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纸投资有限公司煤矿兼并重组实施方案编制日期:2013年10月20日目录贵州中纸投资有限公司煤矿兼并重组实施方案贵州中纸投资有限公司于2012年3月经贵州省六盘水市工商局注册(注册号:520223000071018),由盘县境内12家煤矿组成的私营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至2013年10月,已发展成为拥有15对煤矿、产能276万吨规模的大型煤炭企业,是贵州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示的全省第一批基本具备兼并重组主体资格的煤矿企业(集团)。
第一部分目的任务、编制依据一、任务来源。
贵州中纸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13年2月申请,经省煤矿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核实基本具备兼并重组主体资格并予公示后,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通知》(黔府办发[2013]46号)、《省能源局关于印发(贵州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黔府办发[2013]120号)等有关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一系列文件要求,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指导下,按照煤矿兼并重组政策规定,以资源为基础,以产权为纽带,采取企业并购、协议转让、股权置换、控股等方式,积极主动,安全平稳,有序有效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
为按时完成公司煤矿兼并重组工作任务,遵照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贵州省煤矿兼并重组主体企业实施方案编制提纲>的通知》(黔煤兼并重组办[2013]1号)的要求,编制《贵州中纸投资有限公司煤矿兼并重组实施方案》。
二、目的。
编制《贵州中纸投资有限公司煤矿兼并重组实施方案》的主要目的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发[2012]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实施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做大做强煤炭企业,促进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把公司建成抗得住任何风险、经得起任何考验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更好地服务盘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建设“贵州第一强县、西部十强县、全国百强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盘县”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编制依据。
《贵州州中纸投资有限公司煤矿兼并重组实施方案》(简称《方案》)的编制,主要依据下列文件和条件:(一)国务院文件:1、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国发[2010]27号);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46号)。
(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1、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黔府办发(2011)47号);2、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能源局等部门贵州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黔府办发[2012]61号);3、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通知》(黔府办发[2012]46号);4、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支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政策规定)的通知》(黔府办发[2012]47号);5、《贵州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主体企业实施方案编制提纲的通知》(黔煤兼并重组[2013]1号);6、《贵州省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典型示范工作方案的通知》(黔煤兼并重组[2013]2号);7、《贵州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宣传手册》;8、六枝工矿(集团)恒达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3年8月编制的《贵州省六盘水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规划》;9、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煤矿领域打非治违和加快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有关工作的通知(黔府办发电[2012]87号)。
(三)省职能部门文件:1、《关于印发<贵州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黔能源办[2013]120号);2、《关于印发(贵州省煤矿兼并重组主体企业实施方案编制提纲)的通知》(黔煤兼并重组办[2013]1号)。
3、《(关于印发<贵州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主体企业分级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黔煤兼并重组[2013]1号)。
(四)公司已经具备的条件: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在省内工商部门注册的煤炭企业(集团);2、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煤炭企业(集团);3、产能设计规模符合六盘水市不低于200万吨(公司产能设计规模249万吨/年)的要求;4、已通过贵州省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具备瓦斯防治能力。
