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文明
吠陀
❖ 四大吠陀:《梨俱吠陀》《耶柔吠陀》 《娑摩吠陀》《阿闼婆吠陀》
❖ 吠陀时代的神: 因陀罗、苏利耶、阿耆尼、伐由、苏摩…
创世颂:种姓的源头与宇宙的创造
婆罗门是他的嘴, 两臂成为罗舍尼耶, 他的两腿就是吠舍, 从两足生出首陀罗。
月亮由其心意产生, 太阳由两眼产生,
由嘴生出因陀罗和阿耆尼, 由呼吸产生风。
印度传统中把《摩》称为“历史”, 称《罗》为“最初的诗”。
❖ 作者:《摩诃婆罗多》作者相传是毗耶娑,意译 为广博仙人;又名岛生黑仙人。《罗摩衍那》相 传作者是跋弥(瓦尔米基),意译为蚁垤仙人。
• 诗体:输洛迦体。每颂即一节诗,共32个音节, 分两行排列,作四句吟唱。
• 篇幅:《摩》10万颂,即20万行;《罗》2.4万 颂,即4.8万行。 《摩》和《罗》的篇幅是荷马史诗的8倍, 《圣经》的3倍。《摩》是世界上已有完整写本 的最长的史诗 。
《罗摩衍那》- “罗摩的漫游”
十车王、罗摩、悉多、婆 罗多、 罗什曼那、王妃 吉迦伊、十首魔王罗波那、 神猴哈努曼
王位之争,森林流放, 悉多被劫,神猴相助, 楞伽大战,凯旋回国。
少
罗
年
摩
罗
与
摩
悉
降
多
妖
驼背女奴进谗言
哈
奴
悉
曼
多
拜
被
见
劫
罗
摩
成就与地位
恢宏的结构与绚烂的想象
印度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 印度宗教与哲学经典
古印度文明
❖ 2500BC,印度河文明成熟,达罗毗荼人创 制象形文字,但其文化湮没不闻。
1500BC,中亚雅利安人入侵印度,雅利安文化与 达罗毗荼文化融合,成就了目前我们所知的古印 度文化与文学。
北欧日耳曼人 西欧凯尔特人
雅利安人
南欧 希腊、拉丁人
西亚伊朗人
南亚印度人
阿育王
(约前273—前232)
《摩诃婆罗多》 “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
• 般度族 :般度五子(坚战、怖军、 阿周那、无种、偕天)
• 俱卢族 :持国百子(长子难敌)
王位之争,国土分裂,赌博骗局, 森林流放,俱卢大战,解脱升天。
般
阿周那
度
五
子
被
流
放
黑公主受辱
插话故事
❖ 《薄伽梵歌》 ❖ 《那罗传》 ❖ 《莎维德丽》 ❖ 《沙恭达罗》
象老鹰向天上飞起, 两翅膀对大地扑腾; 我照样扑住你的心, 要你爱我,永不离分。
象太阳环着天和地, 迅速绕着走不停; 我也环绕你的心, 要你爱我,永不离分。
印度两大史诗 《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
史诗时代三大神
毗湿奴
大梵天
湿婆
• 时代:《摩诃婆罗多》1000BC出现雏形, 大约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直至公元4世纪之 间。《罗摩衍那》大约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 至公元2世纪之间。
由脐生出了太空, 由头出现了天。 地由两足,四方由耳, 这样造出了世界。
因陀罗颂
这聪颖的首席神刚一出世, 就以强力胜超众神; 在他英勇无畏的威慑力前, 天地两界震颤,他就是因陀罗神。
谁使颤动的大地稳固, 谁使晃动的山岳宁静, 谁测量了广阔的空界, 支撑了苍天,他就是因陀罗神。
相思咒
象藤萝环抱大树, 把大树抱得紧紧; 要你照样紧抱我, 要你爱我,永不离分。
天பைடு நூலகம்
核心思想
神 与
阿
修
瑜伽
罗 的
战
正法与非法的斗争
斗
最高精神追求:梵我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