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防控知识讲座
越低。
2009年,卫生部就公布了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居民 慢性病预防素养最低,具备相关慢性病预防素养的人口比例仅为4.66%。
慢病的发展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
每年大约17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30%。据估 计,到2020年,该类死亡预计占死亡总人数的73%,占疾病负担的 60%。
发展是我们工作的当务之急。
第 五
慢 病 的 高 危 害 因 素
慢病的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 15%
自然环境
10%
影响人类健康长寿
社会状况
7%
的危险因素
医疗条件 8%
生活方式
60%
绝大部分慢性病病例是数量不多的已知和可预防的危险因素造成的!
慢病的危险因素
不健康饮食
- 在全球,人们的饮食习惯已逐渐转向高脂和高糖的食物
国 际 慢 病 控 制 措 施 实 施 情 况
美国★加州
控烟运动推行 最初15年为加 利福尼亚州节 省大约860亿 美元健康开支, 相当于投入的 50倍。 香烟销量下降 了36亿盒,价 值92亿美元。
A
经济状况
B
控烟状况
如果加州每年控烟开支能维持在最初的 8000 万美元 左右,那么总共节省的健康支出将超过1500亿美元。
瘤上升了60%。将各种因素、各种慢病不完全统计,至少
有七八亿人,几乎占我们人口的一半。
第二 慢 病 的 致 残 率 高
慢病的致残率高
在2009年调查资料中,城市居民慢病导致的残障率达16.79‰(大城市达
18.92‰),中重度占54.8%,而在行走和起居方面中重度失能占50%以上。
城市老年人口比例迅速增加,慢性病患病率日益增高,尤其是心脑血管疾 病、糖尿病、肿瘤是造成失能、残障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人比非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中风、尿毒症、失明的可能性分别是 3倍、4-10倍、17倍、25倍。
灭鼠)等手段,被称之为“三大法宝”。
生物医学模式
Page 4
疾病谱的变化与医学模式的转变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疾病谱发生了明显变化:大城市首先出现慢性非 传染性疾病取代传染性、感染性疾病成为主导死亡原因。
2005 年,我国年患病人次为 50.8亿,其中多为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
病等常见病和多发病。
•我国居民现在饮酒率为21%,年龄范围15-74岁 • 65.39%的饮酒者健康饮酒状况不合格 •0.51%的饮酒者具有正确饮酒观念 •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现患人数 1.6亿. •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血脂异常现患人数达 1.6亿
高 血 压
肥 胖
低体重
……
肥胖率为7.1%,估计现有超重来自肥胖人数分别为2亿和6000 多万,
慢病的致残率高
糖尿病并发症
神 经 病 变 视 网 膜 病 变
5年
10年
20年
10年
15年
15年后
30%-40%
60%-70%
90%
40%-50%
70%-80%
10%严重损失 2%失明
糖尿病发病后10年,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青年期 发病的糖尿病患者到50岁时有40%发展为严重肾病,需要血液透析和肾移植,
我 国 慢 病 负 担 情 况
经济收入增长与慢病增长状况
GDP
18.3868万亿元 3.5334万亿元
34.0507万亿元
GDP
1993
GDP
2005
GDP
2009
GDP增速
每年增长9%左右
卫生总费用增速
卫生总费用 11.3% ,医疗费用 12.9%。
我 国 慢 病 负 担 情 况
慢病造成的社会损失
如果中国平均寿命是73岁,73岁前死 亡为早死,其中慢性病占了75%,导致了减 寿人数达到1亿人。 因为慢性疾病,全国劳动力休工大约
有36亿天/年,占了整年劳动力休工的65%。
我 国 慢 病 负 担 越 来 越 重
我国疾病负担越来越重,每年达到1.2万亿,并呈逐年上升的趋 势,可以修建6个三峡电站,1500次神州六号上天。控制慢性病的
在旧中国,急性传染病是影响国人健康和致死的重要因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有效控制了霍乱、鼠疫、天花、回归热、斑疹伤 寒、黑热病等严重影响危害人民健康的烈性传染病。 1962年消灭了天花,比全球范围内的灭绝提前了十多年。 通过扩大计划免疫,消灭或基本控制了诸如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 和麻疹等传染病。 对付传染性疾病已有行之有效的疫苗、抗生素、消杀灭(消毒、杀虫、
消化 系统
慢 病 的 预 防 素 养 低
主动参与定时健康体检少 据调查,15岁以上测过血压的比例在全国只有51%,实际上在我国, 一年内接受过健康体检的也不到18%。
慢病时程长,重视度低 慢性疾病的病程往往很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使人们的警惕性下降,
繁琐的治疗程序、漫长的治疗过程导致人们对病人的重视程度会越来
我 国 慢 病 负 担 情 况
2005年 直接经济负担 (慢病治疗)
占国家的卫生总费用得64%,大约是6200亿。
门诊费用 60%.
