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基于学生晚自习无事可做的现象,请你谈谈如何让学生晚自习“动”起来?
现状:学生教室坐,老师讲台守,手机偷着玩,闲话小声聊,困不住了打个盹, 80分钟熬着过,期待下课铃声快点响,老师学生急着撤!
这就是目前我们晚自习的普遍现状…….
对于基础差,没有自习能力,主导性、自律性都普遍较差的职高生来讲这样的晚自习单调痛苦的,只会让大多数自我约束力较差的学生们惰性更强,他们要么更加厌学、难以管理,要么成为流生
对于老师来讲这也是痛苦的,晚自习也只起到了看管的作用,难管理的班级会累死,好管理的班级学生也趴倒一大片,好不容易把他们都叫起来,也不会看书,就只能大眼瞪小眼,期待着下课的铃声。
大家都知道课程设置与改革是学校的生命线,晚自习这种无固定教材和教学内容的课程,它占据着我校三分之一的课时比例,晚自习的改革应成为我校教学管理部门乃至每一个教师认真探讨的重要课改课题,我认为:晚自习要以让学生有事可做作为教学与管理的目的,建立具有职业教育自身特色的晚自习管理模式,把无任何教学内容的“看”改为让学生动起来的“导”。
下面就汽修学部的具体情况结合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谈谈我对“如何让晚自习动与静结合起来”的一点小小想法:
周日晚自习不变,学生刚返校,仍班主任坐班,对班级的事务进行相关安排。
周一到周四的晚自习由学部教务处进行统筹安排:
周一结合班团课的内容,由学部学生处根据本周的德育主题在晚自习组织各班收看革命历史题材、法制专题片,并有学部发放统一的观后感周记本,由班主任打分,并作为行为规范考核加分的依据;
周二与周四根据班级人数及当周实训课的内容,交叉班组织学生进实训室,由该班实训老师坐班,对白天所学实训内容进行巩固学习的同时也分年段有目标的进行辅导,比如高一以技能抽测为主,高二以考证内容为主。
当然老师白天上了一天的课,晚上再按正常上课模式的话工作量太大了,因此学习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点评辅导为辅。
在此,还有一个想法,记得在5月学校技能大赛总结会上,江会平副校长曾提出能不能把毕业班的优秀学生留校作为助教参与到实训课中来,那么我想,我们晚自习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让高二优秀的学生进入高一班级的晚自习实训课堂,这样辅导新生的同时也可以为学部技能竞赛储备人才。
周三改为“晚自习超市”。
汽修学部已经开设了两学期的选修课,在课程设置及上课模式上有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把选修课与晚自习有效的结合起来,开设适应晚自习的特色课程。
因学部教师资源有限,设定符合学部现有资源
的课程,按选修课的模式进行分班,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参加:下棋、书法、魔方、十字绣、礼仪培训等等一系列的活动。
还可聘请校企合作的企业人员来校开张与专业和就业相关的讲座。
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多接触“社会人”,提高未来的就业质量。
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存在两个最主要的缺陷:首先,学生是“动”起来了,但老师的工作量势必也会跟着增加,那么原有的考评及补贴制度是否合理?如何更改?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其次,现在按学部管理了,必然造成教师资源和学校公共设备及设备的限定,学生即使在晚自习“动”起来了,接触的大部分也还是本专业的知识,如果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共有资源,学部与学部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进行互补,让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也可以利用晚自习辅修一门其他专业的话那就更理想。
或许那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新时代职高生。
以上便是我对如何激活晚自习,让学生“动”起来的一些看法,也是我们汽修学部在接下来课改项目中着手准备做的重要改革。
晚自习改革能否实施,过程中又会遇到什么问题,结果是否成功这些都是未知的,如有机会,下次与大家分享!
谢谢大家!
汽修学部柳青
201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