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树西方社会思想两千年章节满分答案

智慧树西方社会思想两千年章节满分答案


对应章节第一章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 2017-12-10 23:59
•题目数5
•总分数 10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
10
•第1部分
•总题数:5
1
【单选题】(2分)
在轴心时代理论中,雅斯培没有说过的是什么?
A.
轴心时代的哲学突破发生在中国、印度、希腊、巴勒斯坦等地
B.
我们今天人类思考的许多范畴,在轴心时代就已经确立了
C.
通过受控的实验获得可重复验证的经验数据的科学方法,在轴心时代也被发现了
D.
先前时代被当做不可质疑的传说、神话等,在轴心时代都被重新思考并被质疑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2分
2
【单选题】(2分)
我们从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可读出一系列的对立,前者指向真理,后者指向假象,在下列的语句中,勾出柏拉图没有设想的一个对立语句
A.
可知世界与可见世界
B.
哲人与群众
C.
男人与女人
D.
理性与感觉
E.
受过教育和未受教育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2分
3
【多选题】(2分)
阿伦特认为,真正政治性的活动,在希腊人看来就是行动和言语两项,在希腊民主制度的背景下,具有政治性的言语是指
A.
有资格到公民大会上去说的言语
B.
有资格担任公职的人说的言语
C.
谈论跟政治有关的一切言语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2分
4
【多选题】(2分)
中古教会所以被认为是世界主义的,是指
A.
《圣经》所代表的教理的统一性
B.
教会组织的世界主义:普天之下莫非王(罗马)土
C.
相对于中古社会的诸侯林立的地方主义而言
D.
A, B, C 都对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2分
5
【多选题】(2分)
以下的语句涉及本章讨论的内容,请把你认为的错误的句子勾出来
A.
希腊的露天剧场运用了拱券技术得以建成
B.
唯经由教会罪人方才能得救的学说是奥古斯丁提出的并被教会视为基督教的正统
C.
西方精神的三大要素是希腊的哲学理性、罗马法和希伯来的社会是非观
D.
汤普逊说中古教堂既是礼拜堂也是一所社会企业,是因为教会经营着教堂前广场上的集市
E.
提出东西方的文化超越性内外之别的学者是余英时
正确
•对应章节第二章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 2017-12-10 23:59
•题目数5
•总分数 10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0
•第1部分
•总题数:5
1
【多选题】(2分)
布克哈特说文艺复兴有两大发现,判断以下描述这两大发现的语句中,正确的是()
C.
自然美的发现和自然奥秘的发现
A.
人的发现和自然的发现
D.
A,B, C 都正确
B.
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发现及人的局限性的发现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2分
2
【单选题】(2分)
马克思和克罗齐对《君主论》都有肯定的评价,下面的语句都是来自两人的评论,请选出最能体现两人评价基本一致的语句
A.
马基雅维利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
B.
从马基雅维利开始,权利都作为法的基础
C.
马基雅维里发现了政治的必要性及其独立地位,即超越了道德善恶的政治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2分
3
【单选题】(2分)
马克思评价路德的改革是“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对信仰的权威”,在这句话中,第一个“权威”指的是:
A.
教会
B.
圣经
C.
神学家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2分
4
【单选题】(2分)
为什么说路德的宗教改革也解放了世俗国家的主权和法律?
A.
路德反对教皇和教会,有利于增强世俗国家的权力
B.
因为教会失去了信徒与天国之间的居间地位,也就失去了政治与法律的权力,仅有的主权和法律是世俗国家的主权和法律
C.
宗教改革让新教独立于教皇,也让德国诸侯独立于罗马教会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2分
5
【多选题】(2分)
哲学家文德尔班谈到文艺复兴带来的历史变化时说,罗马不再是西方文明的中心,拉丁语也不再是文明世界的唯一语言,根据本章的讲述内容,支持文德尔班的断言的理由是什么?
A.
宗教改革导致基督教分裂为旧教和新教,统一的世界教会不复存在
B.
用民族语言翻译的圣经已经出现
C.
a, b, 两项都不对
正确
•对应章节第三章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 2017-12-10 23:59
•题目数5
•总分数 10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
10
•第1部分
•总题数:5
1
【多选题】(2分)
根据霍布斯,为什么自然使人身心能力大体平等,却导致自然状态中人对人的全面战争?
A.
平等使最弱的人足以杀死最强的人,自保心让人彼此防范和敌对
B.
人人追求幸福,幸福在于追求超越他人的优势,高人一等心让人彼此对立
C.
能力平等带来欲望的平等,可欲对象不可能共享,欲望心让人彼此对立
D.
自然状态下人人成为自己的法官又不被他人所接受,没有一个共同权力使大家慑服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2分
2
【多选题】(2分)
从古代到近代,自然法的要义和旨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
从追求人性完满到寻求自身安全的变化
B.
从追求灵魂得救到寻求生命得救的变化
C.
从以义务为本到以权利为本的变化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2分
3
【单选题】(2分)
根据洛克,由社会契约产生的国家,这个契约是
A.
是人民跟国家订立的契约
B.
是人民与人民直接协议达成的契约
C.
是人民的代表们商议形成的契约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2分
4
【单选题】(2分)
《独立宣言》提到的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是
A.
政府赋予人民的
B.
老天赋予人民的
C.
是通过斗争从统治者那里争来的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2分
5
【单选题】(2分)
马克思批评自然法学者把原子个体看成是历史的起点的观点是错觉,但又说此种错觉倒是对作为新的生产力的产物的个体的预感,马克思对自然法学者的态度究竟是什么?
A.
判定是错觉,基本是否定的
B.
预感一词是肯定
C.
a 和
b 都不全面,全面的评论是,自然法学者看对了现实问题(预感),却说错了理论解释(错觉)
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