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瓦斯爆炸应急预案

瓦斯爆炸应急预案

贵州黔西桂箐煤炭开发有限公司体系文件发布通知2011年第10号《贵州黔西桂箐煤炭开发有限公司瓦斯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已经于2011年月日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领导签署:2010 年月日体系文件控制表瓦斯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GNF/GQ/SJ-YA -11) 发布时间: 2011年2月20日 实施时间:2011年2月20日 实施及完善执行人备注贵州黔西桂箐煤炭开发有限公司GUIZHOU QIANXI GUIQING COAL DEVELOPMENT CO.,LTD 瓦斯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GNF/GQ/SJ-YA-11)1 编制目的 为有效的保障公司和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到在事故或重大事故隐患出现时能及时处理,在重大人身伤害事故和重大非人身伤害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和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情和事故的进一步蔓延,认真做好重、特大事故后的应急处理工作,做到应急行动协调一致,维护社会稳定,保证遇险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进一步增强应对和防范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特制定贵州黔西桂箐煤炭开发有限公司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规定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黔西桂箐煤炭开发有限公司 瓦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GNF/GQ/SJ-YA-11)编制:审核:会签: 分管领导: 总经理: 贵 州 黔 西 桂 箐 煤 炭 开 发 有 限 公 司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7号)、《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总局令第19号)、《桂箐煤矿开采设计方案》、《桂箐煤矿安全专篇》、能发公司下发的安全管理文件及操作规程、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的经验总结资料并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应于桂箐煤矿内部发生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范围包括本矿所涉及到的范围以及地质灾害涉及到的矿井周边范围,适合于矿井井下瓦斯尘爆炸等事故以及等级非人身事故。

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应于桂箐煤矿内部发生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范围包括本矿所涉及到的范围以及地质灾害涉及到的矿井周边范围,适合于矿井井下水害事故。

5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爆炸事故主要有瓦斯窒息、瓦斯爆炸、瓦斯煤尘爆炸等,在地面炸药的运输、存放也有爆炸危险。

煤矿生产中,瓦斯、煤尘爆炸是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一旦发生窒息、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不仅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其造成的政治、经济以及资源上的损失往往是难以估量的。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2.2.1事故报告原则事故发生后,及时向矿应急指挥部报告。

22.2.2统一指挥原则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由本预案中设置的指挥中心全权负责事故抢险救护工作的指挥和调度。

预案中涉及的各相关部门、单位必须服从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

22.2.3救人优先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切实把保护职工生命安全走味事故处置的首要任务,有效防止和控制事故危害蔓延扩大,千方百计把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2.2.4及时抢救原则22.2.4.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22.2.4.2主要负责人要按照相关规定,迅速组织抢救。

22.2.4.3实施快速应急响应和快速抢险,相关部门、救援机构必须第一时间到达事故发生地,相应的救援抢险设备也必须迅速到达。

22.2.5属地管辖和分级处置原则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矿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下,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22.2.6妥善处理善后原则按照相关规定,在事故抢险救援的同时,应尽快开展善后处理工作。

根就有关政策和法规,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一对一”的保护安抚等措施,积极妥善处理善后事宜,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6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体系安全生产事故救援组织体系由纳雍救护中队、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

指挥机构及职责总指挥:总经理:向龙江副总指挥:总工程师:杨磊、赵光、冉从初、章五星、张槐勇、王德林、朱国忠成员:何鹏、池文海、刘启华、张谭、胡学军、欧阳欣、张国文、徐明旺、梅培伦、吕安文、吴学强、沈发生、黎剑飞、李吴光、蒋青龙等科室的主要负责人。

副经理(基建):王德林机电副总:刘启华地测副总:张谭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后,矿调度室立即通知能发公司救护中队和矿抢险救灾队组织救援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并通知各组人员赶到矿调度室研究救护方案、协调救灾各项工作。

救灾工作共分5个组6.2.1技术处理组:组长:矿总工程师:赵光成员:工程部、机电运输部、安监部负责职责任务:6.2.1.1根据事故性质、类别、影响范围等基本情况,迅速制定抢险与救灾方案、技术措施,报总指挥同意后实施。

