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报告范例【篇一:课题研究报告范文】课题研究报告格式说明:课题研究报告没有固定模式,仅供参考。
研究者根据实际情况撰写。
一、题目。
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
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宜过长。
二、摘要。
要求准确、精练、简朴地概括全文内容。
三、引言(或前言、问题的提出)。
引言不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因此要简明扼要。
内容包括:1、提出研究的问题;2、介绍研究的背景;3、指出研究的目的;4、阐明研究的假设;5、说明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
这是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以实验研究法为例,其内容应包括: 1 、研究的对象及其取样;2、仪器设备的应用;3、相关因素和无关因素的控制;4、操作程序与方法;5、操作性概念的界定;6、研究结果的统计方法。
五、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这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要求现实与材料要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切忌主观臆断。
其内容:1、用不同形式表达研究结果(如图、表);2、描述统计的显著性水平差异;3、分析结果。
六、讨论(或小结)。
这也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
其内容:1、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2、本课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3、本研究成果的价值;4、本课题目前研究的局限性;5、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七、结论。
这是研究报告的精髓部分。
文字要简练、措词、慎重、严谨、逻辑性强。
主要内容:1、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2、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实现了原来的假设;3、指出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八、参考文献。
九、附录。
如调查表、测量结果表等。
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一、标题可使用比正文大1—2号的字型与变化了的字体(黑体)来排列,上空2—3行,下空1—2行。
二、署名三、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关键词除了帮助检索之外,还在于可提醒本研究报告的阅读者着意理解所列词语,以2—5个为宜,紧接着“内容摘要”,其中“关键词”也用中括号,变体字。
四、正文正文是教育科研报告的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问题的提出⑴是揭示问题或困难;⑵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⑶是研究现状的综述⑷是本课题关键概念的界定。
2、课题研究目标目标的确定与后文的研究效果分析的思路要一致,有一定的联系。
3、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框架这一部分需说明自己对本课题研究思路的角度和特色,还要将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工具、研究步骤等方面的问题交代清楚。
4、课题已经的内容与方法这是研究成果的主体,是课题研究内容的全面展开。
5、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结果是根据研究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后展示的客观事实,它告诉我们最终得到什么,这些东西是什么。
结果可用图直观表达,也可用文字简要说明。
五、结论这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
它是在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判断、归纳而概括出更高一个层次的成果或观点。
结论指出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今后应怎样办等。
六、存在的问题与后续的研究七、报告落笔的时间:一般放在正文右下方。
参考资料的基本格式引用对象基本格式成果汇编一、封面说明课题来源、立题编号、课题名、课题负责人和承担单位、立题时间和结题时间等二、目录三、主报告正文小四号,1.5倍间距;大标题(题目)三号,粗黑体;一级子标题四号,黑体;二、三级标题与正文同字号,字体变。
附件如篇幅较多,正文可用五号,单倍间距,标题字号相应缩小。
四、附件包括课题申报表、研究方案、立项通知、子课题研究报告、有较强阶段特征的阶段研究报告、相关的研究论文、设计的相关材料(如调查表),相关的个案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活动设计、相关成果的获奖证明及其他有关材料。
(学生的作品一般不纳入汇编,在附典型教案或课堂实录时,还应加上相关的点评,以说明该个案对主成果的联系)【篇二:小课题实施方案范文(共6篇)】篇一:小课题研究方案与研究报告示例小课题研究方案与研究报告示例《激发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目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农村学校学生入学年龄偏小,注意力不集中,大多数学生是留守学生,对数学学起来没有兴趣。
加之我们农村小学多媒体设备缺乏,学习数学的方法比较单一。
“如何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是我一直以来的思考。
据此我拟定《激发低年级数学学习兴趣》的课题研究。
二、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对象:2012级一年级一﹑二班的学生研究内容:如何借助游戏、比赛等活动,直观教具,采用多种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研究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数学,能正确计算,理解算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通过对《激发低年级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活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等多方面素质的人才。
3、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方式,设计出更多更新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更充分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轻松愉快地把数学学好。
研究方法:在此课题研究中我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其次采用经验总结法、个案法等。
四、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
(2012年9月-----10月)(1)建立了课题组,查阅资料分析现状。
(2)研讨课题。
2、调查、实施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4月)3、总结阶段(2013年4月---5月)(1)收集原始资料。
(2)整理资料。
(3)写报告材料。
