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朴永光教授在国家大剧院艺术教育活动中作了一场“话说多样性的民间舞蹈”的专题讲座。
讲座中,朴永光教授主要围绕民间舞蹈的概念,从学理上将民族舞蹈、民俗舞蹈和民间舞蹈等概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以不同时代为背景,在不同向度和层度中解构并建构出民间舞蹈同民族和民俗舞蹈的关系,强调了民间舞蹈作为民族舞蹈向度之一所包涵的多样的地方属性,以及不同表演主体所代表和负载的不同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此外,朴教授还就民俗舞蹈的民俗仪式性与民间舞蹈的民众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点出了民间舞蹈自身所具有的历史性、民众性、承传性、变异性等特性,娱神、娱人、娱鬼、慰灵等多重功能属性,以及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段和即兴娱人的性质。
他还结合生动的图像和影像资料将观众从讲堂带进田野,体悟民间舞蹈多样的民俗特性和丰富的生活个性。
在比较中界定概念的同时,朴教授还将民间舞蹈概念进行了当下情境化的解读。
他在认同和借鉴资华筠教授舞蹈文化生态学视角的基础上,区分了三个不同文化时空中的民间舞蹈并以具体的田野个案同当下的民间舞蹈作品进行比较,结合丰富的影像资料,图文并貌、绘声绘色地为观众分析了不同情境中舞蹈文化的语义变化,探讨了变化的时代和历史原因,回顾了国内外具有丰富文化意味和寓教于乐的舞蹈教材,对照和关注当下幼儿舞蹈教育中所出现的种种弊端,提出了民间舞蹈对幼儿舞蹈教育和心智开发的价值。
他最后提出在舞蹈文化大花园中,应具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文化态度,共同追求“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的文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