建广阳路以东,由若个地块组成,本桩基工程为E地块楼层为15-28层,地下室一层,桩基础采用PHC管桩,施工方法分别为锤击式及水冲引孔静压式,本专项方案为水冲引孔静压管桩施工方案。

2.2主要设计技术要求:2.2.1采用静压水冲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桩径为500和600两种。

2.2.2管桩桩型选用PHC-600-AB130,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2800KN;管桩桩型选用PHC-500-AB125-15,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2200KN。

桩端持力层为砾砂层或圆砾层,有效桩长约14-15m。

2.2.2压桩要求:1)施工采用水冲引孔工艺;2)最终压桩力:600桩径为6800KN;500桩径为5300KN;3)终压时连续复压3次,稳定压桩力不得小于终压力。

2.3拟建场地土层情况如下(详见地质勘察报告)。

1、杂填土(Q4ml):以杂色,松散,稍湿,主要成分为建筑垃圾、黏性土及中细砂,场地东南角夹杂不量木屑。

层厚 0.00~4.00m,分布于地表,层顶高程 19.09~21.18m。

2、粉质黏土:黄褐色,可塑~硬塑,底部略含细砂质成分,全场分布。

层顶埋深0.00-4.00m,层顶高程15.40~20.04m,层厚0.50-10.90m。

3、中砂:黄色,中密,稍湿,颗粒成分以石英为主,级配一般,层顶高程8.03-17.12m,层厚 0.7~10.90m。

4、粉质黏土:灰黄色、青灰色,可塑,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稍有光泽。

主要揭露于场地东面,层顶埋深 5.00~12.00m,层顶高程7.22~14.10m。

层厚0.00~6.00m。

5、粗砂:灰黄、褐黄、灰褐色,饱和,以中密状为主,局部呈密实状,级配一般,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含有少量粘粒及圆砾。

本层在局部钻孔有揭露,层厚0.60~17.50m,平均厚度 8.43m,层顶埋深 5.8~19.00m,层顶高程 0.78~13.58m。

实测标贯锤击数 20~28 击,平均值为 23.7 击。

6、砾砂:黄色、中密,湿~饱和,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级配一般,局部层低少量圆砾。

全场分布,层顶埋深6.8~25m,层顶高程2.53~12.55m,层厚为0.3~14.50m。

7、圆砾:黄色、饱和,中密,以矿物成分石英为主,级配一般,全场分布,层顶埋深12.80~24.30m,层顶高程-4.39~6.99m,层厚0.80~7.00m。

8、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紫红色,粉砂质质泥质胶结结构,风化裂隙较发育,岩芯较完整。

全场分布,层顶埋深 23.8~29.00m,揭露厚度6.50~14.20m。

第三章施工组织及部署3.1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本工程成立桩基工程项目经理部,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安排施工,确定上岗人员责任制,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管理人员表:3.2施工部署安排3.2.1 工期目标:总工期65天。

3.2.2质量目标:合格。

3.2.3 安全目标:不发生伤亡事故及火灾事故.3.2.4经济目标:达到公司要求的成本指标.3.2.5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3天,压桩65天,后期桩机设备退场2天。

一台桩机每天计划施工12小时,具体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具体详施工进度计划表(一)。

第四章 施工准备4.1 技术准备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组建项目技术班子,熟悉会审后的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报公司审批。

4.2 现场准备4.2.1现场“三通一平”须具备,施工用电电压及用水量需保证能够满足项目经理 生产副经理 技术副经理 技术负责人 测量员 施工员 材料员 安全员 质检员 桩机施工班组桩机及水冲引孔设备施工要求。

静压桩机及水冲引孔设备、用电、用水布置、场地布置具体详附图一《压桩施工平面布置图》4.2.2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经规划部门核准过的建主轴线、水准点,并引测到施工现场。

设置完成后应经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复核无误办理签证手续后方可使用。

利用现场提供的控制点,引测轴线控制网,并把控制点引测到压桩不影响的的地方(一般要大于1.5倍的桩长)做好标识、保护,并画好图形,标好尺寸后存档。

4.2.3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交建筑物场地周围的构筑物,地下管线等平面图。

4.2.4场地平整、清障、开沟排水①排除地上、地下障碍物,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②根据水冲引孔静压法及本工程桩基压桩力的要求,本工程采取先对地下室土方进行开挖,直至土层能够满足桩机设备移动与稳定,并保证桩机在施工时场地不沉陷,开挖后场地应平整,平整度控制在10~20cm高差以内,以免场地内积水,降低地面承载力。

③对于松软地层,桩机无法行走压桩区域,要采取加固回填措施以满足桩机施工要求。

④若地层软弱沉桩后产生场地高低不平,应进行平整,场地如有软质土或淤质土应将其开挖至硬土运走,然后采用砂或砖渣进行回填加固。

⑤施工临时道路及桩机安拆场地:桩机安拆场地必须保证有25*25m面积范围(便于吊车、运输车、桩机操作),临时道路不小于6m,场地及道路应坚固、平整(或采用砖渣加固或钢板铺设),能够满足大型运输车辆(总重量最大100吨)通行。

