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路财神灵签五路财神灵签第一签【大吉。
甲甲】福如東海壽如山富貴榮華天付汝玉殿千官第一班巍巍獨步向雲間聖意:功名遂。
福祿全。
訟得理。
病即痊。
桑麻熟。
婚姻聯。
孕生子。
行人還。
東坡解:雲間獨步。
拔萃超群。
名登甲第。
談笑功勳。
終身光顯。
皆天所相。
祿厚壽高。
意稱謀望。
碧仙註:月裡攀丹桂。
成名步玉畿。
求謀皆稱意。
萬事定無疑。
解曰:此籤謀望通達。
無不遂意。
但各有所主。
官員占茲。
有超越之喜。
士人有功名之望。
庶人不吉。
若謀望。
求財者。
有名無實。
為語多空虛也。
釋義:上兩句顯仕者之進身。
出玉殿千官之上。
壽山福海皆天所付。
不可易得。
故不應占。
得此者勢如騎虎。
降得(虎)者吉。
降不得者反被(虎)所傷。
千官或作仙官。
占驗:一士人問功名。
占此。
自謂非會。
即狀久而始第。
會試殿試兩科。
通榜序齒。
皆第一。
授官山東。
由知縣歷州府司道以至撫臺。
皆不離山東。
應在末句。
故事:(一)漢高祖入關漢高祖。
姓劉名邦。
字季。
沛人也。
其時秦法苛暴。
天下皆叛。
楚人項羽起義。
立懷王孫心。
高祖率沛中子弟以從。
諸侯兵皆西鄉。
回功秦約。
以先入關者王之。
獨高祖先入秦關。
除苛法與父老約法三章。
秦民大悅。
秦王子嬰。
素車白馬。
出軸道以降。
(二)十八學士登瀛洲李世民于秦王府開設文學館。
招攬儒士。
立十八學士。
後文學館昇格翰林院。
又開科取仕。
一片昇平景象。
瀛洲指仙山(史記6-6-56)。
登瀛洲即上仙山。
十八學士登瀛洲。
指山雞變鳳凰。
第二签【上吉。
甲乙】須憑方寸好修為若問前程歸縮地自此君當百事宜盈虛消息總天時聖意一:訟宜和。
病宜禱。
功名有。
遲莫躁。
求財平。
問婚好。
若妄為。
身莫保。
聖意二:萬事乘除。
隨時而處。
否極泰來。
事無齟齬。
能保則吉。
更當修為。
切莫妄動。
萬福來宜。
東坡解:萬事乘除。
隨時而處。
否極泰來。
事無齟齬。
收成結果。
方寸修為。
切莫妄動。
萬福來宜。
碧仙註:禍福從天降。
心仁萬事宜。
若還無妄作。
禍散福相隨。
解曰:此籤謀望虛。
查不宜速進。
且須待時。
方可成就。
婚則合。
訟宜和。
求財有。
行人至。
孕生女。
病宜禱。
大概以正心修德為要。
釋義:盈滿也。
虛空也。
消窮也。
息渙也。
四者皆用天命。
卜者當順受。
不可妄為。
前程歸縮地。
言目下功名。
期望遠大。
必藉修為。
乃得病。
不可保。
訟不可。
終其曰。
君當百事宜。
若蓋勉人修為。
心地至於縮地。
乃縮千里於目前。
半步可至。
此壺公授費長房之術也。
占驗:一少年患弱病。
占此。
殞歿。
竟棄人間。
應在前程歸縮地一句。
又一人問行人。
占此。
不數日。
其人兼程而至。
亦縮地之應也。
又一人問執業。
占此。
奔走四方。
靡有生涯。
後遇一選課者傳授心法。
乃遁跡潯江。
自開擇日館。
研究趨吉避凶之術。
頗精。
上二句甚驗。
故事(兩個故事均可列為參考)(一)張子房遊赤松(張子房即張良)子房名良。
韓國公曰。
博浪沙事後(指行弒秦始皇)匿下邳。
遊覆上遇衣褐老夫。
墮屨命取。
良跪進之。
老父曰。
孺子可教。
越五日授以太公兵法。
謂後十三年。
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也。
後良佐(漢)高祖定天下。
封留侯。
因感鳥盡弓藏。
謝病歸入白雲山。
師事黃石。
號赤松子。
(二)韓蘄王西湖騎驢韓世忠(1089~1151)字良臣,宋延安人。
