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写流行歌曲和声进行其实流行歌很好写。
光让我写旋律的话,我一天能给你出十好几首“琅琅上口”的东西。
我也没受过什么专业训练。
只要你有一丁点的和声知识,看完我这些较土的心得以后都会写得比他好,出得比他多的(当然我有时也会推脱,那是因为我写歌词太屎了!这里就说曲)。
不过,我觉得写一些流行口水歌是不需要什么专业训练的。
有人说那些东西是糟泔,我赞成,的确是(绝大部分都是),但如果真写得那么口水可以赚零花钱嘛。
现在在这里写一些我写流行曲的心得,主要是关于和弦运用和进行,其实这是最重要的。
这东西出来了旋律就出来了,糟泔嘛。
再说咱们在这里先不谈太多编曲的事(但毕竟会有一点点,因为有的时候写旋律和编配是关联到一起的)。
其中举到一些例子,为方便说明问题和比较,全都用C大调或者A小调。
其实我也是听多了以后把人家的进行记下来,多练,就会了。
那么现在就拿一些例子来说说事。
现在我列出几个非常非常常用的和弦进行,尤其是大陆港台日韩这边的歌差不多都用这些。
1、C-Am-F-G。
我并不是说整首曲子中都只有这个进行,不过如果你就想写一首流行朋克的曲子那这个足够了。
当然这不是死的,有可能你在编的时候会变成C-Am7-Dm7-G7。
但这可以是一个基本骨架。
后面说到的东西也是同理。
姑且认为这个进行的BASS是i-6-4-5吧。
其实从前这个进行通常是i-6-2-5,因为6级和弦正好是2级的属和弦,2级和弦又正好是5级的属,然后再回来,因为5级是1级的属和弦。
举例:安立奎Enrique Iglesias的Hero大家肯定都听过吧(没听过就下一首听去哪都有)。
这歌就两段。
我记得好象是G调的,如上面说过的,为了好说明问题就改成C调来说了。
第一部分的进行就是C-Am-F-G的重复,对不?2、Am-F-C-G。
假如你喜欢艾微尔,那么你用这个进行写几个复歌,你会立即把她的盘扔进垃圾筒(我不会,我有张原盘以后还卖呢,哈哈),因为她几乎在每首歌里都用到这个进行,那个Michelle Branch的All You Wanted也是如此。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进行的确是很常用的。
Evanescence的Going Under 的复歌也是这个进行。
还有,有的时候也有很多用Am-F-G-C的,跟Am-F-C-G差不多流行。
比如F.I.R的Lydia(够口水吧不过这歌我觉得的确不错,绝对不在糟泔之列)。
第三部分高潮那里就用到了这个进行。
3、F-G-C。
这个进行在复歌中非常常用。
一首C大调的曲子,比如说一开始第一部分是C,当曲子发展到高潮部分的时候以4级和弦开始。
这例子可就太多啦。
比如像优客李林的认错。
复歌部分是F-G-C-C7-F-G-C-...也有很多地方用Dm-G-C-...的,那就不光是写高潮部分的了,在过渡段里也更经常的能用到。
4、BASS音阶!这是个重要的规律啊。
最常用的是i-7-6-5,那么可以是C-G-F-G,C-Em-F-G,C-Em-Dm-G等等等等...有时候也可以i-b7-6-5,那么和弦可以是C-C7-F-G,C-bB-F-G等,如果音阶是i-7-b7-6-...那可以是C-G-bB-F,C-CM7-C7-F等等...另外一个音阶也是非常常用,可以给你增色许多的:6-#5-5-#4-4,那么可以用Am-C#-C-D-F(D也可以换成#Fdim)有时候不完全是半音阶,6-5-#4,这是最常见的,通常都用Am-Am7-Fm7b5(也就是Am6的转位),这个进行可以给歌曲的进行一个起伏的感觉,通常用在一段快结尾的地方,不信试试看。