公司目前具备的这些条件,完全满足贵州省人民政府有关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文件要求。
第二部分兼并重组主体企业简介一、企业概况:(一)公司性质。
私营合作股份有限公司。
(二)公司股本构成。
公司占55%,14对煤矿占45%。
(三)、注册资本。
人民币1000万元。
(四)组织机构。
见下图(五)公司从事煤矿生产经历。
公司在2012年3月成立时,其下属煤矿生产年限均在10年以上。
公司成立后到目前为止,公司所属15对矿井中,生产矿井8对,建设矿井5对,停产矿井2对。
(六)公司所属煤矿数量、产能。
所属煤矿15对,产能276万吨/年。
(七)公司近三年安全生产情况。
从2012年3月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县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和文件,严格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服从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监管,不断加大安全监管力度,推动全公司煤矿安全生产平稳发展,至今年9月,除所属的盘县石桥镇鹏程煤矿于2012年7月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死亡1人外,其余煤矿均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八)融资能力。
主要靠商业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等贷款,能力达到5000万元。
(九)资源深加工。
至目前止,在公司所属煤矿中已建有三座总洗选能力为240万吨/年的洗煤厂,即兴源煤矿洗煤厂45万吨/ 年、中纸厂煤矿洗煤厂150万吨/年、银河煤矿洗煤厂45万吨/年。
2012年至2013年8月止,三座煤矿选煤厂共生产精煤万吨。
(十)四个一体化建设情况。
在贵州省实施的煤电磷、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四个一体化”建设方面,公司暂无项目。
(十一)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情况。
现任总工程师包锁德,从事煤矿技术管理工作已达26年(1987年7月—2007年12月在盘江精煤公司火铺矿工作;2008年1月起,在地方煤矿工作;2012年9月起在本公司工作)。
公司及下属14对矿井采矿、通风、安全、机电及运输、地质、测量等相关技术管理人员数量、结构和比重情况见下表:(十二)公司下属煤矿数量、产能、质量标准化、采掘机械化程度见表:二、煤矿现状:(一)盘县红果镇打牛厂煤矿1、煤矿现状盘县红果镇打牛厂煤矿为15万吨/年生产矿井,矿区面积1.1515 km2,开采标高+1800米至+1400米,其技改设计能力为45万吨/年。
打牛厂煤矿位于盘县西部红果镇纸厂村境内,座落在环境优美、气候益人的老黑山脚下,距盘县城关镇约50km、红果新城约13km。
该矿地理坐标为:东经104°25′51″—104°26′48″,北纬25°46′13″—25°47′01″。
320国道从红果镇经过,红果镇、火铺镇、断江镇至井田内均有公路相连。
贵昆铁路盘西支线从井田外围东部经过(井田直距红果火车站7km、沙陀火车站6km),交通方便。
矿区拐点坐标(西安80坐标)2、矿井资源储量根据《关于〈贵州省盘县红果镇打牛厂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黔国土资储备字[2011]155号),截止2011年5月30日打牛厂煤矿保有资源量为2036万吨。
3、开采技术条件(1)、区域地层区域范围内除上二叠统峨嵋山玄武岩组属火山喷发岩外,其余均为沉积岩。
区域内出露,以二叠、三叠系地层分布最广,见下表:区域地层简表(2)、构造打牛厂煤矿位于盘关向斜西翼南段,地层总体走向NE,倾向SE,倾角28-55°,一般35°。
井田内断层不发育,仅在井田西部见F11-13逆断层、F11-75正断层,在西南边界处见F11-12逆断层,在中部见F11-1斜向正断层,构造复杂程度较中等。
区内无落差大于10m断层。
(3)、煤层矿井范围内含煤地层为上二迭系龙潭组,煤系地层总厚约为250m,含煤30-42层,煤层总厚度31.4-46.2m,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17层,厚度23.2-33.2m,平均26.8m。
可采煤层6层,可采煤层为1#、3#、12#、17#、20-1#、24#煤层6层,总厚4.43-6.23m,一般5.41m,占该组总厚的2.5%,采用厚度4.67m,占该组总厚的2.2%。
1#煤层厚度2.00-2.20m,平均2.10m,煤层厚度变化不大,层位较稳定,夹矸0-2层不稳定,结构较简单。
顶板岩性为薄层状粉砂岩为主,局部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与菱铁矿互层,水平层理,岩性稳定。
3#煤层厚度2.10-2.30m,平均2.20m,煤层厚度变化不大,层位较稳定,含夹矸0—1层,一般不含夹矸,结构较简单。
顶板岩性薄层状粉砂岩,上部见断续斜层理,下部具水平层理,岩性稳定。
12#煤层厚度1.97-2.23m,平均2.20m厚度变化不大,层位较稳定,含夹矸0—1层,结构较简单。
顶板为K4标志层,岩性薄层状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
17#煤层厚度2.00-2.20m,平均2.10m,煤层中部有一层厚0.08m夹矸,层位较稳定,结构较简单,煤层作为对比标依据可靠。
顶板岩性粉砂质泥岩为主,泥质粉砂岩。
20-1#煤层厚度2.00-2.10m,平均2.05m,煤层厚度变化不大,层位较稳定,含夹矸0—1层,一般不含夹矸,结构较简单。
24#煤层厚度2.35-2.50m,平均2.45m,厚度变化不大,层位较稳定,含夹矸0—1层,一般不含夹矸,结构较简单。
因此1#、3#、12#、17#、20-1#、24#煤层全区可采。
厚度变化不大,层位较稳定。
红果镇打牛厂煤矿可采煤层特征表(4)、煤质矿井开采的原煤,主要用于炼焦、动力、气化和民用,属低—低中灰、特低硫(1#、3#、12#、17#、20-1#)—富硫煤(24#)、高灰熔点、高特高热值气、肥煤。
煤质特征表(5)、水文地质条件1、矿井水文地质特征1)、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内的主要地层为龙潭组,飞仙关组,第四系。
地层富水性简述如下:飞仙关组(T1f):岩溶水含水层,出露范围小,位于飞仙关组下部,厚约10m,薄层状灰岩、泥灰岩,富水性弱,涌水量0.01-0.025L/S,属溶蚀裂隙含水层。
龙潭组(P3l):基岩裂隙水含水层,厚约237m,砂泥岩夹煤层。
含水段由细砂岩、粉砂岩及少许碳酸盐岩组成,其分层厚0.50—20m,上、下为泥质岩、煤层相隔,使地下水具承压性。
一般泉流量为0.1—1.0l/s。
玄武岩组(P2β):玄武岩,厚约345m。
出露于打牛厂煤矿矿区外西北部,多呈北东向陡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