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成都至贵阳铁路乐山至贵阳段(D1K284+173.95~D3K317+262段)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修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审批:中铁一局成贵铁路10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五年十月目录1.编制依据 (3)2.编制目的 (3)3.工程概况 (3)4.资源配置 (5)4.1.机械设备配置 (5)4.2.作业人员配置 (5)5.组织机构 (6)6.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查 (6)7.修补前准备工作 (7)7.1提高修补施工人员素质和技能 (7)7.2物资及设备需求 (8)7.3材料控制 (8)8.修补方案 (8)8.1气泡修补 (9)8.2表面颜色不均匀修补 (9)8.3表面脚印及不平整部分修补 (9)8.4蜂窝麻面修补 (10)8.5跑模、鼓肚修补 (10)8.6露筋修补 (10)8.7表面破损修补 (11)8.8表观微裂纹修补 (11)8.9冷缝得的处理 (12)9.注意事项 (12)10.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12)10.1质量保证措施 (12)10.2安全保证措施 (13)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修补方案1.编制依据(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2)《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3)《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J118-2001(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6)《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2.编制目的在混凝土施工,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箱梁施工中,由于结构的特殊性,梁体外观可能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
混凝土外观缺陷主要存在结构部位为箱梁顶面层、箱梁内面层、箱梁底面支座周边,混凝土外观缺陷形式主要表现在表面颜色不均匀、蜂窝麻面、表观微裂纹、表面脚印及不平整部分、孔洞、露筋、表面破损,根据不同的缺陷形式及不同结构部位分析其生成原因,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强调混凝土在成型之前的生成、运输、浇注、养护等施工工艺的重要性。
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修补处理总原则是不隐蔽,端正思想,仔细分析其成因,正确对待,妥善处理。
3.工程概况我分部管段内共计桥梁8座,其中特大桥1座,大桥5座,中桥2座。
简支箱梁共计55孔,连续梁6联(48m+80m+48m 、40m+64m+40m、32m+48m+32m、10×10.8m、6×32m、2×24m+2×32m),桥梁全长2135.344m。
简支箱梁采用移动模架法和钢管柱贝雷梁组合支架法进行原位现浇施工,三联(48m+80m+48m 、40m+64m+40m、32m+48m+32m)连续梁均采用三角形挂篮进行悬臂浇筑施工,一联(10×10.8m)连续梁采用碗扣式支架法现浇施工,二联(6×32m、2×24m+2×32m)连续梁采用钢管柱贝雷梁组合支架法进行现浇施工。
4.资源配置4.1.机械设备配置4.2.作业人员配置5.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副经理为副组长的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修补领导小组,组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组成。
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修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各工区成立相应的实施小组,由工区长为主要负责人负责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修补,组织和领导所属管辖范围内的施工修补和管理工作,其组员由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人员担任,负责技术支持和指导实施方面的工作。
成立专业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修补队伍,其人数不少于15人。
组长:叶鹏勇副组长:张建飞张朗侯宝玉组员:潘彦邑魏小松陈涛邓柯郭增奇张海军徐攀施工组织机构图6.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查为保证混凝土外观最终符合规范要求,项目部将成立专门缺陷修补作业队对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
项目部工程部、安质部门专门负责混凝土质量缺陷的调查、原因分析、缺陷台帐记录、缺陷处理过程控制以及质量验收。
混凝土拆模后,各工区应在第一时间通知质检部门对混凝土外观进行检查、鉴定,发现质量缺陷后,及时登记并组织工程部、工区及作业队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按照外观质量缺陷判断标准对缺陷进行分类评定、提出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和过程控制整改意见,督促施工队完善工艺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修补前,由质检部门对混凝土表面拍照并及时通知驻地监理工程师,取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展开外观质量缺陷修补,外观质量缺陷修补完成后,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并拍照备查。
混凝土结构外部尺寸检验由项目部测量队配合质检部门检测备案。
梁体表面的缺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表4 梁体外观质量缺陷分类症状缺陷名称缺陷分类缺陷症状保护层、裂缝缺陷保护层厚度厚度检测后不够裂缝缺陷表面有不同程度的裂缝其他缺陷轻微①、孔径≤3mm、深度≤3mm的气孔;②、面积≤0.1m2的麻面;③、油污;④、外表混凝土接缝<5mm的错面;⑤、深度<1cm。
中等①、长度≤10cm、厚度≤2cm的边角缺损;②、混凝土表面不平整,有凹坑;③、深度介于1cm到3cm之间。
