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基本知识总结

混凝土基本知识总结

预拌混凝土基本知识总结一、预拌混凝土1、预拌混凝土定义:按照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12规定,预拌混凝土是指在搅拌站生产的、通过运输设备、在规定时间送至使用地点的、交货时为拌合物的混凝土。

二、原材料的性能1、生产混凝土常用的原材料有:水泥、矿粉、粉煤灰、砂子、子、外加剂、水,其中水泥、矿粉、粉煤灰统称胶凝材料。

2、水泥:水泥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能在水中和空气中硬化,并能保持、发展强度,是混凝土中主要的胶凝材料,混凝土的强度主要靠水泥水化作用来产生,混凝土标号越高,水泥用量就越大,生产混凝土常用的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表示符号为P·O42.5。

3、矿粉在混凝土中的作用:①二次水化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特别是提高中、后期强度。

②矿粉细度比水泥细,填充混凝土中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耐久性。

③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成本。

④有一定的缓凝作用,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4、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①二次水化后具有一定强度主要是增加后期强度。

②粉煤灰能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易于泵送施工,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

③替代部分水泥,节约成本。

④利用工业废料,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5、骨料:砂子和子统称为骨料。

子是粗骨料,根据粒径大小可分为大子(16-31.5mm)、中子(10-20mm)、小子(5-10mm);砂子是细骨料,根据细度模数大小可分为粗砂(3.7-3.1)、中砂(3.0-2.3)、细砂(2.2-1.6)、特细砂(1.5-0.7),生产混凝土宜选用中砂,含泥量一般不超过3.0%。

6、膨胀剂:起到补偿收缩的作用,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

7、外加剂: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调节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增加并能保持流动性,调整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三、混凝土的基本性能1、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

2、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1)抗渗性,用符号P与水压力值表示,如P8等。

2)抗冻性,用符号F(或D)与冻融循环次数表示,如F100,D100等。

3)抗腐蚀性,地下水中的硫酸盐对混凝土的腐蚀,空气中的CO2对混凝土的腐蚀,以及氯离子对钢筋腐蚀后引起混凝土的胀裂等。

3、特殊性能的混凝土1)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物结构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2)高性能混凝土:高流动性、高耐久性,强度相对较高的混凝土,最重要的指标是高耐久性,要求必须掺入一定量的矿物细粉,如矿粉、粉煤灰等。

3)高强混凝土:通常指C60及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4、自密实混凝土:无需振捣,能够在自重作用下流动密实的混凝土。

5、坍落度过大给混凝土带来的不利影响:易发生堵泵现象;收缩量大,易产生温差裂缝和干缩裂缝;抗压强度降低;做地面或路面容易起砂。

6、试块的取样、制作与养护:施工现场用于验收的混凝土试块,取料、制作与养护必须符合标准。

取料应从运输车1/4至3/4处抽取,并应在运输车到现场40分钟完成。

成型时不要随意填加子,标准养护温度20±2℃,相对温度95%以上。

四、混凝土的标记1、预拌混凝土根据特性要求分为常规品和特制品1)常规品常规品应为除表1-1特制品以外的普通混凝土,代号A,混凝土强度等级代号C。

2)特制品特制品代号B,包括的混凝土种类及其代号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 特制品的混凝土种类及其代号2、性能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划分为: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C85、C90、C95和C100。

3、混凝土标记1)预拌混凝土标记应符合以下规定:(1)排序第一位应为常规品或特制品的代号,常规品可不标记;(2)顺延应为特制品混凝土种类的代号,兼有多种类情况可同时标出;(3)顺延应为强度等级的代号;(4)顺延应为坍落度目标值,后附坍落度等级代号在括号中;自密实混凝土应采用扩展度控制目标值,后附扩展度等级代号在括号中;(5)顺延应为耐久性能等级代号,对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碳化性能,后附设计值在括号中;(6)顺延应为本标准号——GB/T14902。

2)标记示例示例1: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河砂(也可是人工砂或海砂)、、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和水配制的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坍落度为180mm,抗冻等级为F250,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电通量Q S为1000C,其标记为:A-C50- (S4)-F250Q-III(1000)-GB/T 14902示例2: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砂(也可以是砂)、粒、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和水配制的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LC40,坍落度为210mm,抗渗等级为P8,抗冻等级为F100,其标记为:B-L-LC40-210 (S4)-P8F100-GB/T 149024、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实测值与合同规定的坍落度值之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坍落度允偏差单位为毫米规定的坍落度允偏差≤40 50-90 ≥100 ±10 ±20 ±305、混凝土的含气量混凝土含气量实测值不宜大于7%,与合同规定值允偏差不应超过±1.0%。

6、其它要求当需对混凝土其他性能有要求时,应按现行有关标准规定进行试验,无相应标准时应按合同规定进行试验,其结果应符合标准及合同要求。

五、混凝土的生产与运输1、生产控制1)计量原材料的计量允偏差不超过表3规定的围,并应每班检查一次。

表3 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允偏差单位为百分比2)生产当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时,其搅拌的最短时间应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规定,并且每盘搅拌时间(从全部材料投完算起)不得低于30S,在制备C50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或采用引气剂、膨胀剂、防水剂时应相应增加搅拌时间。

