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动作摄影的技术性分析与美学特征

体育动作摄影的技术性分析与美学特征

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

但是,随着新媒体传播路径的不断多样化,对体育摄影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副好的摄影艺术作品包含多方面的文化信息和报道力量,也需要融入摄影者个人情感,表现和反映人、事、景、物等精神风貌的一种重要窗口,选择一个好的拍摄内容和手法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媒介。

随着我国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构图、摄影技法、摄影仪器装备方面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体育运动摄影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感和美感更是让人耳目一新,从艺术审美的视角挖掘体育运动中的美学元素,从而为体育运动摄影注入更多的活力,呈现画面的艺术感,为一线记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2 体育动作摄影的技术性技术对于拍摄高质量的图片信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其技术性的表现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镜头。

镜头主要有长焦、广角、变焦等类别,其中,长焦镜头主要用于拍摄远物,压缩拍摄空间,达到远物近摄的目的,在体育运动摄影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因为,在体育比赛中,摄影者并不能近距离地对运动员进行抓拍。

广角镜头主要用于拍摄大的场面,呈现出较多的图像信息,而变焦镜头可以拍摄出爆炸的感觉,给人呈现出独具魅力的速度质感;第二,快门。

快门技术中的快速快门可以把动作瞬间扑捉清楚,表现出来运动瞬间的动感信息也是其他媒介难以实现的,而慢门技术可以进行追随拍摄;第三,角度。

拍摄的角度主要有平视、俯视、仰视等,不同的角度拍摄出来的动作效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并表现出不同的美感;第四,景别。

景别的选择一般有特写、近景、中景、全景和远景,在取景的过程中要根据拍摄实际需要灵活地进行选择;第五,曝光。

在体育运动中的曝光技术主要有曝光不足(形成剪影效果,反衬主体)、曝光过度(正面突出主体)多次曝光(动作形成层层叠叠的动作定格)。

3 体育动作摄影的美学特征不同的运动项目所表现出来的体育动作摄影美学特征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有必要对体育动作摄影进行分类,以揭示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摄影美学特征和艺术审美表现。

3 . 1 快速力量性运动项目动作摄影的美学特征快速力量运动项目主要表现出速度、力量、爆发力方面的特征,在动作技术的使用方面需要表现出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经济性、实效性和可控性特征,并结合不同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和个人风格特点,才能表现出更多的外在美感信息。

在心理上,要表现出运动员顽强的拼搏精神,自信、顽强的进取意识,维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塑造全身动作用力协调连贯、刚健有力,拍摄重点在运动员发力的瞬间,使项目的力度感表现的淋璃尽致,给人呈现激情、动人的影像画面。

3 . 2 速度性运动项目动作摄影的美学特征体能主导类运动项目摄影的美学特征主要良好的身体素质、灵活性、耐力、动作的节奏性、稳定性、顽强的意志、高度的注意力、敏捷的思维等方面,为我们呈现出运动员奋力拼搏的画面和竞技特点。

在拍摄多人场景中,多选择在弯道取景拍摄,这样可以表现出更多的审美视角,画面的质感更强烈。

在技术选择上,可以利用慢门手法拍摄,借助虚实结合的拍摄效果,形成更好的速度感和镜面效果,也可以借用变焦、鱼眼镜头来突出赛场氛围,夸大动作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情感表达。

3 . 3 耐力性运动项目动作摄影的美学特征耐力性运动项目多表现为周期性的动作结构特征,需要对技术动作的实效性和技术性的要求较高。

在这类动作摄影中,需要突出运动员良好的动作节奏感,出色的技术,顽强的意志品质和精神特征。

对于不同的运动项目来说,拍摄的重点也存在较大差异,如:中长距离跑在起跑、弯道和终点冲刺阶段为拍摄的主要选择场景;障碍赛中需要对运动员跨越障碍瞬间进行抓拍,可以选择快门技术,也可选择慢门技术,既表现出速度感,又具有动态感的画面才更富有美感效果;马拉松赛的追踪拍摄多选择在有背景的地段,如城市公路周边特色建筑、标语、旗帜和宣传画等。

另外,耐力性运动项目的参赛人数一般较多,在取景方面多选用远景、大场面拍摄,这样所表现出来的摄影作品才更加具有起势感,表现出来的竞争激烈程度更高,并利用曝光手段形成剪影效果,表现出光影对比。

3 .4 表现难美性运动项目动作摄影的美学特征表现难美性运动项目动作摄影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运动员①作者简介:马玉芹(1973,7—),女,张家口人,河北省体育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职称:三级摄影师。

体育动作摄影的技术性分析与美学特征①马玉芹(河北省体育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11)摘要:在分析体育动作摄影美学必要性的基础上,从镜头、快门、角度、景别、曝光几个方面论证了体育动作摄影的技术性,最后,对快速力量性运动项目、速度性运动项目、耐力性运动项目和表现难美性运动项目动作摄影的美学特征及表现手法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

力方面结合了南京城市和文化的特点,充分发挥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在青奥会的宣传推广中随时体现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充分利用南京城市及周边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以城市人文自然风景为特色,积极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活。

由玄武湖风景区、钟山风景区和老山森林公园、金牛湖风景区四大风景区组成的人文风景区,集中了47%的比赛场馆和33%的比赛项目。

3.4 南京青奥会的品牌传播3.4.1 赛事品牌传播的内容在体育赛事的品牌传播期间,其传播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赛事本身所传递的信息和赛事所传播的品牌理念。

