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接种单位管理工作指引(2018版)

预防接种单位管理工作指引(2018版)

预防接种单位是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基本单元,是直接服务于公众的窗口。

为进一步提高我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水平,促进免疫规划工作规范、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我省预防接种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指引。

一、目的规范和加强预防接种管理,确保预防接种安全有效,促进预防接种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满足广大群众对预防接种的服务需求。

二、适用范围本指引适用于全省范围内的预防接种单位。

预防接种单位指所有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具体预防接种服务设臵形式包括预防接种门诊,村级、临时预防接种点,产科预防接种点,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臵门诊(以下简称“犬伤门诊”)和特需预防接种门诊等单位。

1三、预防接种单位资质条件(一)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二)具有经过县级(县级市、区,以下统一简称县级)或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犬伤门诊处臵等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三)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四、预防接种单位管理(一)预防接种单位设置。

预防接种单位由县级或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或由医疗卫生机构向县级或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后由县级或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核后指定。

预防接种单位负责承担责任区域内或服务对象的预防接种工作并接受所在地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

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预防接种单位应报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附件1),并予以公布。

预防接种单位除须满足前述三项资质条件外,根据服务设臵形式还应满足相应的设臵条件(附件2)。

设臵预防接种单位应综合考虑是否与本辖区接种工作量匹配、是否满足不同层次接种服务需求、是否能够有效管理预防接种单位等因素。

根据工作需2要,预防接种服务设臵形式分为以下5种:1.预防接种门诊:依据辖区内乡镇或街道行政区划设臵,每个乡镇或街道至少设臵1个预防接种门诊。

辖区面积较大,或人口较多的乡镇或街道应增设预防接种门诊。

原则上预防接种门诊应设臵在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殊情况下预防接种门诊可以设臵在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2.村级、临时预防接种点:乡镇预防接种门诊服务半径大于10公里的应增设村级预防接种点;因工作需要临时在学校、流动人口集聚地或针对一定群体开展预防接种的应设立临时预防接种点。

3.产科预防接种点:所有提供新生儿接产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均应指定为产科接种点。

4.犬伤门诊:每一乡镇至少指定一间医疗卫生机构设臵能提供24小时服务的犬伤门诊。

地级市中心城区应合理布局设臵犬伤门诊。

5.特需预防接种门诊:指为成人、外籍人士、在校学生或出国人员等提供服务的预防接种门诊。

县级或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视辖区内不同人群接种服务需求指定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特需预防接种服务。

(二)预防接种门诊分级评审。

3预防接种门诊实行分级评审,根据评审得分情况分为A级、AA级、AAA级、AAAA级、AAAAA级等五个等级。

分级评审工作由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1.申请、评审及分级。

预防接种门诊向县级或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出评审申请,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汇总上报到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由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评审专家组对提出申请的预防接种门诊进行现场评审。

评审专家组依据广东省预防接种门诊评审表(附件3)逐项评分。

评审得分60~70分(不含70分,下同)的预防接种门诊评为A级预防接种门诊,70~80分为AA级预防接种门诊,80~90分为AAA级预防接种门诊,90~95分为AAAA级预防接种门诊,95分及以上为AAAAA级预防接种门诊。

2.评审专家组。

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成立预防接种门诊评审专家组。

评审专家组的成员由具有公共卫生管理、免疫规划、安全注射等方面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技术人员组成。

评审专家组成员应接受预防接种门诊评审相关业务培训,并具备下列条件:(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原则性强,清廉公道,保守秘密,不徇私情;4(2)业务能力过硬,掌握公共卫生管理、免疫规划和安全注射等知识,熟悉有关预防接种门诊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政策;(3)具有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3.评审内容和方法。

(1)预防接种单位具备的条件、接种门诊设臵、接种门诊规范化管理等,通过查阅文件资料、询问、现场检查等方法,进行评分。

(2)预防接种过程的评审采用现场评审的方式,评审范围为接种门诊的50%以上的接种人员,如预防接种人员少于3人(含3人),则全部考核。

通过现场观察预防接种人员的预防接种操作并进行评分。

(3)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的评审,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在门诊等候预防接种的儿童中,随机抽取10名儿童的预防接种证,查看预防接种证登记的信息与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记录是否一致,评价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的上报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和重卡现象等,并进行评分。

(4)预防接种情况调查,评审专家组在市场、医院或流动人口居住多地区随机抽查20名在辖区内连续居住满3个月的2~3岁儿童,调查儿童建卡和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

5(5)门诊服务满意度调查,评审专家组在接种门诊现场随机抽取10名儿童家长或监护人,按照广东省预防接种门诊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附件4),并由接受调查的家长或监护人对门诊服务进行综合评分,取评分的平均值作为该项得分。

4.评审结果公布及管理。

预防接种门诊的评审结果由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公布。

评审合格的预防接种门诊由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给予统一编号,授予相应的证书和牌匾,有效期为5年。

