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骨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一、臂丛神经损伤护理常规臂丛神经( Brachial plexus)由C5,6,7,8和T1神经根组成。

分为根、干、股、,束、支五部分,终末形成腋、肌皮、桡、正中、尺神经。

在根、干、束部有神经分支发出,这些分支对臂丛损伤的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C5神经根主要形成腋神经,支配三角肌;C6神经根主要形成肌皮神经,支配肱二头肌;C7神经根主要形成桡神经,支配上肢伸肌群;C8神经根主要形成正中神经,支配指屈肌群;T1神经根主要形成尺神经,支配手内部肌群。

(一)术前护理按骨科疾病常规护理。

(二)术后护理1.按全麻护理常规。

2.臂丛神经营养药物。

3.臂丛神经松解减压术后上肢固定3天;神经移植固定3周;神经修补固定6周。

4.术后患肢屈肘、手内收位,固定在胸前。

5.引流管的护理:按引流管的管理处理。

6.疼痛的护理:按疼痛的管理处理。

7.石膏及支具的管理:按石膏及支具的常规护理。

8.出院指导(1)经常活动患肢手指,防止关节僵硬。

(2)术后应遵照医嘱长期应用神经营养药物,促进神经再生。

(3)石膏绷带和头臂支架一般固定3—6周,去除石膏托或头臂支架后逐步加强锻炼强度。

(4)在神经再生过程中,可同时进行物理治疗。

(5)定期检查肌电图,以观察神经修复情况。

二、肘管综合征(CuTS)护理常规肘管是由肱骨内上髁后下方的尺神经沟、近端表面的Osborne’s 韧带及远端表面尺侧腕屈肌两个头之间的腱膜所构成。

肘管综合征(CuTS)是指尺神经在肘部尺神经沟内的一种慢性损伤,过去又称为迟发性尺神经炎。

(一)术前护理1.按骨科疾病常规护理。

2.加强对患者的教育,改变工作和睡眠习惯(避免在工作中长期反复屈伸肘部活动和长时间的肘部受压,避免夜间屈肘睡眠)。

(二)术后护理1.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可能一段时间麻木症状,考虑尺神经卡压过久有关。

嘱患者不必紧张。

2.臂丛麻醉后护理常规。

3.手外科护理常规。

4.伤口观察:内上髁切除术后因切口处需留置皮片引流可能有较多渗血,注意观察出血量及时出血的速度,如有渗出液色较深量较多考虑骨切面出血,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止血措施。

5.出院指导(1)术后2周拆线。

(2)石膏固定时间:按手术方式不同决定。

(3)松解+皮下前置固定2周左右。

(4)松解+肌下和肌内前置术,内上髁切除术术后固定4—6周左右。

三、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护理常规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定义:(英文Volkmann挛缩)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是指在前臂密闭的筋膜腔内,由于组织液压力升高而导致筋膜腔内肌肉、神经循环障碍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手术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了解患者对手术的要求做好患者和家属的思想工作,以取得密切配合。

2.观察生命体征。

3.前准备评定伤情,做好手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如常规禁食水、皮肤准备、化验检查、配血等。

4.疾病发生早期(1)患肢严禁抬高,应水平放置。

(2)禁止热敷。

(3)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及相应的对症治疗,预防因坏死组织吸收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

(4)禁用止血药物。

(二)术后护理l。

按不同麻醉方式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2.体位:患肢抬高20°~30°,稍高于心脏水平位,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

3.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运、皮温、颜色、肿胀、回流及伤口渗出情况。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值班医生进行处理。

4.疼痛:根据患者疼痛主诉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5.遵医嘱全身可应用抗感染,消肿支持治疗。

6.饮食: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

早期切开减压渗出较多者更应及时补充蛋白质食物或输注人体白蛋白,提高机体抵抗力以防渗出液中大量胶体蛋白的流失。

7.做好心理护理以取得患者对术后治疗的配合,增强其对疾病恢复的信心8.出院指导(1)伤口拆线于术后2周,石膏固定一般于4-6周后拆除。

(2)按医嘱定时定量服药。

(3)饮食忌辛辣等刺激性较强食物,禁烟忌酒。

(4)功能锻炼:对手和腕部各关节进行被动运动,并对挛缩肌肉进行牵伸活动。

主动运动:当神经逐渐恢复,应抓紧时机训练手的主动或主动助动活动。

(5)运用激光理疗仪、电刺激疗法等物理治疗,促进血液循环及神经恢复。

(6)定期门诊随访。

四、先天性髓关节脱位护理常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Congeni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是指婴儿出生后或出生后不久股骨头从髋臼脱出的一种畸形,病变累及髋臼、股骨头、关节囊、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造成髋关节松弛、脱位。

临床表现为患侧髋关节外展外旋活动受限,行走时跛行、鸭步,易摔倒。

(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告知手术的目的与方法,向患者讲解清楚以取得配合。

2.指导患者多饮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含钙高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耐受手术。

3.遵医嘱做好各项术前准备。

(二)术后护理1.心理护理。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

3.全麻术后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

4.多饮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食物,以促进伤口愈合和生长发育。

5.严密观察肢体末梢血运、活动、感觉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6.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如有渗血应用蓝笔在周围标记,记录时间,以便再次观察伤口出血的范围。

7.加强未固定部位的关节活动,固定部位肌肉等长收缩运动。

8.出院指导(1)合理饮食,加强营养,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2)告知患者家属石膏固定的注意事项,教会家属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活动、感觉,以便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3)鼓励患者加强功能锻炼。