严重①、由于振捣不密实或欠振、漏振等引起的面积大于0.1m2或钢筋外露的孔洞蜂窝;②、深度大于3cm。
7.修补前准备工作7.1提高修补施工人员素质和技能要从组织上、思想上切实做好修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学习混凝土工程质量相关规范和验收标准,开展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修补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对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操作技能,掌握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修补施工有关要求和有关技术措施,以求全面地理解和落实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修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文明施工,防止一切事故发生。
7.2物资及设备需求修补施工所用材料必须满足施工的要求,应有一定的物资储备,根据建物结构形式及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状态,及时提出所需材料,及时购买,保证所需材料有可靠有来源,做好物资准备工作。
对现有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机械运转正常,严防各种机具设备事故的发生。
7.3材料控制(1)黑水泥、白水泥、钛白粉、KG-1粉、KE多功能建筑胶、内墙立邦乳胶漆。
选用修补方案的材料,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按批次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水泥要使用与预制箱梁用的水泥为同一品种水泥。
(2)细骨料:选用修补方案规定用的细骨料,细骨料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6-3.0,含泥量不大于2.0%。
选用的细骨料全部用5mm的筛子筛一遍,剔出粒径较大的小砂粒。
(3)水:采用洁净水,经过水质分析检验,确定为合格拌合用水。
8.修补方案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论现场管理水平如何,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都不可能在非常理想的条件下进行,往往会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或者是结构型式的特殊,或者是气候条件的恶劣,或者是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的不规范等等,一般情况下,很容易在混凝土结构的浇筑过程中或刚刚施工完不久产生表面缺陷。
混凝土结构的表面缺陷大致可以归纳为七个方面:表面颜色不均匀、表面脚印及不平整部分、蜂窝麻面、孔洞、露筋、表面破损、表观微裂纹,不管是哪一种表面缺陷,都会对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
所以找到混凝土结构产生表面缺陷的内因,在施工中有针对性的采取治理措施,对既有的缺陷加以必要的修复处理,以提高结构的外观质量。
8.1气泡修补气孔直径小于5mm采用毛刷沾水清除孔内滞留物后,直接用毛刷沾细水泥砂浆,在有气泡的混凝土表面反复挤压,直到混凝土表面见不到气孔的痕迹后停止挤压。
混凝土表面细水泥砂浆出现风干现象后,及时采用干抹布将混凝土表面砂浆搽除,达到细砂浆充填密实,且混凝土表面清洁的目的;气孔直径大于5mm 时,先扩孔清洗,再采取点补的方式,用细水泥砂浆将气孔填充密实,然后用干抹布将混凝土表面砂浆擦除。
8.2表面颜色不均匀修补影响混凝土表面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很多,比如原材料的种类、施工配合比、混凝土的养护条件、混凝土的振捣情况、脱模剂的使用情况、模板的表面结构、模板的吸附性能等,都会使混凝土表面颜色发生能够变化,混凝土结构表面的锈迹也是常见影响混凝土颜色的一个因素。
对于颜色不均匀的混凝土表面首先用高压水冲洗混凝土表面,如粘附有隔离剂、尘埃或其它不洁物,则应用尼龙织布擦洗干净,打磨碳化层、氧化层、污染物,使缺陷范围暴漏出来。
紧接着用重量比1:3.5至1:5的黑、白水泥组成的水泥稠浆,将混凝土全面披刮一遍,待面干发白时,用棉纱头擦除全部浮灰。
再遵循上述方法进行两遍补浆,待达到干凝状态后,再对补浆而作第一次打磨,打磨后洒水养生。
完成后的第二天,甚至第三天,再次重复上述程序方法对补浆面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补浆、磨平、擦灰,最后采用塑料薄膜黏贴覆盖继续养护。
8.3表面脚印及不平整部分修补该现象是由于施工时未能及时抹压而引起的,对结构无重大影响,为表观质量问题。
修补前,先将突出混凝土表面的部分凿平,将低凹部分凿毛并清洗干净,待清洗处无明水时,趁润湿状态时,采用与混凝土同配比的无石子砂浆进行修补,修补后应注意养护。
8.4蜂窝麻面修补产生蜂窝麻面原因可能是混凝土拌和料中细料不够;振捣不充分;施工中在模板接缝处或在连接螺栓孔处漏浆。
孔洞一般是由钢筋骨架密集,混凝土坍落度小,振捣不充分造成的混凝土结构中有较大的孔洞,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修补措施是在混凝土面上用粉笔圈划出不规则的蜂麻实际面积,并沿其周边外延2—3cm列为修饰范围。
使用小型锤斧工具,把修饰范围内的表皮松动部分砼剔掉,剔深2—3cm(至少削掉水泥皮),并挖除蜂麻部分的表面浮浆至坚实的部位。
浇水湿润后,最后对局部或连同大面范围采用环氧树脂砂浆分层修补封闭,环氧树脂砂浆配合比(环氧树脂:水泥:细砂:乙二胺:二丁酯=1:1.6:3.2:0.1:0.12),最后再采用1:3.5至1:5的黑、白水泥干灰,干擦一遍,并用塑料薄膜黏贴养护。
对于孔洞,要凿去孔洞处薄弱松散部分及突出骨料颗粒,用钢丝刷或压力水洗刷干净,支模后可用粒径10~20 mm细石混凝土(比原混凝土标号高一级)仔细填塞捣实;当清除困难时,可用空压机排除残渣余料,表面抹砂浆或浇筑混凝土封闭后,采用环氧树脂砂浆分层封闭,环氧树脂砂浆配比(环氧树脂:水泥:细砂:乙二胺:二丁酯=1:1.6:3.2:0.1:0.12),最后再采用1:3.5-1:5的黑、白水泥干灰,干擦一遍,并用塑料薄膜黏贴养护。
8.5跑模、鼓肚修补先将鼓肚部分的混凝土面用风镐或钢钎逐层打凿修剔再采用蜂窝麻面的修补方式进行修补。
8.6露筋修补混凝土结构表面露筋主要是因为钢筋绑扎不牢,或保护层垫块安置不规范,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移位,有时候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才发现钢筋位置放得不对,致使混凝土结构表面至少一个面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甚至完全没有了保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