高宗時,平苗傅、劉正彥之亂,破金兀朮於黃天蕩,名重當時,稱為中興第一功臣。
後以秦檜主和,罷其兵柄,乃口不談兵,隱居西湖,時跨驢攜酒,從一二童奴游西湖以自樂,平時將佐罕得見其面云。
自號清涼居士。
卒諡忠武,孝宗追封蘄王。
第三签【中吉。
甲丙】福祿來成禍不侵但能孝悌存忠信勸君不用苦勞心衣食自然生處有聖意:問名利。
自有時。
訟和吉。
產尚遲。
病可治。
婚未宜。
宜謹守。
免憂疑。
東坡解:富貴前定。
何須強求。
徒勞心力。
反致傷憂。
事親待人。
動合循理。
天必佑之。
有泰無否。
碧仙註:隨緣安分。
直道而行。
心中無愧。
自然和平。
解曰:此籤只宜守舊。
不可貪求。
但存中直。
卻得兩平。
謀事遲。
求財阻。
婚姻可。
風水更。
孕將生。
宜早保。
免憂驚。
釋義:生處有者。
戒人凡事依本分。
不可貪得。
處家孝悌。
則內無怨。
處人忠信。
則外無怨。
毒害消矣。
交財未穩。
婚姻主遲。
是非口舌。
主散為宜。
修身待時。
不可徒勞心力。
成字或作時字。
占驗:一生赴考遺才。
占此得收錄。
應在衣食自然生處有一句。
蓋宗師正科舉之生處也。
又(清朝)道光間。
一人自恃有財。
圖謀官爵。
已損同知矣。
一但忽欲指省浙江候補。
故到廟占此。
人勸其作富家翁。
不聽。
旋赴該省候委。
百計營求。
始有差事。
因延緩多日尚未動身。
大憲責其怠慢。
截留改委。
勞碌數年金盡。
求裘敝(體)。
歿於旅寓。
不得回家。
上二句之應也。
故事:(兩個故事均可列為參考)(一)賈誼遇漢文帝漢。
賈誼。
洛陽人。
文帝時河南守。
吳薦之石為博士。
年二十餘。
超遷歲中至大中大夫。
請改正朔。
興禮樂。
上治安策。
降灌等。
毀之。
出為長沙王太傅。
誼既適去。
渡湘水作賦。
弔屈原。
論者謂賈生。
王佐才遇漢文明主。
終不大用。
卒悲傷而死。
豈非天(意)乎。
(二)張公藝九世同居唐高宗問張公藝為何能九世同居(九代同堂未分家,計九百餘人)。
當時已八十八歲的張公藝回答:“老夫自幼接受家訓,慈愛寬仁,無殊能,僅誠意待人,一‘忍’字而已。
”隨即請紙筆,書寫了一百個“忍”字呈給皇上,並講述了“百忍”的具體內容:“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外人欺,姑娌不忍鬧分居,婆媳不忍失孝心……第四签【下下。
甲丁】莫教福謝悔無追好把瓣香告神佛若較今年時運衰去年百事可相宜聖意:功名無。
財祿輕。
訟宜息。
婚難成。
病難癒。
行阻程。
若求吉。
禱神明。
東坡解:先吉後凶。
時運將否。
謀事無成。
頓非前比。
秉誠禱神。
以求福祉。
若無遠慮。
悔無及已。
碧仙註:好事連綿過。
時衰禍漸來。
頂天並拜地。
庶可保無災。
解曰:此籤吉事已去。
凶將漸來。
祈禱神明。
以保平安。
官事臨身。
是非自見。
凡事謀望主不成。
求財交易不就。
所為皆不利也。
釋義:此言名利之機。
禍福之由也。
尤當預圖。
免致噬臍。
悔之晚矣。
今年時運衰。
言謀事不利。
眷屬不寧。
但當側身祈禱。
則變災為福。
凡事先凶後吉。
運字或作漸字。
占驗:一人平日許下香愿。
後患病。
占此。
輒以未酬香願。
為疑不及禱而死。
瓣香告神佛。
福謝悔無追。
二語靈甚。
故事:(一)小秦王三跳澗小秦王即唐太宗李世民。
找劉武周時。
被其部將尉遲恭所迫。
三跳澗而逃。
幾乎不免(難)。
幸遇秦叔寶救之。
(二)張翰憶鱸魚(「莼鱸之思」之成語典故)張翰在北方洛陽齊王手下做官,秋天到了,秋風掠過,不禁想念起江南家鄉的菰菜羹和鱸魚膾,於是馬上辭掉官職回鄉。
他對人說,人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