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科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教材简析】三年级下册的“物体的运动”单元共有8课,以物质科学领域主要概念“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为线索,组织有层次的学习活动。

内容包括:具体从物体的位置、不同物体运动形式的观察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测量比较三方面展开(第1~6课);设计制作(第7课);综合应用(第8课)。

本课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第6课,继续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聚焦板块,回顾了第5课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提出本节课的重点——在相同时间内,根据物体运动的距离来比较运动的快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探索板块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告知相同运动时间里不同交通工具通过的具体距离,比较快慢;第二个活动是两名同学从不同起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比较快慢;第三个活动是两名同学从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比较快慢。

三个探索活动都指向“运动相同时间,通过的距离长,运动得快”,但具体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的维度是层层深入的:激活已有的经验——同一起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软尺测距离,进一步到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秒表计时、软尺测距离。

研讨板块,“怎样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的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物体运动相同时间时,比较运动的距离,距离长的运动快,距离短的运动慢”。

拓展板块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追及跑”游戏,是对本课研究结果的应用;第二个活动是“比较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旨在让学生知道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

【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于运动的快慢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不能准确说出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在第5课,学生学习了“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也学习了如何使用秒表、如何分工合作等,为本课“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的活动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2. 自行车、火车、飞机等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围。

科学探究目标1. 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2. 利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

科学态度目标1. 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

2. 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用秒表计时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难点:能够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软尺、秒表、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提前准备:为探索活动2和3的开展寻找合适的活动场地,并且提前在地面上固定好软尺或画好刻度。

一、聚焦1. 温习旧知。

呈现一张记录了六种交通工具通过100千米所用时长的表格。

提问:你们能找到最快和最慢的交通工具吗?你的理由是什么?小结:在相同距离内,通过比较不同物体所用的时间,来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得出:时间短的运动得快,时间长的运动得慢。

设计意图:比较六种交通工具通过100千米所用时间,找出其中最快和最慢的交通工具,复习了“相同距离比时间”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也继续引出了本课所要研究的主题。

2. 引入新课。

提问:如果六种交通工具运动了相同的时间,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板书: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二、探索活动一激活经验:相同时间,比距离判断快慢1. 呈现六种交通工具在1个小时内通过距离的图表,请学生观察图表,将交通工具按从快到慢排列名次。

2. 学生将六种交通工具快慢的顺序记录在自己的学生活动手册上。

3. 全班交流排序结果和排序方法。

4. 小结:六种交通工具都运动1个小时(相同时间),我们可以通过比较运动距离来比较交通工具运动的快慢。

运动距离长的运动快,运动距离短的运动慢。

(板书:相同时间,比距离: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设计意图:用图表直观地呈现六种交通工具在1个小时内通过的距离长短,调动学生原有经验,总结“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长,运动快”,为后面两个探索活动做准备。

活动二运用方法:不同起点,同时出发比快慢1. 提问:有两名同学想比一比,在相同时间内谁运动快、谁运动慢。

如果他们用脚后跟接前脚尖的方式(呈现“比快慢的行走方式”的视频),像这样(呈现两名同学从不同地点出发的图片)从不同起点,同时出发,你能比较出两名同学运动的快慢吗?2. 通过追问“如何保证运动时间是相同的?怎么知道两名同学的运动距离?”明确:在不用秒表计时的情况下,可以让两名同学听指令,同时开始和同时停止来保证运动的时间相同;可以用软尺测量距离。

在相同时间内,通过比较距离来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设计意图:在活动进行前,教师通过追问几个关键的问题对活动进行详细指导,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当从不同起点同时出发时,可以通过同时出发和停止来保证时间相同,并且可以用软尺测量距离。

这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同时也是为下一个活动做铺垫。

3. 教师利用课件补充要求。

(1)活动开始前,脚尖和0刻度线齐平;行走时,(贴着软尺)走直线;停止后,看脚尖所对应的刻度线。

指导学生如何读取软尺的刻度。

(2)小组四人分工合作:比赛者(2人)、发令员、记录员。

设计意图:将软尺铺在地上或者在地面上画好刻度,一是方便学生走直线,二是便于测量距离。

4. 小组进行比快慢的活动。

5. 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6. 小结:即使从不同起点出发,也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距离的长短来比较运动快慢。

活动三运用方法: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比快慢1. 呈现两名同学从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的图片。

提问:如果两名同学从不同起点沿着直线行走,但不同时出发,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2. 通过追问“怎样保证两名同学运动时间是相同的”,明确:可以利用秒表计时来保证两位同学运动时间相同。