住院费用
71%.
61%.
药店零售药品
2005年 间接经济负担
占国家的间接经济负担的64%,大约是8570亿。 劳动力的短期失能 劳动力的长期失能 早死 社会支持和照顾 1322亿,占整个损失的62%。 占慢病负担的71%。 5343亿,占了整个早死导致死亡的60%。 543.74亿,占所有社会支持和照顾的62% 。
不锻炼身体或运动量少
- 主要是老年人参加,年轻人只有7.8%经常参加。
使用烟、酒
-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大力度的烟草、酿酒制品市场营销和销 售
危 害 因 素 与 慢 病 的 关 系
缺乏锻炼
膳食失衡 低体重
营养不良 免疫力低
高血压
肥胖
心脑血 管疾病
糖尿病 恶性肿瘤 呼吸 系统 循环 系统
烟草、酒
心脑血 管疾病
Page 10
第一章 慢 病 的 患 病 率 高
慢 病患病率高
慢 病
2004年10月,国务院,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 况》 高血压 患病率为18.8% 现患人数 1.6亿
糖尿病 肥 胖 血 脂异常
患病率2.6% 现患人数2000多万
肥胖率为7.1%,现患人数 人数6000多万,超重为2亿
患病率为18.6% 现患人数达1.6 亿
高血压
不吸烟;坚持适量体力活动;合理膳食,适当限制钠盐及
脂肪摄入,增加蔬菜与水果摄入;节制饮酒;保持正常体
重,超重和肥胖者应减轻体重;心理平衡。
超重与肥胖
改变膳食、增加体力活动、矫正引起过度进食或活动
控制措施 有效干预
不足的行为习惯、鼓励摄入低能量、低脂肪、适量蛋
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膳食。
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
吸烟
•减少烟草供应:消灭非法烟草贸易、加强跨国烟草制品贸易监测 •减少烟草需求:提高烟草价格,实施烟草税收措施;立法禁烟;制订 烟草成分及排放物检测、测量准则;宣传教育。
饮酒
允许饮酒最小年龄界定;高税高价;限制高度酒的生产
和销售;谨慎发放酿酒销售酒的商家;加强对汽车驾驶
员的酒精监测,严惩酒后驾驶、酗酒闹事等违法行为。
Page 6
传 染 病 因 死 亡 人 数
慢 性 非 传 染 病 因 死 亡 人 数
环境及生活方式对健康形成压力
现在人们面临的健康问题 -- 慢病 滋生的催化剂 人口迁移加大了城市人口拥挤、 就业竞争,加大了工作生活压力,相 关疾病如心脑血管病增加 工业化和生态破坏引起的环境污 染加重,环境危害带来的健康问题日 益突出 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过量饮酒、 饮食结构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越来越
观,强化慢病防治观念,加大投入,加强政府部门合作,合理配臵 卫生资源,促进健康公平性,努力实现人人享有降康的小康社会战 略目标。
第 三部分
慢 性 非 传 染 病 的 防 治
慢病的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 我国吸烟人数为3.5亿,被动吸烟危害的人数高达5.4亿。
吸
饮
烟
酒
• 每年死于被动吸烟的人数超过10万
力损失)是951亿美元,而2002年用在糖尿病这上面直接和间接的支出是
1320亿,而且还在继续上升,到2020年的时候,用于糖尿病的支出会增 加到1920亿美元。 2009年世界卫生报告显示,慢病导致了45.9%的全球疾病负担,而中国 已达到60%以上,慢性非传染疾病是今后我国居民主要疾病负担。
Page 21
提高对慢病的重视程度
慢病主要的致病因素如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和缺 乏运动等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已经相当广泛,预计在未来数十年内,
慢性疾病导致的死亡数会持续上升。
慢病以其高发病、高致残、高死亡、高疾病负担和高危险因素 流行的特征,成为世界面临的重要卫生问题。
我国正处于慢病预防控制阶段的有利时期,应该树立科学发展
明显。
Page 7
环境及生活方式对健康形成压力
2001 年中国亚健康学术研讨会上医学专家介绍,我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 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数的 15%。与此同时,有 15% 的人处于疾病状 态,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而慢病的预防须从亚健康开始,由此可见慢病 预防的迫切性。 根据调查材料测算,估计我国20岁以上人口中,超重者不低于2.4亿,肥 胖患者达3000万以上。超重与肥胖,正成为影响我国人口健康的一大公害。
慢病的死亡率高
心脑血管病是国人首位的死亡原因,每年导致260万人死亡。 占人口总死亡率的40%,平均每24秒就有一个中国人被心脑血管病夺去 生命。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有1/3的人中年早逝。这是社会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