道路中的斜坡道坡度不大于10-15度。

⑥由于桩基施工在是地下室土方开挖后进行,土方开挖时应预留1.5-2.0m的送桩深度,目的是防止施工后的工程桩被桩机行走过程中挤压断裂。

⑦开沟排水:由于桩基是采用水冲引孔,施工期间用水量较大,为防止基坑内积水影响打桩,采用集水明排法对基坑中的施工废水进行集中排除,即计划在基坑四周开挖1.0m*0.5m排水沟,且在基坑中沟两条纵横向的排水沟(根据开挖后场地平整度情况增加或减少),并设置集水坑若干个,通过沉淀后将废水用污水泵排至市政管网。

4.2.5水电计划①施工用电:一台静压桩机用电功率为141KW;一套水冲引孔设备用电功率为150KW;一台电焊机用电功率为15KW;生活用电10KW;本工程采用两台静压桩机及两套水冲引孔设备施工。

根据投入设备情况计算用电负荷,详上总设备容量∑pe=现场各用电总的额定之和施工工程可分段作业,现场总需要系数Kx=0.6-0.8施工现场的计算负荷为:Pj=Kx·∑pe=0.8×∑p本工程现场用电负荷=(141+141+150+150+30+10)*0.8≈500KW②施工用水:由于本工程施工用水量较大,根据实际情况施工用水采用地下取水方式,即计划打井2口,其中东西侧地下室各设一口水井,东侧地下室水井设在东面基坑边;西侧地下室水井设在北面基坑边,计划每根桩用水量在30立方水左右。

施工用水由水井用水泵将水抽至水冲引孔设备的预制水箱内,水井每小时出水量不小于80吨。

4.3 物资准备:本工程选用高强预应力管桩,根据现场行机情况灵活堆放,并做好管桩施工需用量计划,对进场的管桩,项目部质检员根据管桩厂家提供的验收标准、管桩合格证书及相关的技术要求资料配合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共同做好管桩进场验收工作,并形成检查记录,对有质量问题的桩不得用在工程中。

第五章各项资源需用量计划根据工程桩要求,PHC管桩材料按实际压桩计划分批采购进场,根据计划,每台桩机每天施工约10-15根桩,桩长约14-15米,为单节桩,为了便于场地施工,尽量避免场地中大量堆集管桩,进桩量如下。

5.1材料用量计划5.2各机台现场施工配备人员计划5.2.1 桩机现场施工配备人员计划(一台桩机配备)5.3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第六章主要施工方法6.1施工工艺流程(详见施工工艺流程与质量预控图)6.2施工方法:6.2.1定位放线:施工员利用轴线控制网进行精确放出桩位。

施工员必须对每个桩位都进行认真仔细的复核,并形成记录。

放样步骤如下:①根据桩位平面图与控制点的相应关系,计算出放样所需的各项数据。

②测量放样前,施工员都应校验全站仪的精度,以减小放样误差。

③将全站仪架设在控制点上,利用前、后视点调整零度线,再利用极座标法和已计算出的数据进行准确放样。

④桩机到位后应再进行一次桩位复核。

6.2. 2运桩、起吊程序:经项目部人员与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代表共同验收桩身外观质量符合要求后的桩,桩机就位后,采用钢丝绳将桩起吊,钢丝绳必须套牢,锁紧扣头,喂入桩机。

6.2. 3插桩第一节插桩时,应保持正确就位,垂直度偏差不超过桩长的0.5%,要求用线锤在互相垂直方向进行测量校正。

具体操作如下:①将管桩吊入导向箍,采用线锤在两个垂直方向进行桩身垂直度调整,垂直后开始打桩。

②桩开始压入土时,当桩端沉入桩位后,根据线锤观测到的桩身倾斜情况,要求桩机的驾驶员进行校核桩的垂直度,保证桩的纵横双向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沉桩的前两个行程应不断地用线锤观测桩身倾斜情况并及时作好调整,控制压桩的垂直度,边压桩边调整垂直度。

6.2. 4压桩:①压桩顺序应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质、桩基设计布置密集程度以及管桩堆放情况等因素决定。

总体顺序先施工主楼后地下室,东西侧地下室各安排一台桩机施工。

②右有接桩,除接桩外,压桩过程连续进行,不宜中断。

同一根桩中间间歇时间不宜超过1h。

在正常情况下,沉桩应连续施工,压入土的速度应均匀,应避免因间歇时间过长,土的固结作用而使桩难以下沉。

③桩端进入杂填土层和进入软硬土层交界面时,宜适当控制打桩速率。

④压桩达到设计要求后,桩机移至下一个桩位,并作好本桩的整个压桩记录。

⑤压桩施工整个过程,应由施工员专人做好标识记录,预防错压漏压,遇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共同解决。

6.2.2.5 送桩:送桩要垂直且与桩顶吻合后方可送桩,当送桩至设计要求后,移机至下一个桩位施工。

6.3、桩端自引孔工艺(水冲引孔)辅助沉桩(附水冲引孔示意图)6.3.1水冲引孔的施工方法6.3.1.1单节桩施工时的水冲引孔方法施工工艺流程1)桩位测量后桩机移机就位;2)将已安放好高压水气管道的管桩吊入桩机夹箱内;3)对准桩位后并校核垂直度后进行沉桩;4)当管桩入土至露出地面桩能够满足接管要求后停止压桩;若无法压至接管位置则需先冲水引孔沉桩直至能够接管桩位置时终止引孔并进行高压水气接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