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新一轮教学课改中开设语文选修课,使语文学科的辐射范围不断扩展,既体现该学科的重要性,也体现传统教育观与现代教育观的有机结合。

从传统语文课堂延伸到选修课角色的语文有其自身特点,因此在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上必须有独特之处。

目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函待完善与解决。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问题;对策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依据现代课程理论,结合国际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联系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设置了高中语文选修课程[1]。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开设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对学生自身多样化发展的尊重,打破长久以来学生时间“被垄断”的局面,为扩展学生知识广度与深度、引导学生发展自身兴趣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片面教育观念短时间内无法彻底改变,加上实施过程中诸多方面带来的压力,导致高中语文选修课在教学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巩固目前新课改所带来的教学效益,深化新课改所提倡的将传统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将新课改的工作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语文选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因此教学的成功与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收获。

语文选修课教学是语文教育活动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是对知识、经验、方法、能力的传授过程。

就目前来看,该过程存在的问题涉及教学活动的整个阶段。

这些问题既有宏观教学制度设计上的,也有具体教学方面的;既有人为因素,也有较难掌握的非主观因素。

1、教学内容不合理,缺乏独特性。

高中语文课标明确指出: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该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选修课的教学应把重点放在学生的“选择性”上。

语文选修课是对必修课的延伸和提高,教学内容更应体现选择性,更应注重知识的深化和拓展[2]。

但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往往将语文选修课当做必修课来上,所讲解的内容与语文必修课无异,并无体现课程标准规定的“选择性”,导致学生的课业压力增加,不满情绪滋生,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更有甚者,虽说是语文选修课,但学生并无选择的权利,一切均由教师或学校统一安排,导致学生无法选择感兴趣的东西,对老师所讲内容存在抵触心理,整个教学秩序混乱。

这些问题体现了语文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极不合理,也从侧面反映语文选修课在高中教学体系中地位低下。

2、教学方式不合理,无法体现语文选修课的特点。

语文选修课是必修课在其他层面上的延伸,教学方式必须有其特殊之处。

纵然有很好的语文选修课教学题材,没有合适的教学方法,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虽然语文选修课的概念在我国中学里尽人皆知,但其精髓却鲜为人知。

由于大部分老师长期接触语文必修课,因此在接触语文选修课时,不免无从下手。

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有两种极端情况出现:一是对学生过于放纵;二是对学生过于束缚。

由于从未接触语文选修课的教学,大部分老师在教授时,固有的教学理念必定会与语文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产生一定的碰撞,因此容易产生这两种极端情况。

另外,也有部分老师沿袭旧有的但不合适的教学方法,这也是对语文选修课教学方法把握不准的一种体现。

3、语文选修课的教学管理上存在极大问题。

高中学生有较大升学压力,学校的教学成果几乎都体现在考试成绩上。

作为语文选修课来讲,其一,它无法为学校声誉提供保障,无法帮助提升学校美誉度;其二,语文选修课的进行必然占用学生时间。

一言以蔽之,语文选修课做得好与不好无非但关学校声誉,甚至会挤压学生时间。

因此许多学校在观念上首先认为语文选修课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即便是上级要求需要,那也是累赘。

作为一个将语文选修课当做累赘的学校来说,它是不可能将语文选修课置于多么重要的位置。

因此许多学校存在对语文选修课置之不理或者轻视的态度。

另外,即使高中不轻视语文选修课,在语文选修课的教学管理上也是比较麻烦的。

高中大部分的教学计划都是必修课,许多管理制度也是依据必修课的标准制定的,针对语文选修课的教学管理制度则很少。

首先,学校这方面的经验太少,甚至没有先例;其次,与大学相比,高中的整个教学结构均有自己特殊的地方,不可能按照大学的方式对语文选修课进行管理。

因此不管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高中对语文选修课的教学管理都比较难,存在的问题也屡见不鲜。

4、客观评价机制的缺失。

在任何语文教学中,评价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采用何种评价方式进行评价,不仅仅是教育内部的事,它往往关系到利益再分配的社会问题[3]。

对语文选修课的评价能够体现监督部门的重视程度,也能给予教师很好地指引作用。

语文选修课与必修课相比,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均有独特之处,因此在评价机制上不能直接采用针对必修课的那套评价机制。

