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主要污染及治理技术.pptx
主要污染及治理技术.pptx
8
2.2 大气污染物
主要治理技术
1.烟气脱硫方法 烟气脱硫方法可分为干法和湿法。包括石灰/石灰石法、钠碱法、
氨吸收法、海水脱硫法、活性炭法等。 2.有机废气的净化
在石油及其产品的加工、储存、运输过程中,排放出含有各种有机 污染物的废气,这些污染物包括烃类及其衍生物,如醇、酚、醚、芳香 族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等。可采用吸附法、燃烧法、液体吸收法、冷凝 法和浓缩法等净化和回收的方法。
2.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技术
2.1 环境污染 2.2 大气污染物 2.3 水污染物 2.4 固体废物 2.5 噪声污染 2.6 土壤污染 2.7 热污染 2.8 放射性污染 2.9 电磁辐射污染 2.10 清洁生产
国建联信认证中心
1
2.1 环境污染
环境本底值
环境在未受到人类干扰的情况下,环境中化学元素及物质和能量分布 的正常值。
3.除尘技术 从废气中将颗粒物分离出来并加以捕集、回收的过程称为除尘。根
据除尘机理的不同,除尘器可分:机械除尘器(重力沉降室)、湿式除 尘器、电除尘器、布袋式除尘器等。
9
2.3 水污染物
水体污染的概念
1.水体:水、水中悬浮物、溶解物质、底泥和水生 生物构成的完整的生态系统。
2.水污染:排入水体的污染物使该物质在水体中的 含量超过了水体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自净能力,破坏 水体应有的用途。
国建联信认证中心
2
2.1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
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 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 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污染源与污染物
污染源:污染物的发生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 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的总称。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能使环境的组成、结构、性质、状态 乃至功能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
10
2.3 水污染物
水质指标
1. 悬浮物(SS):污水中的不溶性物质。 2. 有机物浓度:可以用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 (COD)和总有机碳量(TOC)来反映。
BOD5 — 在20℃条件下培养五天的生物化学过程的需要氧的量。 3. pH值:污水酸碱性指标。 4. 菌群:使用两个主要指标每毫升水样细菌菌落总数和每升水中 大肠菌群数量。 5. 有毒物质:包括无机有毒物质(重金属,如:总汞、总镉、总铅、 总氰化物)和有机有毒物质(如酚类化合物、有机磷农药、苯并(a) 芘等)。 6. 温度、颜色、放射性物质浓度等其他指标
化物、苯并(a) 硫酸工厂(铅室法)、炸药制造厂、染料厂、工
芘等
业及民用锅炉等;
硫 化 氢 、 碳 氢 化 化学纤维厂、石油加工厂、制药厂、污水处理厂、
合物等
造纸厂等;
氯化氢
氯碱厂、镁厂、盐酸厂等;
氟化氢
制铝厂、磷肥厂、玻璃厂等。
7
2.2 大气污染物
主要危害
SO2:影响呼吸道和植物生长,形成酸雨(pH<5.6)。 CO和NO:与血红蛋白结合力很强,造成人体缺氧; NO2:迅速破坏肺细胞,引起肺水肿; NOX与CHX反应生成光化学烟雾,对人的眼、鼻有刺激性; O3是光化学反应的二次污染物,对人体呼吸器官有刺激性。 H2F对人体会产生毒作用,H2S可引起呼吸道炎症; 苯并(a)芘是强致癌物。 粉尘: 危害人体。如二氧化硅会使肺组织硬化,损害呼吸功能, 发生“矽肺”。
11
2.3 水污染物
主要污染物的来源
污染物
酸、碱、重金属 (如铜、铬、镉、
铅、锌)
汞及其化合物, 硫化物
砷及其化合物
酚
油、有机物
合成洗涤剂
主要来源
化工厂、矿山厂、电镀厂、制革厂、制碱厂等
铝碱厂、冶炼厂、农药厂、造纸厂等
金属矿山、农药厂、磷肥厂、化工厂、染料厂等 煤气制造厂、焦化厂、炼油厂、化工厂、塑料厂、 染料厂、木材加工厂等 炼油厂(石油)、机械厂(机油)、选矿厂(煤 油)、食品厂(油脂)等 印染厂、洗涤剂生产厂等
国建联信认证中心
3
2.1 环境污染
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
迁移: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空间位置和范围的变化。 转化:污染物在环境中,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改变其 存在形态或转变为其他物质的过程。
环境污染的过程
污染物污染源Fra bibliotek受体扩散、迁移、转化
4
2.1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分类
按环境要素: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按产生原因:生活污染、生产污染(工业污染、交通污染…) 按污染物性质:物理污染、化学污染、生物污染 按污染物形态:废气污染、废水污染……… 按污染范围:局部污染、区域污染、全球污染 按污染形成机制:一次污染、二次污染
环境容量
环境对于进入其内部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具有一定的迁移、扩散和 同化、异化的能力,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情况下,环境可 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称为环境容量。
环境自净
污染物质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将引起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变 化,而自身逐步被清除出去,从而达到自然净化的目的,这种作用称为 环境自净。
5
2.2 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的分类
1. 两种状态:分子状态(气态)和粒子状态(颗粒物) 2. 气态污染物
气态污染物主要有硫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碳氢化全 物等。
光化学烟雾是二次污染物,是由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经光 化学反应而生成的刺激性产物,包括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 PAN)、甲醛等。
3. 颗粒物污染物 是指空气中分散的液态或固态污染物。粒径0.002-500微米之
12
2.3 水污染物
水污染的危害
1. 酸、碱和无机盐类:破坏水体自然缓冲作用,妨碍水体自 净,导致水质硬化;
2. 氮、磷等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水华”、“赤潮”现 象。
3. 无机有毒物:有生物毒性,具有累积性、富集性。 4. 有机无毒物 :氧化分解过程中消耗水中溶解氧。 5. 有机有毒物:酚类化合物毒性大;有机氯农药水溶性低, 脂溶性高,易在体内蓄积;多氯联苯(PCD)性质稳定、易蓄积。 6. 通过污水可传播疾病、传染病。
间,分为降尘和飘尘。 粒径小于10微米称为飘尘(气溶胶),易进入呼吸系统。 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
6
2.2 大气污染物
主要污染物的来源
污染物
主要来源
烟 尘 、二 氧化 硫 、 火力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水泥厂、焦化厂、
一 氧 化 碳 、 氮 氧 炼铁厂、石灰窑、汽车废气、化肥厂、硝酸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