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题作文●知识点精讲透析考点一走进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特点:半命题作文的题目,是将一个完全命题,省去一部分,变为一个不完全命题,省去的部分由考生去补充。
其结构形式有如下几种:1.命前半题。
如:“现代科技带来的________ ”,“我不再___________”等2.命后半题。
如“_________的滋味”,“_______________之间”等3.命首尾部分。
如“当我面对_______________的时候”。
一般来讲,半命题作文在三个方面给作者以“自由”: 1.重在让考生自由选材。
如文题“____________的乐趣”就是如此。
做此类题,要在选材上仔细斟酌,以“口子小、角度新”为原则,选出自己最熟悉、最有意义,最容易写好的材料,完成题目进行写作。
2.重在让考生自由立意,如文题“做人要____________”认真考虑立意角度,写出自己最真切的感受,表达自己的心声3.既重自由选材,又重自由立意,如文题“现代科技带来的__________”。
做此类题,要把它“当作”一篇自由拟题作文来写,把选材、立意构思放在一起,通盘考虑,反复比较之后才能落笔成文。
没有新奇的立意,作文是很难得高分的。
而善于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表现自己的个性,正是立意独特的前提。
比如2001年中考安徽题为“我渴望__”半命题作文,本来题材可写的很多,可是一位同学题为《我渴望有个后妈》的作文,真可谓“一鸣惊人”。
小作者深知父亲生活的不易,希望有个后妈能够关心父亲,为父亲分忧。
这篇作文充分表达了自己与父亲的深情,而小作者懂事、乖巧、善良的人物形象也跃然纸上。
考点二作文拟题常见问题一、首先是拟题雷同,千人一面。
由于半命题作文有"限"的一面,考生中最常见的毛病便是拟题雷同。
比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极易雷同的拟题是"难忘的一天" "难忘的假期生活"等,相当多的考生似乎只有"一天"、只有"假期生活"是"难忘的";写《当我______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时,题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 "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的作文便会成批出现,仿佛考生要"面对"的不是"挫折"就是"成功"。
二、其次是拟题宽泛,难以下笔。
以《感悟_______》这一半命题作文为例,"感悟大自然" "感悟青春"这类既无新意、涵盖范围又过大的拟题很常见。
显然,拟出这样的题日,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
三、再次是补题随意,缺乏考虑。
半命题作文的拟题之所以会出现上面提到的"一窝蜂"的拟题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少考生看到半命题作文时,不能根据所选材料确定一个最佳的词语或短语来将题目补充完整,也就是不能很好地将"选材"与"补词"同时加以考虑,而是匆匆提笔,信手"补词"。
总之,考生在拟题时不能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具有的"自我命一半题"这一有利条件,仅仅着眼于内容是否"好写",是否"耳熟能详",而不是是否"写得好",是否"能出新"。
这种"先天不足",势必导致自己拟的题目反"将"了自己"一军",不是所拟题目限制了自己的手脚,思路打不开,就是拟题涵盖宽泛,想写的内容太多,不知从何入手。
半命题作文是一种具有较强生命力的作文题型,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一定要给以足够的重视。
考点三拟题技巧及方法第一、具体事物拟题法。
这种方式可以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
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_________",我们可以填上"一条红丝带",叙写关爱他人,关注生命的动人一幕。
又如"当我面对_________的时候",可填上"那片绿叶",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愿做绿叶、无私奉献的情操;也可填上"那座荒山",呼吁绿化荒山,爱护家园,加强环境保护。
第二、抽象事物拟题法。
这种拟题方式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写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
如"当我面对____________的时候",可以填上"虚荣",敞开心扉抒写自己对心灵的拷问;又如"寻找心灵的伊甸园" "寻找人生的方程" "我好想有一片蓝天"等,用的也是此种拟题法。
第三、特定情境拟题法。
这种拟题方式新颖别致," (2005年湖北黄冈能创设一种特定氛围,给人一个遐想的空间,极易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 (2006年上海市人们丰富的联想。
如"我好想再看你一眼" "我好想当一天老师的好学生," "当我面对心灵的抉择的时候" "当我面对凛冽寒风的时候" "我梦见范进参加中" "我梦见妈妈下岗"等标题采用的便是此种拟题法。
前面提到的"当我面对__________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若一定要选"成功"或"失败"的作文材料,采用特定情境拟题法,将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掌声响起的时候" "当我面对鲜红的58分的时候"等,便会获得一种奇妙的效果。
第四,特殊符号拟题法。
此法是借用数学、物理或化学等学科特殊符号或公式来拟题。
这类标题的作文在行文中必须恰当地体现公式符号与社会现象、某种道理的契合点,使形式和内容统一。
如以"当我面对___________的时候"为题,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上种种时弊的质疑;以"当我面对A、B、C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享受。
此外,如"我好想得到一个A+" "感悟8-1>8""明天,我飞向?行星"等,形象生动,令人耳目一新。
第五,条块分割拟题法。
这种拟题法是从形式上来说的。
为避免半命题作文拟题或内容上的严重"撞车",不妨依据所选的体裁,将内容"裁"成几个小"条块"。
如某考生的半命题作文《寻找失落的昨日》,将"昨日"一分为三,用小标题"镜头一" "镜头二" "镜头三"逐一"回放"给读者。
另一考生的《感悟生活中的美》,则是先设一"题记",下拟三组小标题:"母爱之美" "劳动之美" "运动之美",截取生活的三个画面,表现对美的热爱和感悟。
总之,题贵新颖,半命题作文的拟题追求的同样准确、生动而有魅力。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文化知识,正确理解半命题作文的"另一半"提示、"另一半"导引的内涵,并且掌握一定的拟题技巧,就能拟出让读者击节叫好的标题。
考点四立意1、什么是立意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点),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
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一个关键。
2、立意的要求正确:让读者受到教育、启发和鼓舞明确:只有一个主题,中心突出深刻: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关乎作品思想的高低和意义的大小新颖:新的观念、新的见解、新的思考角度,能充分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给人新的启迪、新的联想考点五谋篇布局提纲模式(必须包括主旨、开头、正文结构、结尾)●巩固练习一、将下列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出提纲。
任选其中一个题目写出500字左右的作文。
1.(2010甘肃省兰州市,26,60分)____________让我陶醉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作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2010·重庆市綦江县,24,50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是今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构成城市的基本元素很多,如:诗歌与绘画、舞蹈与音乐、科技与教育、园林与建筑、生态与环保、情感与价值……这些足以让人类陶醉的文明,也是构成美好生活的元素。
请你以“,让生活更美好。
”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前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3.(2010·安徽省,19,55分)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
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在横线处填写一个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2)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3)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6)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4.(2010·江西省,24,50分)以“我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本书的书名,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5.(2010·山东省临沂市,22,50分)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
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
请以“不该丢失的”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可以叙写个人经历,也可以就此发表你的看法、感情等。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本书的书名,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