还有太多太多种,大家自己自由创造组合。
有一些不是最常用的,但有的很好听的歌的确用到。
有一首美国乡村歌曲,刚出不久的Lonestar的Let's Be Us Again,如果改在C调的话复歌的和弦进行是G-Dm7-Am-F-G...这些东西,也许有的人说我全都知道,那么你的确用在你自己的歌曲里了吗?我觉得会用了才算真会了。
很多时候从记住理论到学会应用是很不容易的一个过程,我写的这点东西不算什么理论,只能算是我的一些经验,或者说,我是这样来理解理论来应用到我的歌里的[音乐常识]和声基本知识资料:适合音乐入门及和声提高1. 大小三和弦、大小调中的主、属、下属和弦西方古典音乐体系的和声基础是三和弦,三和弦又以大小三和弦为最基本。
三和弦是由三个音组成的,分别被称为根音、三音和五音。
而和弦的性质,则是由根音、三音和五音之间的距离(及音程),来决定的:根音和三音之间是大三度,三音和五音之间是小三度的,被称为“大三和弦”。
根音和三音之间是小三度,三音和五音之间是大三度的,被称为“小三和弦”。
西方古典音乐(从16世纪以后),是以大小调为主的。
大小调都各有三个最主要的三和弦:主和弦,属和弦和下属和弦,分别是调内的I级、V级和IV级。
我们看到,大调的主、属、下属是大三和弦。
小调的主、属、下属是小三和弦。
作为小三和弦的小调属和弦,当进行到主和弦时,感觉缺乏力量。
原因是小调的VII级,到I级是大二度,没有向I级的强烈倾向。
而大调的VII级和I级之间是小二度关系,有强烈的倾向。
因此,西方传统和声,常常把小调的VII级音升高半音。
升高后的VII级音和I 级和大调一样,是小二度关系,被称为“导音”,(大调的VII 级亦被称为“导音”)这样,小调音阶中的VII级就被升高了。
这种小调音阶,VI级和VII级间是增二度,被称为“和声小调”。
VII级没有升高的,被称为“自然小调” 。
这两种小调,在现代流行音乐中,都被广泛运用,而在西方古典音乐中,和声小调占绝对优势。
西方传统和声是建立在这样的进行:由主和弦开始,经过下属和弦,到属和弦,最后解决到主和弦上的。
这个进行是西方传统和声的基础,所有的其它和声进行,都是这个进行的扩展和补充。
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下属不能直接接在属之后,这被称为功能倒置。
这是因为,西方古典音乐是建立在一种美学体系,及——力量不断增加,最后解决——的美学体系基础上的。
属后直接接下属,被认为是解决到主和弦之前的力量衰减,因此不被接受。
但现代流行音乐中,这种限制完全被打破。
我们的第一个和声公式:I-V-IV-V,后面可以接I级,或其它可以接V级的和弦。
(其它可以接V级的和弦将在以后介绍。
)注1:“大小三和弦”是指和弦的性质,及这个和弦的特性是什么。
而“主和弦,属和弦和下属和弦”是指和弦的功能,及在大小调中起什么作用。
“I级、V级和IV级”是和弦根音的音级,及和弦根音在音阶中所占的位置。
2. 增减三和弦和大调中的副三和弦西方传统和声体系中,除了大小三和弦外,增减三和弦也是很常用的。
增三和弦是由两个大三度叠置而成。
减三和弦是由两个小三度叠置而成。
在大小调中,除了主、下属和属以外,其他音级上的副三和弦也是很常用的。
大调上的副三和弦的性质分别为: ii级:小三和弦。
iii级:小三和弦。
vi级:小三和弦。
vii级:减三和弦。
ii级三和弦,由于和IV级三和弦有两个共同音,有下属的功能倾向,因此被归为下属和声组。
vi级三和弦,由于和IV级三和弦有两个共同音,有下属的功能倾向,因此也被归为下属和声组。
然而vi级三和弦,同时和I级三和弦也有两个共同音,因此也有主的倾向,因此有时在属到主的进行中,用来代替主和弦的位置,被称为“阻碍终止”(因为它并不是真正的终止,感觉上象被vi级和弦从中间阻住了一样。
