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河流专题公开课教学课件
高中地理河流专题公开课教学课件
思考13:根据以上相关信息分析北部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 1)光热水资源丰富,配合较好。
水系: 上游支流多,干支流洪水来量大;
人为原因
下游河道弯曲,泄洪不畅。
围湖造田;滥占河道; 破坏植被,水土流失,泥沙淤积
下游平原地区一般人口城市密集,洪涝发生时危害大。
p Q
思考11:减少C处洪涝灾害的 做法可能有哪些?
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上游:建水库、植树造林。
下游:加固堤坝、裁弯取直。 管理措施(洪泛区土地管 理、实行防洪保险等)
思考12: C处上游有一较大的湖泊,径其对河流起到怎样的作用?
调蓄径流、削减洪峰,
流
夏季河水补给湖水,冬
量
季湖水补给河水。
绘出河流流经湖泊前后p 和Q两点的 年径流量变化图
1
Q p
月份
7
12
湖泊(水库)对河流的影响
1、调节径流,使湖泊(水库)以下河段径流量的季节 变化变小;
2、使湖泊(水库)下游河段的含沙量减少,改善枯水 期水质。
3、炼铝厂选址 河湖——渔业
河流与农业
世界农业发达地区多分布在河流两岸和冲积平原地区,其提供的有 利条件有:
1. 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决定性因 素。湿润地区农业稳产高产的重要保障。
2. 河流携带泥沙在中下游地区形成平坦的地形(冲积平原)、带来肥 沃的土壤。
河流与城市(商业中心)
土 壤
河流
水量 水位 汛期 冰期
调节
侵蚀地貌 沉积地貌
人类活动
河流的水系特征(静态)
集水河道的结构
源地、流程、流向、流经地区、注入海洋; 落差、支流(多少,形状),流域面积,河道(宽窄,曲直)
扇形、羽状(对称) 、树枝状、向心、放射等
干支流的汇水区域就是流域
沿山脊线
干流、支流和水系 分水岭和流域
河流的水文特征(动态) 降水、气温
冲积扇
冲积平原 三角洲
A
B
二、河流的开发利用
思考4:根据图示的信息,该河应如何加以开发利用? 并说明原因?
①上游——重点开发水能:降水丰富,流量大;山地和平原交界处, 河流落差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应建立梯级水电站; ②下游——地形平坦,落差小,可重点开发利用河流的航运功能。
思考5:请讨论:在图中何处作为坝址最佳?为什么?
河流的综合开发
河 水系特征 流 特 点 水文特征
流 域
自然环境
整
体
情 社会经济
况
决 河流 定 利用
问 题
河流 治理
发 航灌 养 供旅 电 运溉 殖 水游
流域的开 发与治理
洪涝 凌汛 污染 河流长度缩短 断流防治 流域水土流失或 河流泥沙的治理
把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环境
发源地 流域 流向 流速 水能 航运利(综Leabharlann 效益) 弊(不利影响)2、航运
分析航运价值的影响因素?
地形 平原地形,地势平坦,水流平稳
自然 水文 降水多,水量大;汛期长(水深),
流量平稳;无冰期(通航时间长); 气候
因素
含沙量少(少淤)
植被
水系 河道宽深平直、流速平缓、支流多、流
域面积广(通航里程长)、河海联运
社会 经济 因素
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 运输量大
3、改善河流的航运条件。
四、流域的开发及引发的环境问题
林
地
N
开发什么
果园
开发条件
居民点 铝矿
果园
如何布局
耕地 煤矿炼铝厂
渔业
耕 地 居民点
引发问题
请你规划并说明理由:
治理措施
1、居民点布局 山区——林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低山丘陵——经济林木 (柑橘、茶树等)
2、农业区规划 平原——种植业(水稻、油菜等)
思考9:结合信息资料,分析该河流域突出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暴雨、洪涝等 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等。
思考10:读图分析该河流洪涝灾 害最为严重的河段是哪一段?原 因可能是什么? C处
C处洪涝灾害形成原因
自然 气候:夏季降水集中,河流水量大、汛期长。 原因 地形: C处为平原,地势低洼,易涝;
植被:植被覆盖率少,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河床
效益:
调节径流等,促进经济发展
②环境效益: 调节气候;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思考7:该工程建成后的不利影响,主要在上游还是下游?有哪些
不利影响?
1)淹没土地,移民难度大。
上游
2)可能诱发地震、滑坡、泥石流。
3)库区的泥沙淤积
4)影响生物的生存
二、河流的开发利用
1、水能资源的开发
1)开发条件 2)开发位置 3)开发影响
流量 水位 汛期
时间变化 日变化、季节、年际变化 流量大小 降水量、流域面积
补给形式
夏汛 季风、草原气候区、冰雪融水补给
冬汛 春汛、无汛期
汛期有无、长短
含沙量 结冰期
植被、坡度、地面物质结构、流量、降水 强度
冬季气温高低
凌汛
有冰期、初春初冬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
流速 水能
落差
落差 流量
思考2:据图分析该区域河 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2)汛期长(4——9月) 3)汛期河水含沙量较大。 4)上游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5)无结冰期
思考3:外力作用在该河上下游的表现有何不同?
上游:以流水侵蚀、搬运为主。 下 游:以流水沉积为主。
流水地貌
作用力 侵蚀 搬 运 堆积
上游 V形谷
中游
河床 展宽
下游 U形谷
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分布在河流两岸和三角洲地区,其区位优势 包括:
1.提供水资源 2.提供便利的航运条件 案例:东南亚地区多数国家的首都都位于河流两岸或三角洲地区。我 国的许多省会城市都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区。
河流与工业 工业沿河分布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1.河流的运输价值: 2.提供丰富的水资源: 3.影响工业的具体区位: (1)对水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工厂:水污 染工厂(印染厂) 、水厂的布局 (2)提供能源(水能):动力指向型工业 的布局(有色冶金工业)
1)B处上游在山地和平原地形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 2)有良好的集水区域。 3)在峡谷地段,工程量小,投资省适宜建坝。
落差
水能开发条件 流量
地势高差大 降水量 流域面积
坝址 地形地质 (峡谷段; 地质稳固)
思考6:该水利工程主要具有哪些综合效益?
①社会经济 防洪、发电、航运、灌溉、供水、养殖、旅游、
资源丰富,运输的需求量大
大坝建成后水位
原来水位
思考8:根据上图分析在大坝建成前和大坝建成后该河段航运条件 的变化? 建成前:航道浅,流速快,险滩多,因此运量小,成本高; 建成后:上游——河道加深加宽,水流趋缓,提高通航能力
因此运量大,成本低 下游——冬季水库放水、改善冬季航运条件。
三、河流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