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我国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股 、跟 风 现 象 严 重 。 投 资 者 的 投 资 理 念 以 短 期 投 资 为 主 ,
1.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不力。目前, 市场中大量存在 追求短期利益, 较少关注上市公司的长期绩效, 助长了市
的侵害投资者利益现象与监管者监管不力密切相关。对 场的投机气氛。我国中小投资者的投机心理使得他们无
监管者缺乏权威性和执法的自觉性。
现全部股权的可流通性。股改两年多来, 随着我国股票市
2.政策方面的经常性变动。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明 场内在活力的释放, 良好的发展态势将会进一步推动股
显感觉到, 政府关于证券市场的治理政策是变化无常的, 权结构的优化, 从而真正实现同股同权, 中小股东的利益
他们把中国证券市场戏称为“ 政策市”。当股指继续飘升, 才会得到有效的保障和支持。
不同的并购战略定位决定了并购的不同目标。并 购 目 标 选 择 失 误 往 往 是 并 购 战 略 失 误 的 延 伸 。因 此 , 我 国企业海外并购, 首先要有明确的并购动机, 即并购战
1.深化股改, 实现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化。我国上
管不力产生的根源在于市场监管者定位不清、理念不明。 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国 有 股 比 重 过 高 、分
在监管过程中, 监管机构常常充当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 布过宽及不能流通等, 改善股权结构, 实现股权结构的优
重角色, 这两者之间常常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 从而导致 化, 最重要的就是减持变现国有股, 降低国有股比例并实
我国证券市场而言, 监管目标始终在发展与规范二者之 法成为股市真正的投资者, 相应的权益很难得到维护。
间游移。监管目标若选择发展, 往往忽视和放松监管, 以
三、如何构建我国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
牺牲市场的规范为代价; 反之, 若选择规范, 则会损害市
( 一) 调整制度性缺陷
场正常发展的基础, 以市场的停滞和剧烈震荡为代价。监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一个突出 特点是跨国并购迅猛增长。跨国公司为了推行其全球战 略, 加强其在某一产业的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在全球 范围内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并购浪潮, 范围涉及非常广泛。 在全球市场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跨国并购的动力 所在, 并购重组已成为企业融入国际市场、扩大规模经济
【 1】中国金融网 http: / / www.zgjrw.com/ 【 2】郭 田 勇 蒋 蛟 龙《 多 方 博 弈 下 的 房 价 迷 思》 上 海 证 券 报 2008( 2) 【 3】郭 田 勇 蒋 蛟 龙《 多 方 博 弈 下 的 房 价 迷 思》 上 海 证 券 报 2008( 2) 【 4】冯科 《 从美国次级债危机反思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 南 方金融 2007( 9)
2. 股权结构的非市场给定给广大中小投资者带来的
4.建 立 股 价 操 纵 的 事 前 预 警 机 制 。建 立 股 价 操 纵 的 事
弊端。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非市场给定, 导致了我国股市的 前预警机制, 对打击股价操纵的恶性事件, 保护中小投资
种种弊端, 对投资者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股改前, 流通 者的权益是十分有效而必要的, 该机制具体来说可以描
严格的法律、法规, 以及有效地实施这些法律、法规。我国 大的债权人, 要把银行的约束作用引入公司的治理机制;
在证券市场发展的十余年中, 有关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 强化监事会对公司的监督等等。
大成就, 但是, 同发达市场相比, 我国还有许多待完善的
3.健 全 证 券 市 场 的 退 市 机 制 。 在 这 一 机 制 建 立 之 后 ,
分割, 市场结构不健全, 缺乏有效、统一的市场体系。上市 指标。同时, 建议取消以亏损年限作为退市的评判标准,
公司的股权结构, 国际的通行法则是按股东的权利来设 而以历年累计实际亏损总额作为标准。这样相当于对上
置, 即采取“ 普通股、优先股”的股权模式。而我国现行的 市公司亏损额实行溯及既往的追究, 着眼于累计的亏损
发挥, 大大抑制了证券市场改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功能实 嫌操纵行为的证据, 如此循环, 直到较准确地刻画出行为
现。而国有股东习惯于用政府的行政命令来代替股东权 人涉嫌操纵的特征或过程, 从而保护了投资者。
力, 国有股东的权力甚至可以超越《 公司法》, 中小股东的
( 二) 完善事后救济手段
权益保障根本无从谈起。
地方。比如,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投资者赔偿制度等。
我国证交所市场上市公司质量良莠不齐的状况会从根本
( 二) 微观方面
上得到改观, 上市公司的整体水平会提高, 投资者所面临
1.股票市场内部结构的失衡。我国证券市场最显著问 的市场投资风险会降低。我国证券市场应该参考西方成
题之一就是股票市场内部结构的失衡, 股票市场被严重 熟证券市场的退市标准, 采取一些与其相类似的数量化
李楠