(4)研究成果展示。
(5)邀请老师对本课题进行结题、评估。
五、研究时间与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时间 2012年9月---2013年5月预期成果1、通过本课题研究让学生数数的能力和兴趣都得到提高。
2、课题实践研究使我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教学理论得以充实,教研能力有所提高。
3、改填鸭式教学为学生主动、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
4、实践中完成了课题报告,还撰写了相关论文,反思。
《激发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微型课题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1、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时代不断地发展,知识不断地更新,学习永无止境。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和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所以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的精神、合作的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及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而数数的学习是这些基础的基础。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教师自然就面临着亘古未有的巨变,担负着艰巨而神圣的使命。
2、新课标的需要3、学大于教的需要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一般保持在十分钟左右,他们喜欢的是游戏、玩。
而数学教学是非常抽象、枯燥、单调的教学。
加之农村小学多媒体设备缺乏,学习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教”与“学”之间就存在复杂的关系,理想的课堂教学应当建立在“学大于教”的逻辑起点上,只有具备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行为,学生所学的知识才会超过教的内容。
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成了我开学以来一直在思索、探究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如何借助游戏、比赛等活动,采用多种方式,直观教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研究对象与步骤研究对象:2012级一年级学生研究步骤:1、课题准备阶段。
(2012年9月--10月)(1)查阅资料分析现状。
(2)研讨课题。
期初以理论、业务学习为主,研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记录。
期中以实验课题的研讨活动为主,通过展示公开课,进行评议、讨论,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困难,总结成功经验。
期末以理论学习、交流各自心得和撰写论文为主,使课题组成员把实践提升到理性的高度,进行再研究,并进行总结。
2、调查、实施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4月)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他们学习动机受兴趣支配,注意力不稳定,无意注意占优势。
他们多采用形象思维,形象思维越显著,抽象思维就越弱,所以学习起抽象的数字符号来就感觉枯燥乏味,加之家庭和幼儿园在学前对他们的提前灌输,使孩子们对数数已失去了原初的那份好奇与喜爱,日渐畏难、厌倦起来。
针对他们这一特点采取了多种方法使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变得奇趣无穷。
3、总结阶段(2013年4月---2013年5月)(1)收集原始资料。
(2)整理资料。
(3)写报告材料。
(4)研究成果展示。
(5)邀请老师对本课题进行结题、评估。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第一步:理论学习在本课题的研究上我认真阅读了《教育科研成果表达艺术》,让我更一步明确了教研成果的研究思路、掌握了怎样研究一个微型课题;我还学习了《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给教师的建议》,从中我提炼出了一个成功的教师具备的条件,让我在研究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还学习了《读与算》、《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等许多与激发学习数学兴趣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有关的书籍,掌握了学生认知过程,与教学相长,了解学生的心理对学生的研究提供了捷径。
第二步:实际操作一切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人,而人的问题是个素质问题,素质问题关键在教育。
教育成败在一定意义上讲关系到一切事业的成败。
今天,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提高全民素质和创新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等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
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是一种苦差事;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我在教学生认数和数数时,经常利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为了让学生记住数字1-9的字形,我教学生背诵顺口溜“1像铅笔,2像小鸭,3像耳朵,4像小旗,5像秤钩,6像勺子,7像镰刀,8像葫芦,9像豆芽”,从而帮助学生记住字形。
通过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一、利用直观教具、操作学具、身体部位形象比划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数学游戏来激发学习兴趣我在教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时,选择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己学到的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可让学生做游戏活动,教师指定一个学生拿着教学所用的纸币,另外一个学生拿着所购买的物品的单价,让其他学生算出要找回的钱,并写在练习本上,看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并让他说一说是怎样算的,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促使学生巩固己学到的知识。
三、采用启发式教学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年级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差,注意力不能持久。
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巧妙地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回答,从而集中学生注意力。
同时,对学生准确回答的问题加以肯定,对回答问题不对的学生给予启发引导并加以鼓励,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