有效期到期前6个月,预防接种单位应向县级或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续评。

到期未申请评审者,原授予的证书和牌匾自动失效。

牌匾由我委统一制定。

(三)预防接种单位管理督查。

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对辖区内所有的预防接种门诊每年至少督查2次,对其他各类预防接种单位每年至少督查1次。

省、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每年组织对辖区内的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抽查。

根据督查发现的问题,如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工作用房以及相应配套设施发生变动不能达到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标准的,或出现接种率下降、相关疾病暴发、非正规渠道购进疫苗、发生接种事故等,视情节轻重由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6对相应接种单位给予下达整改通知、降级、取消预防接种门诊证书及牌匾等处理。

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于每年2月15日前将上年度辖区内的预防接种单位汇总(附件5)及管理督查结果上报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并抄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于每年3月15日前将评审、督查等情况汇总报我委备案,并抄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附件:1.广东省预防接种单位备案表2.广东省预防接种单位设臵要求3.广东省预防接种门诊评审表4.广东省预防接种门诊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5.广东省预防接种单位汇总表7附件1接种单位地址:市县乡(镇、街道)接种单位名称:接种单位编码:接种单位负责人:联系电话:接种疫苗种类:⑴一类疫苗⑵二类疫苗⑶一类+二类疫苗⑷其他(请注明)责任区域/服务对象:有效期:年月日至年月日接种单位分类:⑴城镇接种单位⑵乡接种单位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⑷村级、临时预防接种点⑸产科预防接种点⑹犬伤门诊⑺其他(注明)服务形式:⑴定点接种⑵入户接种⑶定点+入户接种服务周期:⑴日接种⑵周/旬接种⑶月接种⑷双月接种⑸其它服务人口数:人专职工作人员数:人,其中士级人,医师人,中级人,高级人,其他人预防接种门诊面积:平方米最大服务半径:千米(保留1位小数)实施儿童接种信息化管理:⑴是⑵否预防接种门诊等级(村级、临时接种点、产科接种点、犬伤门诊和特需门诊无需填写):□A级接种门诊□AA级接种门诊□AAA级接种门诊□AAAA级接种门诊□AAAAA级接种门诊填表日期:年月日填表人:填报单位(盖章):填报说明:1..接种单位编码由10位数组成(6位县国标编码、2位乡级编码,2位接种单位编号),每年年初定期更新;82.“产科预防接种点”是指提供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的医疗机构的产科;3.服务人口数是指服务的辖区总人口数,临时接种点、产科接种点、犬伤门诊和特需门诊无需填写;4.“日接种”是指每周提供5天及以上疫苗接种;“周/旬接种”是指每周/旬提供一天及以上疫苗接种服务;5.“责任区域”指的是由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承担接种任务的地理区域;6.“预防接种门诊等级”是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广东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方案〙对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评审后的结果。

9市县日期:年月日接种单位名称负责人/联系人联系电话责任区域/服务对象接种疫苗种类有效期接种门诊等级10附件2广东省预防接种单位的设立应满足资质条件和设臵条件。

一、预防接种单位资质条件(一)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二)具有经过县级(县级市、区,以下统一简称县级)或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犬伤门诊处臵等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三)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二、预防接种单位设置条件预防接种单位除应满足上述三项资质条件外,根据服务设臵形式,还应满足相应的设臵条件。

一、服务形式各地要根据辖区实有预防接种服务对象、地理条件等情况,11合理设臵预防接种门诊、服务模式、服务周期,城镇公众假日应安排预防接种时间,提高预防接种服务可及性。

门诊运转日接种人员每人每天接种不超过150剂次。

AAA级及以上级别的预防接种门诊要按日、周(≥3天/周、城区双休日至少开诊半天)开展常规预防接种工作。

在边远山区、海岛、渔民区等交通不便的地区,可采取入户巡回的方式进行预防接种,每年应提供不少于6次巡回预防接种服务。

二、人员配备(一)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通知〙(粤机编〔2008〕1号)的要求,预防接种门诊预防接种专职工作人员按预防接种门诊服务总人口数的1/万配备(服务总人口<2万人的不得少于2人)。

AAA级及以上级别的预防接种门诊预防接种专职工作人员按预防接种门诊服务总人口数的1.5/万配备。

(二)卡介苗需固定专人接种。

三、房屋配备(一)预防接种门诊标志醒目,环境整洁。

预防接种门诊要与医疗门诊、注射室、病房、放射科、检验室等分开。

(二)预防接种门诊要有候诊、咨询登记、接种、观察、处臵和冷链等功能室(区)。

各功能室(区)要有明显标志牌。

各12功能室(区)要相对独立,布局合理,形成接种过程流水式作业。

室内宽敞清洁,有窗户,能自然通风,光线充足又避免阳光直射。

(三)预防接种门诊专用房各功能室面积与服务人口数量、服务周期相适应,专用房总面积要求达到60m2(表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