摘 要: 企业跨国并购目标的正确选择是并购成功的基础, 我国制造企业进行跨国并购, 首先要明确动因, 即并购战 略目标, 在此基础上分析并购中目标选择的影响因素, 最后得出跨国并购的目标选择是多因素组合, 共同推 进的。
关键词: 跨国并购 目标选择 影响因素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引用“ 微笑曲线”来解释中国制 造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 并基于动因分析出中国制造企 业跨国并购目标选择的影响因素, 并将其组合。将中国制 造业的竞争优势连同并购目标企业的优势形成完整的产 业链或使其升级。
大中小散户却被套其中。
全 我 国 上 市 公 司 的 治 理 结 构 。具 体 来 说 有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
3.法律制度方面的不健全。法制建设是证券市场健康 建立有效的风险承担机制, 做到责权分明; 发挥银行在公
发展的保障, 实现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必要途径就是制定 司治理结构中的主导作用, 银行是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最
目前广大的购房者主要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 期看来使购房需求下降, 但有利于房市的长期繁荣。
住房按揭贷款融资, 而我国资产证券化起步较晚、发展不
参考文献:
完善, 这使房地产业的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了商业银行。 截至 2007 年上半年房地产金融信贷余额占全部余额的 17.13% , 成为当前银行第一信贷。[4]合理得推进住房按揭 贷款证券化不仅可以将风险由银行转至全社会共同承 担, 降低房产也不景气对金融系统的冲击, 也有利于促进 房产业繁荣并推动金融系统的深化发展。
1.建立股东代表诉讼制。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
3.投资者自身因素。我国的证券市场是以中小投资者 经验, 可以对我国建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提出一些设想,
为主体的市场, 投资者高度分散, 投资者风险意识和自我 如建立诉讼前的内部救济制度, 尽量维护公司正常的治理
16
时代金融
理论探讨
基于动因理论的中国制造企业跨国并购 目标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效益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海外并购包括三个阶段: 并购战略的选择、并购评估
与实施、并购后整合。在这三个阶段中, 虽然并购后的整 合是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 但并购战略的选择却是并购 能否成功的基础, 只有进行了正确的并购战略定位并选 择了适宜的并购目标, 才会引导企业走上成功的并购之 路。其中, 在并购战略的选择中, 并购战略定位是基础, 而 并购目标的选择是关键。
我国商业银行应特别引以为戒, 彻底杜绝低首付甚
大也向我们拉响了警钟。特别是在房价的敏感调整期, 有 至零首付的情况, 并对信用状况不佳的贷款者适当提高
不少借鉴启示:
首付比例。严格的首付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自我风
( 一) 开展住房贷款证券化, 分散商业银行风险
险揭示手段, 大量资信不好的贷款者被排除出去。虽然短
此外, 上市公司盈利却迟迟不分配股利、中小股东知 情权受到侵犯以及由于中介机构自责履行不当等现状, 都 已 经 给 我 国 股 市 目 前 的 主 力 大 军 — — — 中 小 投 资 者 的 权
!!!!!!!!!!!!!!!!!!!!!!!!!!!!!!!!!!!!!!!!!!!!
灾还不至于出现。我国房市更可能走一条“ 下调— ——反
股价飞涨时, 政府便会以公平、公正、公开 的 监 管 者 身 份
2.完 善 公 司 治 理 。完 善 的 公 司 治 理 是 提 高 对 投 资 者 保
出现, 突施利空政策, 限制股价上涨, 制造“ 政策顶”。每当 护, 尤其是处于弱势的中小投资者的重要条件, 也是我国
此时, 具有政策信息优势的机构和个人便会成功逃顶, 广 证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因而, 必须尽快建立、健
( 二) 建立完善的监管及信用评级机制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2008/04 总第 364 期 15
经济金融观察
益造成了侵害。
保护意识较差。此外, 投资者缺乏投资知识, 往往根据股
二、我国中小投资者保护不力的原因分析
评、电视、报刊、广播和小道消息等证 券资 讯 来 源 盲 目 炒
( 一) 宏观方面
抵押贷款证券化固然能分散风险, 但在房市不景气
弹— ——平稳”的较温和路线, 合理区间内调整后趋于理性 的系统风险来临时, 滥发的金融产品又往往会加速危机
平稳。
的蔓延。要防范这类风险, 在推广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
( 四) 住房按揭贷款二级市场缺失, 风险扩散有限
时, 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信用评级机制。通过正确的风险
事实上本次美国次债危机的根源在于金融机构在繁
多经济部门, 引发全局性金融危机。
荣时放松了信贷条件, 推出了前紧后松的金融产品。零首
三、次级债危机对中国房市的启示
付的机制使贷款者即使违约也不会遭受任何损失, 催生
虽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美国存在不少差异, 但这 道德风险, 引发利率上升时的高违约率。
次始发于美国的次, 高度发达的抵押 揭示引导投资者行为, 并对二级市场实行合理监管, 避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