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高考语文总复习必备精品课件:文言文翻译复习要点
最新高考语文总复习必备精品课件:文言文翻译复习要点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 宴》)
译:之所以派遣将领守住关口(的原因),是为了防
备盗贼出入和意外变故(事故)的发生。(3分,得2分)
10.02.2021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不同寻常的) 之观,常在于险远
3.(某校试题)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 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苏轼《凌虚台 记》) [学生答案]看见山高出林木的部分,就像旅行的 人在墙外看见别人的髻一样。(3分,得2分)
59.21
1.63
54
27.28
0.74
25
38.28
1.11
37
37.08
2.2.2021
4 .(2012福建高考)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 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首段“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 又皆佳士”从三方面提 出“游之胜”的标准,引领 下文。
[参考答案]看到高出树林上面的山峰,重重叠叠,就像 人在墙外行走,却在墙内看到他的发髻一样。
4.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学生答案]举他为孝廉他都不去,多次躲避官府不去。 (3分,得3分)
[参考答案](他或张衡)被举为孝廉,不去(应荐), 屡次被公府征召,也不去就职。
【答案】B
10.02.2021
启示一
信息筛选题要学会判断 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 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
概述与分析主要内容的试 启示二 题要注意把握每一个选项
在文中所在的区域。
10.02.2021
5.(2012省质检)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此贫穷之士不得已之所为也。 (2)家之人遂有觊觎此土而欲攘而有之者。
[第(1)题分析] (1)判断句(此------也)未翻译出来。把“此贫穷之士”译成
“这个贫穷的人” “这样贫穷的人” “如此贫穷的人” “因此贫 穷的人” “因为贫穷”等。
(2)句意理解有误。如“这个贫穷的人是不得已变成这样的” “这个贫穷的人不得不为自己作出一番事业” “这是贫穷而不得已 做官的原因”等。
进 入 夏 天 ,少 不了一 个热字 当头, 电扇空 调陆续 登场, 每逢此 时,总 会想起 那 一 把 蒲 扇 。蒲扇 ,是记 忆中的 农村, 夏季经 常用的 一件物 品。 记 忆 中 的故 乡 , 每 逢 进 入夏天 ,集市 上最常 见的便 是蒲扇 、凉席 ,不论 男女老 少,个 个手持 一 把 , 忽 闪 忽闪个 不停, 嘴里叨 叨着“ 怎么这 么热” ,于是 三五成 群,聚 在大树 下 , 或 站 着 ,或随 即坐在 石头上 ,手持 那把扇 子,边 唠嗑边 乘凉。 孩子们 却在周 围 跑 跑 跳 跳 ,热得 满头大 汗,不 时听到 “强子 ,别跑 了,快 来我给 你扇扇 ”。孩 子 们 才 不 听 这一套 ,跑个 没完, 直到累 气喘吁 吁,这 才一跑 一踮地 围过了 ,这时 母 亲总是 ,好似 生气的 样子, 边扇边 训,“ 你看热 的,跑 什么? ”此时 这把蒲 扇, 是 那 么 凉 快 ,那么 的温馨 幸福, 有母亲 的味道 ! 蒲 扇 是 中 国传 统工艺 品,在 我 国 已 有 三 千年多 年的历 史。取 材于棕 榈树, 制作简 单,方 便携带 ,且蒲 扇的表 面 光 滑 , 因 而,古 人常会 在上面 作画。 古有棕 扇、葵 扇、蒲 扇、蕉 扇诸名 ,实即 今 日 的 蒲 扇 ,江浙 称之为 芭蕉扇 。六七 十年代 ,人们 最常用 的就是 这种, 似圆非 圆 , 轻 巧 又 便宜的 蒲扇。 蒲 扇 流 传 至今, 我的记 忆中, 它跨越 了半个 世纪, 也 走 过 了 我 们的半 个人生 的轨迹 ,携带 着特有 的念想 ,一年 年,一 天天, 流向长
长 的 时 间 隧 道,袅
语文总复习必备精品课件:文言文翻
一、数据背后的思考
示例 2012年福建省高中质检文言文试题得分一览表
题号 赋 分
2
3
3
3
4
3
5(1) 3
5(2) 3
平均分 得分率 %
全省
满分率%
平均分 得分率%
三明
1.78 59 0.82 27 1.15 38 2.33 78 1.15 50
10.02.2021
启示一 找出关键字词,逐字对应翻译。
启示二
注意词类活用和句式特点, 联系前后文;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 文从句顺
10.02.2021
二、答案背后的反思 学生的答案 与教师的批改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 刺秦王》)
译:知道这件事的太子和宾客,都穿白衣戴白帽给荆 柯送行。(3分,得3分)
B ,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平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 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鸣山的重要景点。
C .作者和同伴游览了龙鸣山美景,谈笑作诗,心情 和悦,体会到了类似于“浴沂风雩”那样纯正的快乐。
D .龙鸣山地处幽僻,交通不便,不为人知,作者写 这篇游记,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龙鸣山值得一游。
【解析】解答本题要审准题,找出“不正确的一项”。根据文 章一一比对,即可发现,B选项中“雄伟平坦的巨石”并非在潮 音岩上,而是在山顶的西边。根据文中第二段和第三段潮音岩是 “怪石异态百出”而“其西绝顶”,才是“巨石雄坦”。
(3)“士”的解释错误:这是贫困的人(学士、男士)被迫这样 做的。虚词“所”字结构没有完整译出:这是贫穷的人不得已才有的 行为。(准确的译法应该是“所做的”。)
10.02.2021
文言文翻译题
5.(2012省质检)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此贫穷之士不得已之所为也。 (2)家之人遂有觊觎此土而欲攘而有之者。
[第(2)题分析] (1)关键词解释疏漏。如“欲攘而有之者”中“攘”为得分点,
意思是“侵夺”(抢夺,争夺,抢占,收攘),很多学生没有翻译 出来,如“把它占为已有”“欲攘而拥有它”“想要得到它”等。
(2)句意理解有误。如“家里人偷偷关注着这块土地,想要勾搭 这土地的拥有者”,“家里人看了这块土地,有心想让给适合这土 地的人”,“家里有看上这块土地想把我赶出去的人”“家里人已 有了土地而想要有人去耕田”,“家里人为了这些土地而在争吵, 谁该得到多少”等。有的“觊觎”两字就根本没有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