对于现代化的体育赛事而言,传播的基础都是体育赛事背后的文化力量,这里可以认为“可以理解的体育赛事主题、能够传播并易于传播”。

例如,任何一届奥运会都会产生自身的宣传口号、主题歌曲、吉祥物等等,而对于南京青奥会来讲,赛事的具体内容不单单停留在体育赛事的转播和推广,更重要的是一系列的配套的文化体验活动的综合性影响和传播;赛事品牌的理念不单单通过奥运价值观的教育互动,让青年人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成为真正的具有体育精神的人,同时也结合举办方的人文主题进行推广宣传。

3.4.2 南京青奥会的媒体策略媒体的发展也如同奥运竞技的水平,受到目前媒体的传播特点及效率,传播者都采用了信息整合的形式对外发布,通过多渠道的方式方法,最大程度的表达自身主张,而体育赛事受到新媒体的影响,也必须在媒体发展的环境下进行信息调整,利用传统信息渠道和新形式的信息渠道去对体育赛事的品牌进行塑造。

结合现代媒体自身发展特点和特性,从具体的表达形式而言,包括了电视、平面、广播、手机、网络等方式等,而在信息的发布和传播的过程中,不同媒体所展示出来的效果和传播能力不同。

报纸期刊虽然保存性较好,但是时效性较低;广播媒体的受众范围较广,但其时效性往往不及期刊报纸,其视觉表达不及其他媒介,任何一种媒体都有其自身的传播限制,网络离开了网就不能突显任何作用,因此,根据传播内容的限定,选择多渠道多方式的传播组合才是媒体策略的首选。

南京青奥会的媒体选择策略也利用了这样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和推广,南京青奥会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平台进行赛事理念、赛事品牌形象的宣传。

青奥会主办方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特性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传播推广,形成了地面网络交叉传播的格局,传播效果较好。

3.4.3 南京青奥会的公关传播策略南京青奥会的公关传播也是整个体育赛事中品牌传播的重要因素,它是为了增加青奥会同民众之间的互相理解程度而产生的一种双方沟通行为。

南京青奥会的公关活动也主要集中在政府层面、赞助商层面和公众层面,力求通过公共活动来传播青奥会的相关信息,推进品牌传播力度,就公共传播策略而言主要分为新闻发布会和形象代言人。

南京青奥会定期在新闻发布会方面定期进行相关周边活动推广,利用新闻发布会将南京青奥会相关信息和最新进展向关心者进行事件通报和宣传,争取最大程度的上位,选择曝光机会。

在代言人方面,国际奥委会组织共选拔出了一百余名青年大使,这些大使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但他们都在按照奥林匹克精神的价值观进行生活。

4 结语面临国际、国内激烈的竞争,体育赛事要想拥有更大的市场,建立自己的特色品牌是其健康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抉择。

该文以南京青奥会为例,对赛事品牌建设这个课题进行了研究,在借鉴其他赛程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提出了体育赛事建立品牌的路径,希望本文能对今后其他赛事的品牌建设提供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1] 赖腾飞,曾平生.论我国地方体育赛事的品牌运作[J].中外企业家,2007(1):30-31.[2] 张晋峰.浅析我国体育赛事经营的品牌建设与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5):63-65.[3] 康健敏.对打造我国优势体育品牌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13):191.[4] 陈以恒.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研究——以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为例[D].厦门大学,2009.[5] 王伟.我国体育赛事品牌创建研究[D].湖北大学,2009.[6] 鞠庆东.城市体育品牌塑造过程研究——以品牌定位为核心[D].福建师范大学,2011.[7] 李鹏,陶荣兵.从马太效应看体育赛事品牌建设路径[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6):28-29.[8] 石建莹,张旻.从体验营销的视角谈体育赛事助力运动品牌的建设[J].价值工程,2012(13):315-316.优美的形体、敏捷的动作、良好的空间判断能力和动作的控制能力等方面。

由于表现难美性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复杂,动作种类较多,审美性也是这类项目评价和发展趋势的主要特征,拍摄角度的选择也较为灵活。

选用慢门拍摄可以将速度美感生动表现,形成色彩线条感,也利用多次曝光手法,连续呈现运动员的动作过程,给人以美的意境。

4 结语体育摄影的技术主要表现在镜头、快门、角度、景别和曝光等方面,一幅好的摄影作品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技术优势,发挥多方面技术的合力作用,才能给体育运动中的动作赋予美的艺术表现。

同时,还需要体育摄影师在合理把握和了解不同项群运动项目特征的基础上,遵循体育赛事的客观事实进行艺术创作,对于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表现难美性运动项目需要从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来设计和表现动作的美感视角。

对于体能主导类项群要合理选择场内外条件,使静态的图片给人以动态的美感享受,融合现代多种艺术创作元素,如:灯光、器械、运动装备等,才能创作出更多的摄影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1] 杨恩璞.摄影鉴赏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87.[2] 费茂华.我在新闻摄影实践中的几点独特探索[J].摄影世界,2011(5):38-45.[3] 公冶祥乔.体育摄影[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216.[4] 周果.论体育新闻摄影中的美学选择[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30(3):23-25.[5] 高松.论当代体育摄影记者的体育新闻判断和体育形象表现能力[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2):39-40. (上接177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