采用必修课的评价方式,不但无法客观评价语文选修课的教学成果,无法给教师指引正确的方向,甚至可能将语文选修课重新纳入语文必修课的轨道。

这不是课程标准开设语文选修课的初衷。

二、解决语文选修课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高中语文选修课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解决语文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是刻不容缓的议题。

结合语文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高中学校和教师的具体情况,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选修课教材与教学内容皆应体现独特性。

选修课与必修课的不同之处首先体现在教材的选择上。

必修课的教材选择较为稳定,而选修课的教材选择则较为灵活。

高中语文课标指出:教科书应有开放性,在合理安排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要给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余地,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课标提倡各级的自主选择权,但在教学实践中又几乎很少有教师或学生能够自主选择的。

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应主要放权给教师和学生,让他们依据自己的兴趣加以选择,体现个性化的需求与发展。

教学内容的独特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如何既能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又能保证选修课的独特性,这是选修课的实施者与参与者都应考虑的问题。

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应独立于必修课之外,不应以必修课的内容来教授选修课,否则选修课只能是另一个意义上的必修课。

有些地方只选与高考语文的考试范围有一定关系的内容,这种将语文选修课带上功利性质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另外,选修课也要避免走入一定的极端。

《唐诗三百首》等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但许多学校逢选修课就必选该内容,一方面体现教学内容选择时的随意性与不慎重,另一面体现教学内容选择时的随波逐流,缺乏个性化的特点。

总之,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都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体现语文学科基础性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2、改进旧有的、不合适的教学方式。

作为任课教师,应在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如何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教授语文选修课。

语文选修课的教学方式须与必修课有所区别。

语文选修课更加注重学生的需求以及个性化发展,在教学方式上也应更加灵活。

要使教师具备教授语文选修课的能力,掌握灵活的教学方式,应该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首先,教师应该以身作则,重视语文选修课的地位与作用,转变语文必修课旧有的教学理念。

真正地理解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并且有意识地在实际的教学中实践这一理念,深刻地意识到沿袭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与实践课改理念的新语文课堂是不一致的,主动自觉地转变教学理念,研发最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的首要任务[4]。

另外,应该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使之能更快进入教授语文选修课的状态。

提高教师各方面水平,有助于帮助教师更好从事教授选修课的工作,开发适合自己与学生的教学方式。

在语文选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多地选择与学生进行双方互动沟通,拒绝教师“一言堂”,拒绝“完全放羊式”的课堂环境。

教师应该在“管”与“不管”的两种极端间找到选修课教学的平衡点。

3、学校应加强对语文选修课的管理。

从教学实践看,许多学校并无将语文选修课置于与语文必修课同样的位置。

语文选修课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丧失选择权,主体地位下降,导致许多学校都没有建立与语文选修课相配套的管理制度,没有建立的管理制度包括相关的教师培训计划、硬件建设计划、选修课指导计划等,甚至没有指导学生如何选课。

学生选择权的极大丧失及管理制度的缺乏,使相关部门无法处理学校在选修课上的不作为。

学校应将语文选修课纳入教学管理的范畴,针对选修课的课程特点,研究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

另外,语文选修课的授课任务一般由语文教师承担,因此学校也应加强对选修课授课教师的管理,实行选修课教师负责制的管理制度,激励教师努力做好选修课的教学工作。

4、完善语文选修课的教学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涉及到教学成果地认定,一个合理的评价机制有助于引导教师与学生往课程标准规定的正确方向前进。

学校在制定评价机制时,应充分考虑教师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考虑实际教学成果与预期之间的距离。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评价机制应该体现语文选修课的基础性,也应体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因此对语文选修课的评价机制应该是多方面的,不能单纯用考试成绩或背诵水平来衡量语文选修课的教学成果。

不同方面的评价可以形成多个指标,最终形成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用这些指标衡量教学成果时,应根据指标的重要性对其赋以一定权重,体现考评机构的侧重点。

任何优秀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都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因此教学实践是语文选修课的重点。

语文选修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值得关注,只有努力解决好该问题,才能使高中语文标准所倡导的传统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得到完美体现。

在语文选修课的整个教学或管理过程中,均应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体现学生个性化需求与发展。

参考文献:[1]石太东. 谈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现状及出路[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07(11): 102-104.[2]刘金漪. 对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建议[j]. 成才之路, 2008(21): 33-34.[3]赵清林.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 中学语文, 2011(16): 13-15.[4]万亚静. 关于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7): 142-14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