.(4)定期复查。

五、肌腱损伤护理常规肌腱(Ter-don)是肌腹两端的索状或膜状致密结缔组织,便于肌肉附着和固定。

一块肌肉的肌腱分附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不同骨上,是由于肌腱的牵引作用才能使肌肉的收缩带动不同骨的运动。

每一块骨骼肌都分成肌腹和肌腱两部分,肌腹由肌纤维构成,色红质软,有收缩能力,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色白较硬,没有收缩能力。

肌腱把骨骼肌附着于骨骼。

长肌的肌腱多呈圆索状,阔肌的肌腱阔而薄,呈膜状,又叫腱膜。

(一)术前护理1.按骨科疾病常规护理。

2.心理护理、备皮、药物过敏试验、术前宣教、清洁工作、备齐各项常规检查报告等。

(二)术后护理1.按臂丛麻醉术后常规护理。

2.术后伤口检查:术后检查伤口情况,有无出血和积血,手部的肿脓程度、温度、感觉活动,如有异常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3.术后手部保持:立位时于胸前悬吊,卧位时垫高患肢,一般抬高20°~30°;勿患侧卧位以免影响患肢血液循环。

4.功能锻炼的时间和方法:(1)2周内每天2-3次间断进行,每段时间15—20min,以被动活动为主,手指活动福度逐渐增大,以患者耐受的最大疼痛程度为限度递增活动强度。

(2)2周后运动锻炼时间和次数递增,以主动活动为主,同时增加蠲伸屈伸幅度和强度,主动伸和屈同步进行。

5.作业疗法(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如穿着衣服,,使用餐具及个人日常常生活。

(2)术后2月开始训练家务活动:如烹调、洗衣等。

(3)工艺疗法:术后2.5~3月开始训练,如编织、泥塑等。

6.心理护理: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将康复锻炼的目的、方法、意义详细告诉患者,大力宣传伤后早期锻炼早恢复的重要性,让患者主动配合,共用完成康复治疗。

7.出院指导(1)带石膏固定出院者,应定期来院拆石膏。

(2)遵医嘱定时服药。

(3)补充营养,避免刺激性食物。

(4)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抬高患肢。

(5)继续加强运动,并逐渐增长加大运动幅度和量,直至手的功能恢复为止(肌腱损伤手术后,以主动锻炼为主)。

(6)定期门诊随房检查。

六、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护理常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Congenital equinovarus)是比较常见的先天畸形。

病理畸形包括足内收、踝关节马蹄、跟骨内翻几种。

临床表现为出生后即可出现的足部畸形,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患足内翻容易而外翻困难,马蹄内翻畸形明显,步态不稳,走路晚而跛行,(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告知手术的目的与方法,向患者讲解清楚以取得配合。

2.指导患者多饮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含钙高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耐受手术。

3.遵医嘱做好各项术前准备。

(二)术后护理1.心理护理。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

3.全麻术后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

4.多饮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食物,以促进伤口愈合和生长发育。

5.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6.严密观察肢体末梢血运、活动、感觉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7.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如有渗血应用蓝笔在周围标记,记录时间,以便再次观察伤口出血的范围。

8.加强未固定部位的关节活动,固定部位肌肉等长收缩运动。

9.出院指导(1)合理饮食,加强营养,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2)告知患者家属石膏固定的注意事项,教会家属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活动、感觉,以便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3)鼓励患者加强功能锻炼。

(4)定期复查七、脊柱肿瘤手术护理常规脊柱肿瘤( Spinal tumor)—般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两大类。

临床上脊柱肿瘤以转移性为多原发性较少。

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疼痛、活动受限、神经功能障碍。

(一)术前护理1.评估疼痛程度,有无转移压迫症状。

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2.肿瘤局部制动,防病理性骨折。

(二)术后护理1.严密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

2.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脊髓的运动、感觉和反射功能。

3.观察伤口有无渗血,保持通畅,观察引流管的颜色、量、性状并记录。

4.伤口疼痛严重者,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5.加强营养,多食含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食物,预防便秘。

6.康复指导7.出院指导(1)保持身心健康,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2)增强抵抗力,加强营养,合理使用止痛药。

(3)出院后遵医嘱继续活动时佩带腰围1—3个月。

(4)继续加强腰背肌及肢体功能训练。

(5)嘱患者避免脊柱负重、剧烈活动。

(6)术后遵医1月、3月、6月、1年复查和化疗。

八、脊柱畸形护理常规脊柱畸形(Spinal scoliosis)指脊柱后突畸形、脊柱侧突畸形、脊柱前突畸形、混合型脊柱畸形。

常见有脊柱结核后突畸形、特发性脊柱侧弯、先天性脊柱侧弯,主要临床表现为脊柱向后突起或侧弯畸形或旋转畸形,严重者有心肺功能不全,脊髓压迫症状。

(一)术前护理1.指导患者行肺功能训练,方法有吹气球、深呼吸等。

2.了解病人疼痛、感觉异常部位,以便与术后比较。

3.遵医嘱行头盆环牵引,按照牵引护理常规护理。

4.心理护理,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组织患者相互间交流,消除自卑心理。

(二)术后护理1.严密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

2.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脊髓的运动、感觉和反射功能。

3.观察伤口有无渗血,保持通畅,观察引流管的颜色、量、性状并记录。

4.鼓励患者有效咳痰,防止肺部感染。

5.嘱患者待肛门排气后,进食流质,逐步过渡到半流、普食,少吃多餐,恢复饮食后,补充铁剂和多种维生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