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工程结构实验与检测第3章 结构动力试验
工程结构实验与检测第3章 结构动力试验
使用时要定期标定。 压电式加速度计原理
四、测振配套仪器
1、放大器 微积分放大器:与位移、速度传感器相配。 电荷放大器:与压电式拾振器相配。 2、动态电阻应变仪 主要用于测动应变,还可以测位移、速度、 加速度、振幅等参数的变化过程。 3、记录仪器
常用的有数据采集仪。
5、仪器配套
磁电式 拾振器
微积分 放大器
其特点是运动具有周期性,作用的 大小和频率按一定规律变化,使结构产 生强迫振动。
离心力加载 :机械式激振器
机械式激振器
使一对偏心块按相反方向运转,便由离心力产 生一定方向的加振力。改变质量或调整带动偏心质 量运转的电机的转速,可调整激振力的大小。
使用时将激振器底座固定在被测结构物上, 由底座把激振力传递给结构,致使结构受到简谐变 化激励作用。
2 1 2
1 2
振型:用共振法测建筑物振型
3、脉动法
脉动法:是通过测量建筑物由于外界环境脉 动(如地面脉动、气流脉动等)而产生的微幅振 动,来确定建筑物的动力特性。
脉动记录的分析方法有:主谐量法;频谱分析法。 主谐量法:脉动信号的主要成分是基频谐量,
在脉动记录里常常出现酷似“拍”的现象,在波形 光滑之处“拍”的现象最显著,振幅最大。凡有这 种现象之处,振动周期大多相同。这一周期往往即 是结构的基本周期。
时间标志
2i c2h2i
c1, c2 正负应变的标定常数
动应变频率: f
L0 L
f0
二、动位移测定
要全面了 解结构在动力 荷载作用下的 振动状态,可 以设置多个测 点进行动态变 位测量,以作 出振动变位图。
注意:振动变位与振型的区别。
三、动力系数测定
结构动力系数定义为: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结构 的动挠度和静挠度的比值。
x X 0 sin t
对比两个方程:形式相同,差
xm X m sin( t ) 一个相位角,振动幅值不同
质量弹簧系统的振动幅值和相位角分别为
Xm
2
X
0
0
1
2 02
2
4
2
0
2
2
tg 1
0
2
1
0
其中阻尼比
c
2m0
拾振器固有频率 0
k m
n c 2m
用作位移传感器 值较小
区混凝土的疲劳破坏。
斜截面破坏的标志
1、当箍筋配筋率正常或较低且纵向钢筋配 筋率正常时,与临界斜裂缝相交的箍筋 或弯起钢筋发生疲劳断裂破坏;
2、当箍筋和纵向钢筋的配筋率都很高时, 剪压区混凝土发生剪压疲劳破坏;
3、当纵向钢筋配筋率较低时,与临界斜裂 缝相交的纵向钢筋发生疲劳断裂破坏。
四、疲劳试验的安全措施
设振动体的振动规律
x X 0 sin t
X 0 :被测振动体的振幅
:被测振动的圆频率
设计拾振器时,一般使惯性质量m只能沿x方
向运动,并使弹簧质量和惯性质量m相比,小到可
以
忽
略
不
计
。
由质量块m所受的惯性力、阻尼力和弹性力之
间的平衡关系,可建立振动体系的运动微分方程如
下:
建立质量弹簧振动体系的运动微分方程
磁电式 记录仪器 测振系统
压电式 加速度计
电荷放 大器等
光线示波器或 压电式 磁带记录仪 测振系统
光线示波器
数值计算法
应变
动态
分析仪
传感器 应变仪
磁带记录仪
专用计算机
应变式测振系统
A/D 通用计算机
加速度传感器布置
测试仪器采用北京东方振动与噪声技术研究
所生产的INV306智能信号自动采集处理和分 析系统:891-II及941-B型水平向、垂直向速 度传感器 → INV-16及IVN-9多功能抗混滤波 放大器 → 306G(LF)(32通道)东方科卡 数据采集仪 → COMPAQ笔记本电脑 → DASP数据处理软件及MACEC动态数据处理软 件包。
3-3 动载试验的加载方法
冲击力加载 离心力加载 电磁加载法 地震模拟振动台 结构疲劳试验机
一、冲击力加载
特点:荷载作用时间极为短促,在它的 作用下使被加载结构产生自由振动,适 于进行结构动力特性试验。 常用的加载方法:初位移加载法、初速 度加载法。
二、离心力加载
根据旋转质量产生的离心力对结构 施加简谐振动荷载。
1、严格要求对中。荷载架上的分配梁、脉冲 千斤顶、试验构件、支座以及中间垫板都要对中, 特别是千斤顶轴心一定要同构件截面纵轴在一条 直线上。
2、保持平稳。疲劳试验的支座应是可调的, 并使之保持水平;千斤顶与试件之间、支座与支 墩之间、构件与支座之间都要严格找平,用砂浆 作找平层时不宜过厚。
3、安全防护措施。必须设置安全支架、支墩 等防护措施。
MTS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
第3章 结构动力试验
主要内容