设计意图:和活动二相比,从不同地点不同时出发,运用“相同时间比距离”来比快慢的方法时,还需要讨论如何控制两名同学运动时间相同——用秒表。

3. 教师补充要求:小组内分成两人一组,一人行走,一人计时并记录。

由于场地大小限制,建议统一计时10秒。

4. 学生分组进行比快慢的活动。

5. 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6. 小结:即使从不同起点、不同时间出发,也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距离的长短来比较运动快慢。

三、拓展(一)追及跑(说明:“追及跑”活动的展开程度和展开方式视教学时间而定。

)1.(时间允许的情况)组织学生到操场上进行“追及跑”游戏,请两名学生在跑道上一人在前一人在后站好,下口令同时出发,看后面的同学是否能追上前面的同学。

追不上的话,一段时间后下口令喊停。

(时间不够的情况)呈现“追及跑”的两个视频,一个是后面的学生追上了前面的学生(追及跑——追上),另一个是没有追上(追及跑——未追上)。

2. 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比较两人运动的快慢。

预设1 后面的学生追上了前面的学生:他们同时开始、同时结束(时间相同),追的学生跑的距离大于被追学生跑的距离,所以追的学生运动得更快。

预设2 后面的学生没有追上前面的学生:他们同时开始、同时结束(时间相同),但是后面追的学生没有追上前面被追的学生,所以需要用软尺测量两人通过的距离,然后再比较距离来判断快慢。

设计意图:学生熟悉的“追及跑”游戏能够产生两种不同的情况,学生可以灵活运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来比较比赛同学的快慢,起到巩固所学的作用。

(二)速度大小提问:我们可以用“相同距离比时间”或者“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也就是比较“速度的大小”。

比如:喷气式客机1小时飞行900千米,汽车1小时行驶120千米,喷气机飞机比汽车运动得快,运动速度大。

那你们能说说看汽车和轮船哪个速度大吗?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教师先举例比较了汽车和飞机的速度大小,然后让学生说说汽车和轮船哪个速度大,这样利于学生理解“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

”四、课堂小结我们知道了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还知道了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也就是能比较“速度的大小”。

课后大家还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比一比其他一些物体的速度大小。

【板书设计】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距离长,运动快相同时间,比距离距离短,运动慢【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活动目的:帮助学生记录在不同情况下运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比较运动快慢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本课的活动手册共有两项内容。

第1项内容用于探索活动1的记录,按从快到慢的顺序将六种交通工具的编号和一小时通过的距离的数值填进表格。

第2和第3项内容分别用于探索活动2和3的记录,可以在活动前指导学生如何填写:在相应的格子里填入比快慢的两名同学的姓名、运动所用的时间和运动的距离,在最后一行填写比较后的结论。

一、赠送部分科学习题,用不到请删除1.花的构造中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的部分是( )。

A. 花瓣和雄蕊B. 雄蕊和雌蕊C. 萼片和雌蕊【答案】B【解析】【解答】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故答案为:B。

【分析】雄蕊可以分为花药和花丝两部分,花药里面含有很多花粉。

雌蕊可以分为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

2.蜻蜓点水,主要作用是( )。

A. 供人类观赏B. 产卵【答案】B【解析】【解答】A、供人类观赏不是主要作用,所以A不符合题意。

B、蜻蜓点水就是蜻蜓产卵,卵直接产入水中,或者水草上,所以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分析】考察蜻蜓的生活习性。

3.下列植物的花属于单性花的是( )。

A. 南瓜花B. 油菜花C. 桃花D. 凤仙花【答案】A【解析】【解答】南瓜花是雌花和雄花分开的花,即单性花,A符合题意。

BCD答案均为完全花,属于双性花,所以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单性花是指只有雌蕊或者只有雄蕊的花,一定不是完全花。

4.关于油菜发育过程的说法( )是正确的。

A. 开花——结果——受精——成熟B. 开花——传粉——受精——成熟C. 开花——传粉——结果——受精【答案】B【解析】【解答】油菜发育过程为开花——传粉——受精——成熟,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大多数植物生长的过程都是先开花,然后雄蕊的花粉传到雌蕊上,在雌蕊内完成受精,之后发展成熟。

5.下列花中,属于单性花的是( )。

A. 南瓜花B. 油菜花C. 桃花【答案】A【解析】【解答】A、南瓜花属于单性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