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水在哪里1、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 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o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2. 5L,主要供水途径是和o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3、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循环、内循环和内循环3利L其中能补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地下径流f、下渗(还可以有蒸腾作用)4、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和o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三态会随而变化。
第2节水的组成1、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负极得到的气体是,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O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刍7明水是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2、纯净的水是一•种,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沸点是二£水在_C 时密度最大。
水结成冰时密度,质量,体积,所以冰能淫在水面。
第3节水的浮力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竖宜向上的浮力。
2、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浮力的原I大1是液体上下表血受到的压力无。
3、阿基米德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浮力只跟有关,公式:F浮二G抖液=P拌g v作((p液指液体密度,v抨指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计算时,单位要统一(S取千克/米' V抖取米3)〉浮力只与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重力、形状及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丢J4、物体的浮沉条件: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
%1下沉,注意例外情况当物体与液体底部紧密接触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堕牛,如=%1F/G上浮③F旷G悬浮此时V *i=V物④卢旷6•漂浮此时V 4)|<V物练习:某物体的质量为10千克,当它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No5、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①P汝〉P狗,上浮②P液〈P物,下沉③P液=P^ ,悬浮6、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①因为漂浮时,F旷G ,所以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河到海,其受到的浮力不变②根据F洋=P^gv排,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因为F浮不变,P押减小,所以V拌必增大,即船身稍下沉(2)潜水艇: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对水舱的排水和充水而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3)密度计:因为F浮捂,液体密度不同,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液面所对应的位置也就不同,其刻度值上比下尘7、计算浮力:M巡土,(称量法)F吁Pwgv g (阿基米德原理)F十=&物(悬浮漂浮)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1、溶液是的混合物,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可以是—体(—)、—体()或—体(),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丙酮、汽油等。
溶液一定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
2、悬浊液: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等)。
3、乳浊液: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
第5节物质的溶解1、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力不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判断方法:a、溶液底部有未溶解的溶质b、加入少量溶质,发现溶质不溶解c、析出晶体后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一土不饱和溶液:a、加溶剂b、升高温度(熟石灰降低温度)。
3、不饱和溶*L饱和溶液:a、加溶质b、蒸发溶剂c、降低温度(熟石灰升高温度)。
4、溶解度(一定温度、100g水、饱和溶液、单位:g )的影响因素:a、内因:溶质和溶剂的种类b、外因:温度(气体还包括气压)。
5、溶解等级: 小于0.0lg(难溶)、0.01g—lg(微溶)、lg—10g(可溶)、大于10g (易溶)。
6、溶解曲线:a、曲线上的点:在相应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
b、交点:在某温度下,某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等于。
c、曲线:某种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减小)。
7、质量分数(用小数或者百分数表示)=ni溶质/m溶液=m溶质/ (m溶质+m )38、用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a、计算b、称量c、溶解。
9、稀释溶液计算的关键点: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即浓X浓=稀乂稀第6节物质的分离1、晶体特点:固定熔点、规则几何外形。
2、常见的晶体:硫酸铜晶体、云母晶体、食盐晶体等常见的非晶体:沥青、松香、玻璃等。
3、结晶方法:a、蒸发溶剂(食盐):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溶质、溶剂质量都减小)b、冷却热饱和溶液(硫酸铜):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溶质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1.水净化方法:a、沉淀法:需加入凝聚剂(一般有明矶和活性炭两种,作用:吸附颗粒,加速沉淀)b、过滤法操作注意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②滤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①烧杯紧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的下端轻靠三层滤纸的一边。
口%1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L ♦C、蒸儒法(所得的蒸儒水为纯净水)第一节大气层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昼夜温差很大;E:地球上无生命3、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 层:、、、、。
