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工作环境管理办法
1 目的
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营造一个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工作环境,使人、物、场所三者处于最佳状态,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使影响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因素处于受控状态。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现场作业环境的控制。
3 定义
3.1 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a)整理(SEIRI):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
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b)整顿(SEITON):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示。
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c)清扫(SEISO):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
目的: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d)清洁(SEIKETSU):维持上面3S成果。
e)素养(SHITSUKE):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也称习惯性)。
目的:培养有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营造团员精神。
f)安全(SECURITY):重视全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
目的: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3.2 定置管理:即将“物”(包括设备、物资、工具等等)放置到适当的、固定的位置的管理,它是“6S”活动的重要内容。
4 职责
4.1 生产部主管负责作业环境的监督管理;
4.2 各生产车间及各职能部门负责对作业环境的控制;
4.3 各相关单位具体实施作业环境的控制;
4.4 总经办负责组织检查与考核作业环境的控制情况。
5 控制程序
5.1 作业环境的控制要求
5.1.1 生产现场应保持整洁、照明充足,符合作业指导书和工艺文件中对作业环境的要求。
5.1.2 车间应确保通道的安全畅通,实行定置管理,进行必要的标识。
5.1.3 员工必须穿戴工作服和相关的劳动保护用品上岗,特殊岗位员工上岗,还应佩戴上岗证。
5.1.4 危险源点要有醒目标记,作业时要注意安全。
5.2 作业环境的控制
5.2.1 作业环境控制的主要手段是“6S”管理和定置管理办法,公司提倡并积极开展“6S”活动以改善作业环境并持续下去,通过活动提高员工素养,达到从整体上提高企业之整体素质的目的。
5.2.2 定置管理
5.2.2.1 生产场合的人、物、场所三要素合理配置,使人、物、场所处于最佳的结合状态。
根据人、物、场所三要素结合情况可分为三种状态:
a)A状态:“三要素”处于紧密结合状态;
b)B状态:“三要素”处于松弛结合状态;
c)C状态:“三要素”处于失去联系状态;
通过科学定置管理,抓好A状态,改善B状态,清除C状态。
5.2.2.2 要求:有物必分类,有类必分区,有区必挂牌,按图定置、归类存放,保持帐、物、卡一致。
5.2.2.3 定置管理对象与分类
a)对象:机器设备、物料架、校验器具、不良品、半成品、成品、周转料箱、工具箱、包装物和零部件等。
b)分类:定置区域标志、流动性物品标识。
5.2.2.4 定置区域标志
a)需定置区域标志牌的有:周转区、成品储存区、不良品区和周转料箱区等;
b)定置区的区域线用黄色标出;
c)定置区域应用标识牌表示,规格应统一。
5.2.2.5 流动性物品标识
a)流动性物品包括:采购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包装后的产品。
b)流动性物品标识:按Q/SX•G2—19—2009《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执行。
c)车间应制作流动性物品的标识牌,标识牌采用硬纸板制作,白底黑字。
5.2.2.6 定置物应放置于定置区域,其标识应和标志牌相符,车间主任应经常检查,确保定置内容符合要求。
5.3 作业环境的检查与考核
5.3.1 考核的内容依据作业环境的控制要求(5.1)决定,其主要内容有:“6S”活动开展情况和定置管理。
5.3.2 公司办公室不定期组织作业环境“6S”检查考核,考核评分标准依《作业环境“6S”检查考核表》执行。
6 引用文件
Q/SX•G2—19—2009《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7 相关记录
Q/SX•G4•G19—01《作业环境“6S”检查考核表》
作业环境“6S”检查考核表
被检查单位(部门):场所:检查人:陪同
项目检查标准(每违犯1件扣1.35分)检查结果应扣
分
得
分
整理1作业场所予以划分,并加注场所名称
2作业区内物品放置应有整体感
3物料架、工作台、垃圾桶应在指定场所整齐放置
4不同类型、用途的物品应分开管理
5工作中产生的垃圾丢弃到垃圾桶
6工作台上的无用或暂时无用的物品须取走
7生产在线不应放置多余物品
8作业岗位不能放置不必要的工具
9地面、桌子是否会显得零乱
10灯架上不可摆放任何物品
11电源线应管理好,不应杂乱无章或抛落地上12制程中用有颜色容器区分产品是否合格
13制程中的不良品应放置在黄色盒子内
14区分好料、坏料,并分开包装.
15装配机械的设备上不能放置多余物品
16私人物品应定位摆放
17无用途不明之物
18无内容不明之物
19垃圾筒是否装得太满
整顿20小推车应在指定位置整齐放置
21化学品要摆放在指定位置
22消耗品(抹布、手套)定位摆放
23物料应与生產单要求相对应,编码不能被遮住
24物料架上的物料整齐摆放,且按生产单单号分隔保持距离並标识清楚
25空箱、盒、盘无乱放,须整齐美观且要及时回收
26工具、夾具應分类,标识清楚
27危险品有否明确标示
28每个工位应摆放整齐,挂有作业指导书
29生产单挂于固定位置
30盆景摆放整齐,没有枯死或干黄
31饮水用具摆放于饮水区
32文档的存放应按不同内容分类存放并标识
33标识用胶板应无破损、无起皱呈水平或直角放置
34公布栏内容应适时更换,无过期内容
35下班后设备电源关闭
36清洁用具用完后应放入清洁柜或指定场所37通道上不能放置物品
38消防设备上不可放置杂物,要处于可使用状态.
清洁39地面应保持无灰尘堆积
40墙角、底板、设备下应为重点清扫区域41地面上浸染的油污应清洗
42工作台、文件柜应保持清洁
43工装、模具、柜架应保持清洁
44门窗、窗帘等应保持清洁
45灯架、空調外壳保持清洁
46灭火器、楼梯扶手应保持清洁
47设备应无漏油現象
48地面应定时清扫
49清洁用具应保持干净
50办公设备应干凈无尘
51未使用的物料、半成品应包裝並标识
素养52严格遵守和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53按时上下班,按时打卡,不早退,不迟到,
不旷工
54每天开早会,通知相关事宜.
55作业时不能散发披肩,头发要扎起来
56按规定穿工作服、戴工帽、佩带厂证,不穿拖鞋上班.
57出入车间、打卡应自觉排队,不插队
58对上司应保持基本礼仪
59不随地吐痰,不随便乱抛垃圾,看见垃圾立即拾起放入垃圾桶內
60上班时间不准进食,如早餐、零食等物
61应注意良好的个人卫生
安全62按要求配戴劳保用品
63电源、线路、开关、插座有否异常现象出现
64严禁操作非本岗位的机器设备
65消火栓的前面或下面不能有物品放置
66有无物品伸入或占用安全通道
67所有消防没施应处于正常运作状态
68各安全出口的前面不能有物品堆积
69对危险品应有明显的标识
70吸烟应到规定场所,不得在作业区吸烟
71未使用的设备电源应关闭
72所有电源开关应指定专人负责或制定相关规定
73是否有火种遺留
74严禁违章操作
检查总结(由被检查部门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