)iii级三和弦是一个较少用的和弦,它具有I级和V级的双重功能(因为它和I级、V级之间,各有两个共同音),作为I级的运用:I-iii-IV。
在这个例子中,为什么说iii级是具有I级的功能呢?因为它可以被I级7和弦代替(关于7和弦,后面有详尽的论述),而效果和用iii级三和弦及其相似。
我们也可以把iii级作为V级到IV级间的桥梁,因为西方古典音乐是不允许V级直接到IV 级的连接的。
vii级三和弦和V级有两个共同音,它属于属和声组。
vii级三和弦由于是建立在导音上的,因此也叫“导三和弦”。
现在我们把四个副三和弦加到我们的I-IV-V进行中:I-vi-IV-ii-V-I。
这是最常用的和弦应用顺序,也是最符合人们听觉习惯的。
(人们不大颠倒其中vi和ii的顺序,尽管它们都属于下属和声组。
) 但这一和弦功能序进,可以简化和代替,如可以变成:I-vi-IV-V, 或者I-IV-ii-V,及更常用的I-ii-V,或vi-V,I-vi-ii-V等,后面可以跟I级或者接其他的可行连接。
(其他可行连接将在后面介绍。
)这其中的V级也可以被vii级或iii级代替。
V级之后可以接I级,也可以接具有双重功能的vi级,变成:I-vi-IV-V-vi。
vi级后面可以接上述所有能接在 vi级后的和弦公式连接片段。
比如这两个功能连接都是很好的:I-vi-IV-V-vi-V-I,I-IV-V-vi-ii-V-I。
请注意这一和声公式:I-vi-IV,这是西方流行音乐中最常用的和声公式之一。
3.小调中的副三和弦及关系大小调、同名大小调之间的关系自然小调上的副三和弦的性质分别为: ii级:减三和弦。
III级:大三和弦。
VI级:大三和弦。
VII级:大三和弦。
其中ii和VI级的功能和大调类似。
VII级由于是大三和弦,不具有导向I级的性质,因此更倾向于作为它关系大调的属和弦。
(关于关系大小调,将在这一节的后面介绍。
)III级和弦,由于有很强烈的关系大调I级的属性,更多地被用来作为向关系大调的转换。
和声小调上的副三和弦的性质分别为:ii级:减三和弦。
III级:增三和弦。
VI级:大三和弦。
vii级:减三和弦。
III级由于有导音需要解决,更倾向于连接i级。
这种III级较少见于流行音乐中。
vii级和大调中的vii级一样。
由于它们是建立在导音上,因此被称为:“导和弦”(或称导三和弦)。
自然小调和和声小调中的和弦经常混用。
在流行音乐中,常用的小调和弦为:i级: 小三和弦、ii级:减三和弦、III级:大三和弦、iv级:小三和弦、V级:大三和弦、v级:小三和弦、VI级:大三和弦、VII级:大三和弦、vii级:减三和弦。
(比大调多了几种大小和弦的选择。
)最常见的两个小调和声公式:i-VII-VI-V和i-iv-VII-III-(V)。
这个和声公式中的各和弦根音(在V级之前)都是五度关系,这在古典音乐里是一种非常有力的和声进行,我们可以不让它从III级直接接V级,继续按照五度关系推导下去,成为:i-iv-VII-III-VI-ii-V-i。
这在和声学中叫做模进。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看到,其中VII-III-VI三个和弦,与其说是a小调,不如说是C大调的V-I-IV更合适。
这种暂时偏离原调的现象叫做“离调”。
在小调中,经常出现向关系大调的离调,已使音乐更丰富。
所谓关系大小调,或称“平行大小调”,是指调号相同的一对大小调,它们互相为对方的关系大调或关系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