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信用管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一究其原因,是我国企业内部在信用管理上缺少防范信用风险的知识和制度,缺少依靠信用工具去开拓市场的方法和技术,缺少信用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正如大家所了解的,短缺经济状况结束后,“三角债”就长期困扰着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虽然经历一次大规模的“解扣清欠”,但是问题并未从根本年来,企业相互拖欠货款,应收账款长期居高不下,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严重影响了企业资金的周转、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国有企业改革设置了很大障碍,甚至连简单的生产经营活动都难以为继.因此,提高企业各级管理人理干部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工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当务之急. 我国企业无论是在国际市场上,还是在国内市场上都越来越感到严重的竞争压力.这种竞争的压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目前买方市场为主的竞争环境中,企业为扩大市场销售份额,必须向客户提供有和服务,其中包括优惠的交易结算方式,例如赊销.另一方面,企业也必须时刻注意防范和减少交易风险,提高资金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回收率,降低管理成本...关键词:信用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Enterprise credit management problems andcountermeasures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 credit management problem has become the influence and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a , investigate its reason, is our country enterprise internal lack of guard against credit risks in the credit management system of knowledge and the lack of the method of credit tool to expand the market and technology, lack of credit management. As you know, after the shortage economy, "zombie" plagued by enterprise for a long time, especially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hile undergoing a massive "trip off", but the problem is not a fundamental over the years, enterprises default payment for goods to each other, accounts receivable is high for a long time, has become a persistent ailment in the economic operation, seriously affected the enterprise capital turnover and increase of economic benefit for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et up a big obstacle, even the simple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operation activities are unsustainable. Therefore, improve the enterprise managers at all levels manage cadre's risk awareness, strengthen enterprise credit management work the priority of our country enterpris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enterprise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or in the domestic market is becoming more serious pressure of competition. The competition pressure from two aspects: on the one hand, in the current buyer's market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enterprise to expand market share, must be and the services provided to clients, including preferential trading settlement way, such as credit sal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enterprise also must always pay attention to prevent and reduce transaction risks, improve the capital turnover and accounts receivable recovery and reduce management cost...Key words: Credit management; There is a problem; countermeasures目录一、企业信用管理概述 (5)(一)信用的基本内涵及职能 (5)1、信用的基本内涵 (5)2、信用的基本职能与形式。
(5)(二)信用风险 (6)1、信用风险的界定 (6)2、信用风险的分类 (6)3、信用风险的来源。
(7)(三)企业信用管理的内容 (7)1、制度信用管理政策 (7)2、协调信用管理部门和交叉业务部门的关系。
(8)3、进行信用管理效果评价。
(8)4、整合内外部信用管理资源 (8)二、企业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8)(一)企业信用管理的外部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8)1、信息不对称。
(9)2、制度因素 (10)3、企业信用缺失 (11)(二)企业信用管理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2)1、小企业信用危机的内部原因。
(12)2、经营者及员工素质不高。
(13)三、企业信用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13)(一)企业外部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13)(二)企业内部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16)1、加强对客户信用管理。
(16)2、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和追收 (17)结论 (19)致谢 (19)参考文献 (20)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灵魂。
正如吴敬琏教授指出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近三十年来,随着金融环境的多变和复杂程度的加深,企业的信用风险日益增大,如何对信用风险进行更准确地分析、控制和管理已成为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在西方发达国家,信用和信用管理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信用经济也较为成熟。
而我国则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脆弱的信用制度基础仍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这种状况一方面造成了大量失信行为的泛滥,使国家、企业以及消费者个人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难以发挥信用对于经济的各种促进作用。
因此,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就成为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但是,目前我国的企业信用管理研究还停留在吸收、消化国外先进信用管理经验的阶段,其实践性和针对性都比较差,对我国企业实际的信用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尝试从我国企业的信用管理实际出发,对我国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提出一些建议,从而为企业提供有益的指导。
一、企业信用管理概述(一)信用的基本内涵及职能1、信用的基本内涵。
商品货币经济的存在是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客观经济基础,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信用”这个词已经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可能是人类认识中最为复杂、最难以捉摸的概念之一。
从社会伦理的角度理解“信用”,实际上是指“信守诺言”的一种道德品质,是人们普遍奉行的道德准绳之一;从经济的角度理解“信用”,它实际上是指“借”和“贷”的关系。
这至少可以从国家、银行、企业、个人几个层次来理解;从法律的角度理解“信用”,它具备两层含义,一是指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但凡“契约”规定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是当时交割的,存在时滞,就存在信用,第二层次是指双方当事人按照“契约”规定享有的权利和肩负的义务;从货币的角度理解“信用”,历史上诸多货币金融学家在其著作中将信用与货币的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信用的基本职能与形式。
(1)信用的基本职能是信用创造和资本再分配。
从历史上看,信用的基本职能有两个方面:第一,创造信用流通工具,节省现金的使用;第二,再分配社会资本。
前者属于信用的流通职能,后者属于信用的分配职能。
马克思说:“现代银行制度,一方面把一切闲置的货币准备金集中起来,并把它投入货币市场,从而剥夺了高利贷资本的垄断,另一方面又建立信用货币限制了贵金属本身的垄断。
”(2)信用形式A、个人信用(亦称消费信用)。
个人信用是指个人通过信用方式,向工商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自己当前所不具备的预期资本后消费支付能力的经济行为。
B、企业信用。
企业信用是企业在资本运营、资金筹集及商品生产流通中所进行的信用活动。
企业信用中包括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贷款等业务提供的借贷等信用活动。
银行信用是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产生的一种间接信用,它促使商业信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相互之间在进行商品交易时,以契约作为预期的货币资金支付保证的经济行为。
其具体形式很多,如赊销商品、委托代销、分期付款、预付定金、预付贷款等。
商业信用的核心是企业间的直接信用。
商业信用始终是一切信用制度的基础,也是本文论述的出发点。
C、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至少包含着这样的两层意思,首先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借贷关系,即所谓的主权债权,如我国对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低息贷款等。
其次。
表现在国家政府与本国的企业和居民之间的借贷关系,如政府发行国债等。
(二)信用风险1、信用风险的界定。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随着信用关系的不断发展、扩大,给交易双方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这就是信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