、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利生产关系最密切的-•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 有强烈的运动,空气对流的运动规律是:冷空气,热空气。
据此,冰箱冷冻室的冷凝管安装在冷藏室的上部。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都发生在对流层;因为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第二节天气和气温1.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各夭气要素的综合状况主要要素:阀,气压,湿度,风,降水等2.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天气是指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的大气平均状况。
描述天气:短时间如阴转多云晴空万里鹅毛大雪描述气候:长时间如四季如春秋高气爽终年高温冬暖夏凉3.-------------- 气温即空气的温度,即大气的冷热程度测量气温的工具::为什么温度计一般放在百叶箱中,A保护作用,以免风吹雨打B防止太阳直接照射(门朝北)C通风,受地面辐射影响不大,能真实反映大气温度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摄氏度。
C4.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o5.人体最感舒适温度在第三节大气的压强1、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现象表明,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的单位是,简称,用字母表示。
2、1654年,德国奥托•格里克表演的实验,有力证实了和_________________ 的存在。
3、大气压的大小可以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测量。
空盒气压计一行以为单位,水银气压计一•行以为单位,1毫米汞柱约为帕。
水银气压计的细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会随的变化而变化。
4、大气压强是山于而产生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有关。
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密度将,因此,海拔越高,大气压强就o5、在海平而附近,大气压强的数值接近于,通常把这个大气压称为:6、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气压高的区域叫做,气压低的区域叫做07、高气压中心的空气流动,天气;低气压中心的空气流动,天气,常形成天气。
8、人在晴朗的天气,一般心情;在阴雨天,却往往感到,这跟晴天和阴雨天的高低变化有关。
9、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外受到的压强是的,当外部大气压变化时,人体有一个的过程。
低海拔地区的人进入高原地区后,会出现,这是山于高原地区气压明显以及氧气供应不足引起的。
10、液体的沸点和气压的大小有关,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会,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会o高压锅就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
11、气体压强与气体流速有密切的关系,气体流速越大,气体压强,当气体流速越小,气体压强,汽车上的化油器,喷雾摇等就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12、液体压强也会随着流速的增加而,随着流速的减少而-13、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o14、飞机的机翼在上凸下平的,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压强,下方空气流速而压强,这一压强差,就使飞机获得了向上的升力。
第四节风和降水1、在同一水平高度,如果一个地方的气压和另一个地方的气压,就会形成风。
风是从区流向区的,是空气的运动。
2、风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和,风向是指的方向,天气观测和预报中常使用种风向。
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根据风速的大小,风可以分为个等级。
气象观测中常用和来观测风向和风速的。
3、一-般用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
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04人们常用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观察湿度的仪器称为,其中是最常用的湿度汁,它是支和支为成。
有包徉5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方法:先读出干球温度计刻度,再读出湿球温度计刻度,然后计算它们的,最后通过查相对,得出o6、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就不再容纳更多的水汽,如果此时气温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就会,空气中的水汽就会附在上形成细小的,就发生了07、空气中凝结的水珠和冰晶很小,形成云以后在空中,并不一定形成降水,水珠和冰晶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水汽的增多逐渐,最终形成降水。
降水包括、、等,最常见的降水是。
8、降雨量一般用来计,它表示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气象观测中常用来观测降水量。
第五节天气预报1、怎样看天气预报(1)“阴”指天空的总云量在8/10以上,“多云”指天空总云量在5/10到7/10,“少云”指天空的总云量在5/10到3/10, “睛”指天空总云量在3/10以下(2)小雨:12小时内降水小于5毫米,中雨:12小时内降水5-15毫米大雨:12小时内降水大于15亳米。
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
2、(1)常见的天气系统: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冷锋系统、暖锋系统。
(2)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关系:A、高压系统:天气晴好,B、低压系统:阴雨天气;C、冷、暖锋面系统:锋面上天气变化比较复杂冷锋:冷空气向暖空气-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大风、降温天气;暧锋:暖空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升温天气(3)特殊的天气系统:台风------ 实际上是属于强低压系统第六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1、气候(1)气候的含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内的夭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和。
(2)天气与气候:区别:短时间与长时间;联系: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就是气候2、影响气候的因素:(1)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纬度位置不同的大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
我国的纬度位置:主要在北温带,南部少部分地区在热带(2)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A、比热:我们把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升高1°C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为比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