2、运输①运输车在装料前应将罐积水排尽。

②当需要在卸料前掺入外加剂时,外加剂掺入后搅拌运输车应快速进行搅拌,搅拌的时间应由试验确定。

③禁向运输车的混凝土任意加水。

④预拌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入搅拌运输车开始至卸料时的运输时间不宜大于90分钟,如需延长运送时间,则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技术措施,并应通过试验验证;当采用翻斗车时,运输时间不应大于45分钟(翻斗车仅限于运输坍落度小于80mm的混凝土)。

⑤混凝土的运送频率,应能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

3、供货量1)预拌混凝土供货量以体积计,以m3为计算单位。

2)预拌混凝土体积的计算,应由运输车实际装载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除以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求得。

注:一台运输车实际装载量可由用于该车混凝土中全部材料的重量和求得或由卸料前后运输车的重量差求得。

3)预拌混凝土供货量应以运输车的发货总量计算。

如需要以工程实际量(不扣除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所占体积)进行复核时,其误差应不超过±2%。

4、检验规则1)当判断混凝土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时,强度、坍落度及含气量应以交货检验结果为依据;氯离子总含量以供提供的资料为依据;其他检验项目应按合同规定执行。

2)交货检验的试验结果应在试验结束后10天通知供。

3)进行预拌混凝土取样及试验的人员必须具有相应资格证书。

4)常规品应检验混凝土强度、坍落度和设计要求的耐久性。

5)特制品除应检验常规品所列项目外,还应按合同规定检验其他项目。

6)掺有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应检验其含气量。

7)用于出厂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搅拌地点采取,用于交货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交货地点采取。

8)交货检验混凝土试样的采集及坍落度试验应在混凝土运到交货地点时开始算起20min完成,试件的制作应在40min完成。

9)交货检验的试样应随机从同一运输车中抽取,混凝土试样应在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采取。

10)每个试样量应满足混凝土质量检验项目所需用量的1.5倍,且不宜少于0.02m3。

5、合格判定1)强度的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规定为合格。

2)坍落度和含气量的试验结果分别符合坍落度和含气量规定要求的为合格;若不符合要求,则应立即用试样余下部分或重新取样进行试验,若第二次试验结果分别符合坍落度和含气量规定时,仍为合格。

3)其他特殊要求项目的试验结果符合合同规定的要求为合格。

6、订货1)购买预拌混凝土时,供需双应先签订合同。

2)合同签订后,供应按订货单组织生产和供应。

订货单至少应包括以下容:a.订货单位及联系人;b.施工单位及联系人;c.工程名称;d.交货地点;e.浇筑部位及浇筑式;f.混凝土标记;g.技术要求;h.供货起止时间;i.供货量(m3)。

7、交货1)交货时,供应随每一运输车向需提供所运送预拌混凝土的发货单。

发货单至少应包括以下容:a.合同编号;b.发货单编号;c.工程名称;d.需;e.供;f.浇筑部位;g.混凝土标记;h.交货日期;i.交货地点j.运输车号;k.供货数量(m3);l.发车时间、到达时间;m.供需双签字确认手续。

需应指定专人及时对供所供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数量进行确认。

六、混凝土使用说明书1、高温炎热天气,应避开高温时段浇筑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浇筑时,要用湿麻袋覆盖泵送管道,加强混凝土表面的抹压,特别是基础和顶板表面,要尽早覆盖塑料薄膜,以防止塑性收缩裂缝的产生。

一旦出现沉降或塑性收缩裂缝,应在混凝土终凝前予以处理。

2、雨天不宜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浇筑中途下雨,应采取防雨保护措施,对到达现场的混凝土应及时浇筑完毕。

3、冬季施工,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泵送混凝土应用保温材料包裹输送管道,并在泵送前用热水预热管道,防止管道混凝土热量损失过多,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采用塑料布等防水材料覆盖并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以保证混凝土凝结前不受冻。

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采取分段、分层,一次布料厚度不应超过500mm,浇筑后应加强测温工作,控制混凝土外温差不大于25℃,混凝土表面与大气的温差不大于20℃,防止产生温差裂缝。

5、路面混凝土施工,一是要注意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浇水养护;二是要注意切缝时间不宜过迟,特别是高温季节,切逢时间按250度小时计,以防止裂缝断板。

6、混凝土的拆模与养护①商品混凝土中一般掺有粉煤灰,根据《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GB/50146—2014的规定,掺粉煤灰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表面加以覆盖,并及时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天;冬季混凝土浇筑后保温、防风、防失水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1MPa后,可放松模板带模养护,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冷却到5℃后可拆除模板和保温层。

拆模时混凝土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20℃时,混凝土表面应及时覆盖,使其慢慢冷却。

②大面积板面混凝土,表面抹压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混凝土终凝后,用湿麻袋覆盖浇水养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