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建筑工地扬尘“61840”治理措施
建筑工地扬尘“61840”治理措施
工地出入口应设置摄像监控设备,存储时间不得少于1个月;
工地出入口摄像设备应接入主管部门远程监控系统。 建 筑工地应 按要求安装 扬尘监测 设 备:5000㎡-10万 ㎡(含) ,安 装1组; 10万㎡-50 万㎡ (含),安装2组;50万㎡以上,安装3组; 扬尘监测数据应接入主管部门扬尘监测系统;
扬尘监测设备应做到安装位置合理,便于观察记录,数据准确有效。
12 封闭施工 13
围挡喷淋
建筑工地应在围挡内侧设置自动喷雾装置,提倡使用喷雾盘; 围挡喷雾装置能够正常开启。
14
围挡周边卫生 建筑工地围挡外侧1米范围内保持环境整洁。
15
道路及场地硬化 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进行硬化(包括出入基坑的坡道);
16
道路、场地等硬化区域不应存在明显浮土、积土。
17 硬化、绿化
36
37
38 监控设备
39
40
起尘作业 垃圾清运 洒水降尘 渣土车管理
车辆冲洗
出入口保洁 视频监控
扬尘监测
砂浆拌合作业应采用密闭容器或封闭场所; 土石方开挖、路面铣刨、破碎等应采取洒水、喷雾、湿法作业等有效抑尘措施。 建筑物内清理垃圾时应先洒水湿润; 垃圾清运应采用密闭容器、装袋或专用垃圾通道。 施工现场主要道路两侧、基坑周边应设置喷淋喷雾装置,提倡安装塔吊及楼层喷雾装置; PM10>75μg/m³时,应全面启动喷淋喷雾设施。 运输车辆应封盖严密,不得超载; 土石方运输车辆在装车完成后应有专人对车体进行清扫。 工地出入口应安装符合标准要求的自动感应冲洗设备,提倡安装隧道式全自动洗车机; 自动冲洗设备应沿出车方向设置,且保证车辆顺利通行; 车辆自动冲洗设备应设回水坡道和沉淀池; 车辆冲洗用水应经常更换,保持清洁,且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出场车辆应一车一冲,车体、轮胎上不得带泥、带土。 工地出入口应铺设毛毡等软质材料; 工地出入口及两侧50米范围内道路应做到无带泥上路,全天候保洁。
非作业的土方、渣土堆、裸土场地等应遮盖或绿化;
18
及覆盖
裸土及物料覆盖 建筑垃圾应集中堆放,采取密闭或苫盖措施;
19
场地内砂石、干混砂浆、水泥等散料应覆盖或采用密闭仓库存放;
20
裸土及物料等苫盖密目网不应低于800目/100cm2,提倡使用土工布。
21 22 23 喷淋降尘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车辆冲洗 32 33 34 35
序号 项目
内容
治理措施
1
费用管理
建设单位应按照合同及时足额拨付扬尘污染防治费,出具拨款凭证;
2
施工单位应建立详细的扬尘污染防治费使用清单。
3
建设单位应在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施工现场扬尘防治责任和措施;
4 5 管理体系 6
扬尘责任制
工程项目应建立施工பைடு நூலகம்场扬尘防治责任制度,明确人员和职责; 施工单位应对进场作业人员开展扬尘防治教育培训; 工程项目应配备专职保洁人员。
建筑工地扬尘“61840”治理措施
为扎实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坚持“科学、规范、有效、创新”的原则, 按照“从严、从实、从细”的管理方式,采取“喷、冲、盖、查”的管理措施,切实做好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制定 建筑工地扬尘“61840”治理措施,凡施工现场达不到“61840”治理措施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或停工整顿。
7
方案制定
施工单位应制定扬尘污染防治专项方案,该方案应经监理方、建设方审核。
8
信息公示
施工现场醒目位置应设置扬尘治理公示牌和主管责任人员公示牌。
9
应急响应
施工单位应编制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
10
重污染天气时,施工单位应按照规定执行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并留存记录。
11
围挡封闭
建筑工地外围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5米的轻质仿真绿植围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