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这是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
面进步,安全生产已成为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化
建设也已经成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加强安全文化
建设,促进职工安全素质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
企业安全管理是一个复
杂的、系统的、需要全员参与的动态管理过程。
建立完善良好的安
全作业环境和自我约束的管理体系,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规范作业行为,减少违章引发的事故,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和手段。
建设安全文化,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是推动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保障。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文化建设是企
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做到安全生产,实现文明生产,其关键
在于开发和发展企业安全文化。
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建立起安全自护、互爱、互救、应急的安全文化体系,在职工中树立起安全、高
效的个人和群体的安全行为规范以及安全与健康的目标追求。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当今企业处于激烈
的市场竞争中,扩大生产规模、调整产品结构、占领市场及取得好
的经济效益,都需要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企业要通过加强安全
文化建设,将安全事故、伤害事件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使生产经
营环境长期处于相对安全稳定状态。
更重要的是使员工的思想素质、敬业精神、专业技能等方面稳步提高,才能推动与安全管理相适应
的各项管理工作的平衡发展,这对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和增强综合
竞争实力大有益处。
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生产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需要。
安全文化
建设是安全科学领域内提出的一项安全生产保障的新对策,是安全
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也是企业事故预
防的重要基础工程,是企业达到本质化安全的有效手段。
违章行为
都不是员工故意为之,而是因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不高而造成的。
因此,只有以安全文化建设为抓手,才能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执
行力由强制性到自觉性的转变,员工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飞跃。
二、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融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工作中
第一,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增强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最核心的起决定作用的是广大员工的安全思维方式,安全行为准则,安全道德和价值观。
可见,要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就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安全思想。
把“人”作为培育安全文化的对象和立足点,工作的开展围绕着“人”的安全需求出发,凡事责任到人,杜绝安全管理缺位现象。
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引导职工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良好的工作习惯一旦养成,习惯性违章自然迅速减少,管理流程自然畅通有序,工作效率自然持续提高。
因此,企业安全教育要在培养员工走程序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的道路上下功夫,培养员工在安全问题上遵章守纪、标准化作业的良好安全行为习惯。
第二,不断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由一系列标准来构筑的一套系统,它表达了一种对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进行控制的思想,也给出了按照这种思想进行管理的一整套方法。
建设安全文化实际就是把安全文化具体贯穿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具体应用到安全生产的实
践中,改变以往传统的、粗放型的安全管理模式,将现代安全管理
模式的建立与创新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形成全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全面推动安全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要坚持超前性和预防性相
结合,为企业安全的长治久安、持续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要坚
持实践性和针对性相结合,针对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拿出
措施和办法,把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上,不断
加大安全文化的渗透和建设力度,增强安全文化建设的针对性。
三
要坚持积极性和自觉性相结合。
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更好地促进员
工安全理念和安全行为的养成,使想安全保安全成为企业员工一种
自觉的积极的行为。
三、形成抓安全文化建设的合力营造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需要企业各部
门结合自身特点发挥作用,形成合力。
企业各部门在安全文化建设
中要研究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手段,切实增强安全宣传教育
的时效性。
工会要着眼于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尽心竭力为职工解
难事。
做到用温暖热人心、用感情动人心、用保障稳人心、用真诚
换人心,使生产一线职工能够集中精力遵章操作,确保安全生产。
共青团要紧贴青年群体,根据青工喜好、特点,发挥团员在安全生
产中的生力军作用,通过开展“青年安全示范岗”等活动,对青工
进行“人人想安全、人人抓安全”的引导;组织部门要通过开展“双区”活动(即思想责任区、安全责任区),强化党员干部安全责任感和政治使命感;宣传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渠道,加强安全文化阵地的建设,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的宣传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