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本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成本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③ 计算还原后的总成本 = 完工产品成本中耗用第一车间半成品成本 +第二车间的工费计入完工产品成本部分
直接材料 4761.950 (材料于第一车间)投入
直接人工 2528.064200 6728.06
制造费用 2286.75 3528 5814.75
合计:17304(元)
④ 计算还原后的单位产品成本
(4供 ) 电对外分配 36率 1800.565 690-050000
供水对外分配 12率 3300.576 250030600
(5) 基本生产车间产品生产应负担电费 =46000×0.565=25990(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电费 = 8000 × 0.565=4520 (元)
车间管理部门应负担的电费 = 36180-25990-4520=5670(元)
还原分 半成 配率 品
9576
直接 材料
直接 人工
4200
制造 费用
3528
合计 17304
5310 2820 2550 0
9576 10680 -9576 4760.95 2528.41 2286.64 0 0 .8966
4760.95 6728.41 5814.64 17304
11.34 16.02 13.84 41.2
= 14000 供水车间成本差异=14000-10000=4000(元)
(超支)
四、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 的分配与归集
1. 了解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有哪些方法;
2. 掌握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 产品之间的费用;
3. 掌握约当产量的计算; 4. 掌握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 本月合计
约当总产量 单位产品成本 完工半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1350 7500 8850 500 17.7 5310 3540
350 3430 3780 400 9.4 2820 960
300 3100 3400 400 8.5 2550 850
某企业设置供电和供水两个辅助生产 车间。本月供电车间发生的费用为37260 元,提供劳务量为69000度电。其中:供 水5000度,基本生产车间产品生产46000 度,厂部8000度,车间照明耗用10000度。 本月供水车间发生的费用为11250元,提 供25000吨水,其中:供电3600吨,车间 耗用15000吨,厂部6400吨。(保留0.001)
(5) 第二步完工甲产品420件,月未在产品 180件,完工程度为50%。
要求: (1) 计算第一车间完工半成品的总成本; (2) 根据第一车间计算的半成品成本计算
甲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3) 对第二车间计算的甲产品成本进行成
本还原。
解: 第一车间半成品计算明细帐
完工产品: 300件 在产品: 200件
要求: (1) 分别计算供水和供电的交互分配率; (2) 计算供电应负担的水费和供水应负担的
电费; (3) 分别计算水和电应对外分配的金额; (4) 分别计算水和电对外分配率; (5) 计算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部门应分配的
水费和电费; (6) 编制对外分配水费和电费的会计分录。
解:
(1供 ) 电 的 交 互 37分26配 00.5率 4元/度 69000
成本还原方法之二
① 计算第一车间完工半成本各成本项目所 占的比重
直接材料 5310 49 .72 % 10680
直接人工 2820 26 .4 % 10680
制造费用 2550 23 .88 % 10680
② 将完工产成品耗用上步半成品成本还原
直接材料 957649.72% 4761.19 直接人工 957626.4% 2528.06 制造费用 957623.88% 2286.75
(2) 第一步本月发生的费用:直接材料7500 元,直接人工3430元,制造费用2100元;
(3) 第一步本月完工半成品300件,在产品 200件,完工程度为50%;
(4) 第二步月初在产品成本:半成品3000元, 直接人工800元,制造费用590元。本月 发生的费用:直接人工4300元,制造费 用3694元。
800
590
4300
3694
5100
4284
510
510
10
8.4
4200
3528
900
756
合计 4390 18674 23064
41.2 17304 5760
成本还原方法之一 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项目
还原前总成本
本月所产半成 品成本
产成品成本中 半成品成本还
原值
还原后产成品 总成本
还原后产品单 位成本
二、成本核算的要求与程序
1. 了解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主要要求; 2. 了解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正确划
清哪些费用界限; 3. 了解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哪
些基础工作; 4. 了解费用按经济内容分为哪几类,这种
分类有何作用;
5. 了解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有何 作用;
6. 了解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联系与 区别。
成本会计学课程属财经类专业必修课。 适应专业:会计、财政、税务、审计、 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等。 先修课程: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 计学。 本课程主要讲述成本会计学的基本理 论和基本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具体阐述。
一、绪论
1. 了解成本会计发展所经历的各个阶段 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2. 了解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内容; 3. 了解成本的经济实质; 4. 了解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5. 了解成本会计的对象; 6. 了解成本会计的职能及其有关概念。
的异同点及优缺点。
12. 案例分析
(1)案例1
(2)某企业生产甲产品,采用逐步综合结 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第一步生产完 工半成品转入第二步加工成产成品,第 二步不再投料,仅对上步转入半成品加 工。有关资料如下:
(1) 本月第一步月初在产品成本:直接材料 1350元,直接人工350元,制造费用300元;
7. 了解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三、生产费用在各对象之间的分配与归集
1. 掌握材料费用按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的 方法;
2. 掌握工资及职工福利按工时分配的方法; 3. 了解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的基本概念; 4. 掌握制造费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5. 掌握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和计划
分配法;
6. 案例分析
产品之间的费用。
5. 案例分析
某企业生产B产品,只经过一个步骤, 原材料按定额原材料费用分配,直接人工 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本月完工B产品400 件,单件原材料定额费用120元,工时定 额50小时,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 月初在产品定额原材料10000元,定额工时 3000小时;
(2) 月初在产品实际原材料9000元,本月发生实 际原材料44200元,定额原材料费用为46000 元;
② 计算完工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 400×120=48000(元)
③ 完工产品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48000 × 0.95=45600
④ 在产品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53200-45600=7600(元)
2. 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未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 人工
① 计算每定额工时应分配的直接人工
36 020860 30 221 0.105 30 020500 20 8000
直接材料 4761 .95 11 .34 420
直接人工 6728 .06 16 .02 420
制造费用
5814 .75 13 .84 420
合计:41.2(元)
(2) 案例2
某企业大量生产乙产品,顺序经过三个车 间连续加工制成,最后形成产成品,采用 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乙产品。各车间计入 产品成本的份额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原 材料在第一车间开工时一次投入,设置直 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 目。该企业2003年5月份有关成本计算资料 如表1、表2所示:
供电:供水应负担的电费=5000×0.55=2750 基本生产产品耗用电费=46000 ×0.55=25300 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电费=8000 ×0.55=4400 车间管理部门耗用电费10000 ×0.55=5500
按计划单价分配的电费
37950元
供电车间实际的成本 = 37260+3600 ×0.4 = 37260+1440=38700元
供 水 的 交 互 11分25配 00.4率 5元/吨 25000
(2) 供水车间负担的电费=5000×0.54=2700(元) 供电车间负担的水费=3600×0.45=1620(元)
(3) 供水应对外分配的金额=11250+27001620=12330(元)
供电应对外分配的金额=37260+16202700=36180(元)
② 计算完工产品的定额工时 400×50=20000(小时)
③ 计算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 20000 ×1.15=23000(元)
④ 计算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 (28000-20000) × 1.15=9200(元)
五、制造成本法
1. 了解生产按工艺技术和生产组织的特点 划分的类型;
2. 了解生产类型的特点对成本计算方法的 影响;
成本差异=38700-37950=750(元) (超支)
供水:供电车间负担的水费=3600×0.4=1440 基本生产车间一般用水=15000 ×0.4=6000 行政管理部门用水=6400 ×0.4=2560
按计划单价分配的水费
10000元
供电车间实际的成本 = 11250+5000 ×0.55
(3) 月初在产品实际直接人工3600元,本月实际 直接人工28600元。工时定额为25000小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