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汾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工作总结

大汾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工作总结

大汾中学德育特色工作
——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工作总结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弘扬优良革命传统,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力量,是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必然要求。

几年来,我校在德育过程中重视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开展了一系列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就一年来这方面工作特色总结如下:
一、开学第一周布置各班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学生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热爱祖国、遵守守则,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外做个好公民。

不同年级针对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开展贯穿一学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教育,九年级“爱国和责任”、八年级“诚信和合作”、七年级“尊重”。

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我校积极组织了庆祝建党九十周年读书教育活动和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歌咏比赛,对全体师生进行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利用教育部门户网站提供的《五星红旗》、《走进新时代》、《形势教育大课堂》等专题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的深厚感情,引导他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充分利用江西省剧院“文化三下乡”在我校举行的机会,组织学生观看《十送红军》、《沙家浜》等剧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二、每周一及重要节日、纪念日、大型集体活动举行庄严、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升国旗仪式成为了我校的常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为最大限度地收到最佳教育实效,我们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站在国旗下,许多学生看到自己或同伴的进步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受到了集体的欢迎时,心里便会产生一种愉悦感和满足感,从而进一步促使自己的行为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使优点得以巩固,坚定了他们奋发努力的精神。

这些积极向上、富于激情的教育环节,激发了师生的爱国情感,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共同“唱响国歌”。

三、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在各科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

全校教师认真实践课改新理念,教书与育人并举,把德育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语文、思品、历史等人文学科,要充实体现爱国、革命传统的丰富内涵。

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课程结合教学内容,丰富中国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和爱国情怀的内容。

使学生的心灵世界受到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革命传统的人文滋养。

四、利用大汾镇现有的红色资源,清明节开展《承继传统缅怀先烈展望美好未来》主题教育活动。

我校利用班会,由各班团支书介绍搜集来的大量关于清明节的由来和革命传统知识。

之后我们组织全体学生会干部和各班团支书级来到大汾江夏村革命烈士公墓,开展祭扫烈士活动,在烈士墓前,共青团团员代表饱含深情地讲述了土地革命时期大汾长岗坪一战中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队员们将亲手做的小花圈、亲笔写的挽联献给了心目中最可敬的人。

并在墓前郑重宣誓:继承革命烈士遗志,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入团积极分子还在墓前通过宣誓真正地加入了共青团。

通过各种活动,全校学生深刻了解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丰富内容,感受了爱国主义的伟大力量,体验了爱国主义的内涵,也正在逐步树立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全面准备的责任感。

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扎实地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充分准备!
大汾中学
2011年12月17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