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迅的读书方法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鲁迅的读书方法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鲁迅的读书方法
鲁迅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

一是泛览。

他提
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

二是硬看。

对较难读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知道读懂钻透为止。

三是专精。

他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多门,深入地研究下去。

否则读书虽多,终究还是一事无成。

四是活读。

他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

他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他还主张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五是参读。

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名人谈读书
1.郭沫若------人是活的,书是死的。

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

死人读活
书,可以把人读死。

2.清代张之洞“三贵”-----读书贵博、贵精、贵通。

3.清代梁启超“三读”----看书一般为粗读,有价值的要细读,格言类的要精
读。

4.著名科学家高士奇“三回”-----谈读书体会时说过:“一回见生,二回见熟,
三回就成为朋友。


五步读书法:
1.审题设疑。

即读一篇文章之前要让学生根据题目自己提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带着问题去读,有利于边读边想,要比无目的的读效果要好得多。

2.粗读感知。

低年级学生因识字量较少,在阅读时常常需要借助拼音。

初读时,读得不太连贯,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读上,缺乏对读物内容的思考和理解,只能停留在对内容的初步感知上。

3.细读理解。

这一环节是对读物内容的深入理解,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在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基础上抓住读物的主要内容。

4.诵读积累。

在对读物内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找出写得好的词、句、段,反复诵读和揣摩,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使文章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5.总结收获。

每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都要问问自己:增长了哪些知识?明白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启发?积累了哪些优美的词句?这最后一步对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