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美术教案《橙色的画》

小学美术教案《橙色的画》

《橙色的画》教学设计
使用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六册第十二课内容设计思路:
1、把学生对色彩的感受放在首位,这是对学生艺术的熏陶,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2、主要通过直观实验操作,让学生活跃起来,轻松愉快的学习基本色彩知识。

学生通过对自己作品的展示和互评环节,既运用了知识,又建立了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目标:
1、间色的定义:两个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叫间色。

认识橙色是如何调配而成的。

2、欣赏以橙色为主的绘画作品,使学生感受到橙色带来的温暖、鲜明的美感。

3、用调配出来的橙色创作一幅画。

教学重点:
橙色是如何调配的。

教学难点:
用自己调出的橙色绘画。

教学准备:
教师:玻璃杯三个、水粉笔、红黄蓝三种颜料(红黄透明塑胶片)。

学生: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盒、水、水粉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雨过天晴后,天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桥,你知道这座彩虹桥由几种颜色组成吗?是哪几种颜色呢?这七种颜色中有三种被称作原色,你知道是哪三种
吗?复习:
红、黄、xx 三原色
师:那三原色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为什么被称作原色呢?
三原色这三种颜色是无法用其它颜色调配出来,而他们却能调配出其他颜
色。

二、调色实验
1、示范实验
师:能从颜料盒中把红黄蓝三种颜料找出来吗?三原色它们是我们颜料大家族中的魔术大师?想看它们给我们变变魔术吗?(指名扮演魔术大师)老师出一个题来试试魔术大师的本领怎么样:
出示橙色圆片(指名说是什么色)
你们能用手中的三原色变出橙色来吗?怎么变?(指名凭着感觉猜一猜用哪两种原色能变出橙色来)
就有请红魔术师和黄魔术师来试试吧!
两位魔术师慢慢地把加水的红黄两种颜料混合调配出橙色。

板书:红+黄=橙(间色)师说明:两个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叫间色。

2、学生实验:
师:小组中每个同学动手用自己颜料盒中的红色和黄色调配出橙色,并画在纸上。

师:同学之间比较一下颜色有什么不同?你们调配出来的橙色有区别吗?师:你们的橙色有什么不同?分组讨论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红色比黄色多调出的橙色偏红,颜色有点深。

黄色比红色多调出的橙色偏黄,颜色有点浅。

师总结:多红+少黄=橙色(偏红、颜色深)少红+多黄=橙色(偏黄、颜色浅)无论深浅都属于它们都属于橙色家族的成员。

三、感受启发:
1、师:同学们看到橙色能联想到什么?这些橙色的东西给你什么感觉?(橙色的灯光有温暖的感觉,如果胖的人穿黄色的衣服会显得更胖,所以橙色我觉得还有膨胀感••…)
师:橙色具有给人心理上“暖”的感觉的特性,因此人们把橙色归为“暖色
有许多的艺术大师也用橙色来表现温暖、热烈场面,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

(板书课题:《橙色的画》)
2、请大家一起欣赏一组艺术家的画。

问:欣赏作品,仔细观察说说你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

画中画的是丰收的景象,农民在忙碌的打菜籽……
感觉人们的心情是欢快、愉悦的。

我看到橙色就觉得是丰收的季节,整个画面明快、温暖让我很舒服。

教师学生共同欣赏大师凡高作品《向日葵》感受画中色彩带来的强烈明亮感和蓬勃的生命力。

用色彩表达自己强烈的内心感受是作者作品的最大特色,这幅作品中他通过橙色系列的色彩表达对光明的向往,对生命的热爱。

3、教师总结:橙色的画指以橙色为主的画,在这些作品中也有其它色彩出现,如紫、蓝、绿等色彩,这些色彩能使画面产生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丰富。

4、打开课本在小组内研究一下这些橙色的画采用了那些方法画的。

你们能发现多少种画法。

小组长代表小组汇报。

5、你会用你自己调出来的橙色画什么呢?
四、布置作业:
1、利用自己调出的颜色,绘制一幅以橙色为主要颜色的画。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从内容、色彩等方面介绍)
2、学生
互评。

3、评优。

六、拓展小结:
我们除了可以用红+黄调配出橙色这种间色,还可以用红+蓝、蓝+绿等方法调配出更多的间色。

你们敢不敢大胆的去尝试呢?用自己调配的各种间色去画出自己想画的画好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