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新课程改革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即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智力()A.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B.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C.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D.大力培养精英人才2.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①一切以学生为本②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③培养环保意识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A.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3.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4.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初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5.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教师与学生都是客体D.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二、多项选择题1.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包括()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教育要面向现代化C.教育要面向世界D.教育要面向未来E.党的教育方针政策2.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包括()A.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B.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意识C.注重以学生为本D.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E.强调三维目标的统一3.我国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的调整包括()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B.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C.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D.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E.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4.在课程内容方面,我国新课程改革强调()A.改变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B.关注学生的兴趣C.以学生以有的经验为基础D.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E.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造意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即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智力等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D【解析】新课程强调课程改革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B【解析】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从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4.C【解析】《纲要》规定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5.D【解析】新课程理念要求树立平等的教学观念与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都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共同学习新知,探讨真理及未知世界的奥秘。
二、多项选择题1.ABCD【解析】新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ABCDE【解析】现代基础教育倡导实施素质教育,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实现。
素质教育的基本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意识。
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ABCDE【解析】我国各级学校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ABCD【解析】《纲要》要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二章新课程理念一、单项选择题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B.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要求C.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D.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3.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4.教学评价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了客观依据,这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功能。
A.诊断B.调控C.激励D.教学5.课程评价按照教学评价分析方法不同可分为()A.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B.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C.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D.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6.下列有关教学评价的叙述中,阐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形成性评价是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用于把握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B.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教学功能C.定量评价是对评价作质的分析,对获取资料进行思维加工D.从课堂纪律状况分析控制水平属于与学生因素有关的指标7.下列对教学评价过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评价的准备阶段应该完成调查问卷的设计B.在评价实施的过程中进行测验或者发放问卷C.在评价处理的过程中要依据权重对信息进行处理D.在评价反馈阶段把评价结果公之于众8.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①为学生提供了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①②B.③④C.②④D. ②③④9.()是教师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重要标志。
A.教育实践课程B.普通教育课程C.学科专业课程D.教师专业课程10.20世纪70年代中期,()作为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策略,最先在英美等国产生的教育新思潮。
A.学前教育B.终身教育C.继续教育D.校本教师培训二、多项选择题1.新型的师生关系特征包括()A.平等的师生关系B.民主的师生关系C.对话-互动式的师生关系D.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E.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2.新课程理念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与帮助者B.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C.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D.教师是开放的社区型教师E.教师是学习者3.随着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的理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关于教学评价理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视发展B.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C.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D.强调互动参与和互助,自评和他评相结合E.全面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选拔优秀学生4.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A.向学生回归B.向教师回归C.向社会回归D.向学校回归E.向教育实践回归5.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素质。
A.专业方法B.专业技能C.专业知识D.专业精神E.独特个性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2.D【解析】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3.B【解析】新课程强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即把学科、知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
4.B【解析】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是教学评价调控功能的体现。
5.C【解析】课程评价按照教学评价分析方法不同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6.B【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掌握性评价,它是在计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各阶段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的结果,不注重评定等级,只注重发现问题。
定量评价不对评价作质的分析。
课堂纪律状况分析控制水平不属于与学生因素有关的指标。
7.D【解析】在评价反馈阶段不应该把评价结果公布于众。
8.D【解析】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三维目标的统一,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也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9.D【解析】教师专业课程是教师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重要标志。
10.B【解析】终身教育是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策略。
二、多项选择题1.ABCDE【解析】新课程要求建构对话-互动式的新型课堂,要求建构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心理相容的师生关系。
2.ABCDE【解析】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包括:教师是学习的主体,是学生的帮助者与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新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是开放型的社区教师。
3.ABCD【解析】教学评价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不是为了更好地选拔优秀学生。
4.BDE【解析】当前教育研究的趋势是向学校、向教师、向教育实践回归。
5.BCD【解析】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精神三方面的专业素质。
第三章信息技术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多种多样,下面()不属于创新型模式。
A.合作学习B.探索和发现学习C.问题解决学习D.基于计算机的课堂讲演、练习、讨论 2.在交流与讨论中,要求学生之间对各自提出的观点不作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和讨论,而是尽可能多的提出与讨论问题相关的观点,这种交流与讨论形式是指()A.头脑风暴B.辩论C.合作性讨论D.异步讨论(如BBS、电子邮件讨论等) 3.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几部分。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C.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实践、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D.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4.在执教《美国南北战争》一课时,从电影《乱世佳人》中截取几段战争场面,反映葛底斯堡战役的油画、战争形势图以及林肯图像、生平介绍等,并把这些影、像、图、文等资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方式是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方法。
A.创设历史情景B.提供多种通道信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C.模拟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D.模拟占据空间广的事物5.信息技术整合于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势不包括()A.提供广泛的英语阅读学习资源B.提供支持学生进行阅读实践活动的工具C.交流方式单一D.提供各种学习策略6.在()视图下,不能完全显示三个区域也不可调节各区面积的大小。
A.大纲视图B.幻灯片视图C.幻灯片浏览视图D.普通视图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D项属于传统模式。
2.A【解析】题干是头脑风暴的释义。
3.A【解析】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4.A【解析】这种方式称为创设历史情景方法。
5.C【解析】信息技术整合于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势不包括交流方式单一。
6.C【解析】幻灯片浏览视图不能完全显示三个区域也不可调节各区面积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