◆ 概述 ◆ 动载试验仪器仪表 ◆ 结构动力特性测定试验 ◆ 结构动力反应测定试验 ◆ 结构疲劳试验
§3-1 概述
一、动力试验的几个概念 振源:引起结构振动的动力源。 振源分类:固定振源、移动振源和特殊 振源。 动荷载:随时间而变化的荷载,如:冲 击荷载、地震荷载、风荷载。
拾振器的分类:
按测量参数:位移式、速度式和加速度式。 按构造原理:磁电式、压电式、应变式、电感式。
从使用角度: 绝对式、相对式。
拾振器
弹簧
阻尼器
c
0
质量块
拾振器的力学模型 1.拾振器;2.振动体
x :振动体相对于固定参考 坐标的位移
xm :质量m相对于仪器外
壳的位移
c:阻尼
k :弹簧刚度
0
k m
m d2 (x xm ) dt2
c d xm dt
kxm
0
按照振动体振动的振动规律振动有方程
m
d2 xm dt2
c
d xm dt
k xm
mX 0 2
sin
t
方程通解为:
拾振器的力学模型
1.拾振器;2.振动体
xm B ent cos( 2 n2 t ) X m sin( t )
第一项为自由振动解,有阻尼作用而很快衰减,第二项为强迫振动解
自振频率:即基本周期的倒数。
自由振动法一般只能测得结构的基频及 其对应的主振型。
2、共振法
功率 放大器
信号 发生器
激振器 频率仪拾振器放大器 试放大器 件 放大器放大器
记录仪 相位计
共振法测量原理框图
频率测定 频率-振幅关系曲线
阻尼 单自由度体系有阻尼强迫振动的运动方程:
μ(θ):动力放大系数。
三、电磁加载法
电磁加载的原理:在磁场中通电的导 体要受到与磁场方向相垂直的作用力。
常见的加载设备:电磁式激振器、 电磁振动台。
电磁振动台
四、地震模拟振动台
60年代开始,地震模拟振动台就出现 在抗震试验中,其中日本最多;
地震模拟振动台可以很好的再现各种地 震过程,是结构进行动力试验的一种先进试 验设备。
磁电式拾振器
原理:
弹簧
E BLnv
质量块 磁钢
线圈
外壳
磁电式拾振器换能原理
压电式拾振器
原理:利用压电晶体材
料具有压电效应制成。
F ma Cxq Cx:压电系数
电荷灵敏度系数
Sq
q a
参数: 电压灵敏度系数
Su
u a
灵敏度( Sq Su)
频率范围: 0-10KHz
绝缘垫
质量块
压电 晶体片
基座
二、动力试验的分类 1、动荷载特性测定 2、结构自振特性的测定 3、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反应的测定
三、振动试验系统组成
信号源 功放 激振器 拾振器
振动台
模型
放大器 记录仪
振动试验系统原理框图
§3-2 振动测量系统
振动测量系统的测量仪表,包括拾振器、测 振放大器和记录仪。
拾振器是将机械振动信号变换成电参量的一 种敏感元件。
这些结构物或构件在重复荷载作用下达 到破坏时的力比其静力强度要低得多。 这种现象称为“疲劳”。
一、结构疲劳试验的目的
目的:确定结构的疲劳极限。 结构或构件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反
应。
二、结构疲劳试验的方法
1、疲劳试验荷载
荷载取值:上限值根据构件在荷载标准值
最不利组合下产生的弯距计算求得;下限值
根据疲劳试验机的设备性能而定。
一、动应变测定
动应变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对其进行测 量时,要把各种仪器组成测量系统。应变传感器 感应的应变通过测量桥路和动态应变仪的转换、 放大,滤波后送入各种记录仪进行记录。最后将 记录得到的应变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送入频谱分析 仪或数据处理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动应变时程曲线
1i c1h1i
Qm in
静载
疲劳
等 幅 疲 劳 加 载 程 序
静载
3、疲劳试验的观测
主要是对控制截面的应变和变形进行 分阶段测试。
测量可在荷载加至1、2、5、10、20、 50、100、200、300、400万次时分别进行。
三、疲劳试件的破坏标志
正截面破坏标志: 1、当受弯构件截面配筋率为正常或低配筋
率时,纵向受力主筋发生疲劳断裂破坏; 2、配筋率过高或为倒T截面时,发生受压
频率选择: 0.5或 1.3
荷载频率
控制次数:
构件固有频率
中级工作制吊车梁: n 2106 次;
重级工作制吊车梁: n 4106 次。
2、疲劳试验加载程序
两种:一是从头到尾施加重复荷载; 另一是静荷载和疲劳荷载交替施加。
变 更 荷 载 上 限 的 加 载 程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