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说常识(小说单元基础知识)ppt课件

小说常识(小说单元基础知识)ppt课件

.
• 此外著名小说还有明代冯梦龙的“三 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 案惊奇》)
• 清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 清人刘鹗的《老残游记》
• 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
• 曾朴的《孽海花》 •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
.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骆 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解 放后写了剧本《龙须沟》、《茶馆》。 此外,还有叶圣陶的《倪焕之》、钱钟书的 《围城》、沈从文的《边城》、郁达夫的 《沉沦》等,都是名家名篇。
.
7.当代小说(1949至今)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 上》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孙犁《白洋淀纪事》 《荷花淀》 杨沫的《青春之歌》 柳青《创业史》 古华的《芙蓉镇》都是名家名作。 当代崛起的小说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王蒙、 路遥、柯云路、张抗抗、王安忆、贾平凹、余华、 苏童、铁凝等。 “80年代后”作家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春树、 李傻傻……
• 陈鸿的《长恨歌传》 ,李朝威的《柳毅传》 都是较成熟的文言小说。
.
4.宋人话本(小说的再发展期)
话本是“说话”艺人的底本。著名话本 有《大宋宣和遗事》(内有水浒故事) 《三国志平话》(后演进为《三国演 义》)。
.
5.明清两代小说(小说发展的高峰)
• 明清小说四大名著为《三国演义》《水浒 传》《西游记》《红楼梦》。
.
三、场面情景细节 《百合花》写小通讯员衣服挂破的细节,前后有三次:
第一次,借被时“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 就 走。不想他一步还没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 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第二次 , 去前沿阵地,“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膀上撕挂下来 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第三次,包扎所里, “ 我看见一张十分稚气的圆脸,……军装的肩头上, 落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三次描写,其效 果通 篇一气贯串,首尾灵活,对小通讯员的印象一次 比一次加深。这样的细节安排,自然而巧妙,初看时, 不一定 感到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的脑 子里,成为人物形象的有机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
读什么
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感知情节) 2.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分析 人物形象) 3.这个故事发生的特殊环境是什么。(了 解背景) 4.表现了什么主题。(把握作品主题) 5.通过哪些写作方法塑造人物、突出主题 的。(艺术特色)
整体感知小说的情节内容 一、整体感知小说内容,把握小说的情节脉 络(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标题。 二、能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结构并概 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三、在叙事上可以顺叙、倒叙或插叙。 一般来说,倒叙的作用是设置悬念,为下文 铺设,吸引读者; 插叙是对情节的有力支撑,刻画人物揭示主 题。 要能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其作用。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 交代。
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 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 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 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 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
6.现代小说(1919——1949)
鲁迅原名周树人。著有小说《呐喊》(内有 《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故乡》 等名篇)《彷徨》(内有《祝福》《伤逝》 等名篇)和《故事新编》。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其代表作长篇小 说《子夜》,他的“农村三部曲”是《春 蚕》《秋收》《残冬》。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主要作品有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
二、我国小说的发展史
1.上古神话(中国小说的起源)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 女娲(wā)补天 后羿(yì)射日 精卫填海 (盘古)开天辟地 黄帝战蚩(chī)尤
.
2.魏晋南北朝的小说。(小说的发 展期)
①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 表。
②轶事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为代表。
.
3.唐人传奇(小说发展的成熟期)
四、对比展示细节
鲁迅的小说《祝福》有刻画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时,有 多处描写祥林嫂眼神的细节。从祥林嫂眼神前后不 同的变 化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她在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 了解她被迫害的经过。她初到鲁镇时,是“顺着眼,不开 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当过了二年,她第二 次“站在四叔家堂前”时,“她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 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到后来,在别人冷冷的笑 容里,她只是 “直着眼,和大家讲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 从“顺着眼”到“直着眼”,这眼神前后差异的对比中, 读者不 难发现,是封建社会和吃人的宗教制度,使她失去 了做人的资格。
情节设置手法 【示例】2007年湖北17.本文在构思上具有
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4分) 答案:(1)女主人公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现抑后 扬的特点:前面“你是个鳖熊”,激起“我”的 “无名火”;结尾“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真
心,让“我”突生欣喜之情。 (2)1突出了人物的可爱性格(灵性),加强
.
环境描写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以下几种 (1)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2)衬托人物的心情 (3)烘托气氛 (4)暗示故事的结局 (5)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 垫、埋下伏笔
.
叙述顺序(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 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 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 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5分)
分析人物写法 【示例】2007年宁夏海南13.差拨是一
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 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 人。
①对比法。②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 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 “贼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 “久后必然发迹”。
课文中细节描写常 见类型有以下几种描写对象作动态造型,是细节描写中十分常见 的方法。
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话别”这一情节里,有一个细节,当 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队上去”时,“女人的手指 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 了一下”。作者用“放”、“吮”这一举止,来揭示人物瞬间心 理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手指可以“伸”到嘴里,手指上的血可 以“擦”或用口“吸”,但这不符合水生嫂的个性。突然听到丈 夫已参军,她没有思想准备,心灵“震动”,即高兴,又有些舍 不得,此时多少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因此,作者用“放”和 “吮”,给水生嫂作了生动的造型,传达出无限的情思,显示出 人物的立体感,使这一形象显得真实、丰满。
(五)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六)了解小说的表达技巧
.
欣赏人物形象
• 1.分析塑造手法; • 2.概括人物思想性格,注重性格的多样性
和丰富性; • 3.通过社会环境,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
鉴赏人物形象;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 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 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
方法指导
• 1、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人物。 • 2、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和心理描写
来分析人物。 • 3、从人物的历史背景,作者所处的社会背
景来理解人物。 • 4、从多种不同的角度(身份、地位、经历、
教养、气质等)对人物作面面观。
.
品味小说语言
1、注意鉴赏人物语言的个性特色,以语言 分析人物性格。 2、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从而 体会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3、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风格。(如鲁迅的 幽默冷峻深刻;孙犁的娟秀柔美,诗情画 意。)
.
《课标》推荐小说:罗贯中《三国演义》、 曹雪芹《红楼梦》、鲁迅《呐喊》、茅盾 《子夜》、巴金《家》、沈从文《边城》、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巴黎圣母 院》、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狄更 斯《匹克威克外传》、列夫·托尔斯泰《复 活》、海明威《老人与海》、莫泊桑短篇小 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欧·亨利短篇小说等。
经典试题回放
分析人物写法 【示例】2007年宁夏海南13.差拨是一个什么样
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 要分析。(6分)
情节设置手法 【示例】2007年湖北17.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
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4分)
景物描写手法及其作用 【示例】浙江19.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
.
三、小说的常识
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 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主题是通过人物、事件反映的中心思想。 3、人物描写(语言、肖像、行动、心理、 细节描写) 4、情节(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5、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6、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
细节描写及作用 细节描写(文艺作品中各种生活图 景和人物形象的最小组成单位,是 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的细胞。细节 描写必须真实、典型) 作用:具体、生动、鲜明刻画人物, 凸现作品的主题,增强情节发展的 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可感性以及整 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一般概括的规律(一句话) 什么人(主要人物) 在什么地方(时间、情况) 干了什么事 结果怎样 以第一人称写的,又可以分为两类。 1.“我”参与整个情节发展的。 2. “我”是线索人物。
.
(一)欣赏人物形象(单元重点)
要 小 (二)理解小说中的故事情节 点 说 (三)理解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