6.2.1.2制定并实施防止事故扩大的安全防范措施。

6.2.1.3解决事故抢险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6.2.1.4审定事故原因分析报告,报总指挥阅批。

6.2.2抢险救灾组:组长:安全副经理:冉从初副组长:救护队队长、事故单位负责人、增援单位负责人成员:救护队员、事故单位技术负责人、工程部、机电运输部、安监部管理人员。

职责任务:6.2.2.1指挥现场救护工作,负责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6.2.2.2快速制定抢险救护队的行动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

6.2.2.3组织指挥现场抢险救灾、救灾物资及伤员转送。

6.2.2.4合理组织和调动战斗力量,保证救护任务的完成。

6.2.3后勤保障组:组长:办公室副主任袁军成员:供销部、机电运输部、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职责任务:6.2.3.1负责抢险救灾中物资和设备的及时供应。

6.2.3.2筹集、调集应急救援供风、供电、给排水设备。

6.2.3.3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6.2.4医疗救护组:组长:桂箐公司救护队队长成员:桂箐公司护队全体成员职责任务:6.2.4.1时刻做好应急救援救治工作,接警后迅速组建现场救治医疗队伍,3分钟内派出救护队伍。

6.2.4.2筹集调集应急救援救治急救药品等,及时提供救护所需物品。

6.2.4.3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任务。

6.2.5事故调查组:组长:杨磊成员:张忠伟、袁军、池文海、张谭职责任务:调查事故经过和原因,追查事故责任,负责制定事故调查、分析报告。

7预防与预警危险源监控7.1.1监控中心负责通过安全监测系统24h检测各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地点瓦斯涌出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汇报矿调度室、通风科。

由调度室、通风科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7.1.2各采掘、辅助单位负责搞好责任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杜绝瓦斯积聚、瓦斯超限及煤尘堆积现场发生。

7.1.2通防部落实专职瓦斯检查员每班对矿井采掘工作面及其它重要作业地点进行两次通防检查,对发现的瓦斯异常、煤尘堆积等现象,立即汇报并督促生产单位进行处理。

预防措施7.2.1通风系统管理:7.2.1.1加强通风系统管理,确保矿井通风系统合理、稳定,消灭不合理串联通风,以及扩大区杜绝串联通风。

7.2.1.2加强采煤工作面支护,保证两巷通风断面,确保工作面风量达到要求。

采区主要回风巷断面变化时,要及早安排返修。

7.2.2局部通风管理:所有掘进工作面及撤面地点必须实行双风机、双电源、风机自动切换,生产单位机电工每天必须做一次风机自动切换及风电闭锁试验,杜绝无计划停电停风。

各掘进工作面运转、备用局部通风机均必须安设“风电闭锁”装置及风机开停传感器并确保好用。

7.2.3瓦斯检查建全通风瓦斯管理要求的组织机构和专业队伍,配足专职瓦斯检查人员,建立完善的瓦斯检查与管理制度,强化现场的瓦斯检查,防止局部瓦斯积聚,杜绝超限作业。

7.2.4完善监测系统,通过KJ90NB型瓦斯监测系统对井下各掘进工作面、回风流、的瓦斯管理情况实施动态监测监控。

加强监测系统管理,保证系统的灵敏可靠和正常运行。

7.2.5加大矿井尘害综合防治力度,强化综合防尘措施,减少煤尘产生量,防治煤尘沉积。

通过采取以上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及时跟踪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及粉尘治理情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预防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发生。

预警行动7.3.1事故预警的条件掘进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或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允许值时。

7.3.2事故预警的方式、方法7.3.2.1网络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报警;7.3.2.3通风检查人员检测气体异常情况下电话报警;7.3.2.4井下作业人员发现事故预兆后电话报警;信息报告程序井下安全监测系统报警或出现事故预兆后,现场工作人员撤退并将事故预兆汇报给调度室,调度室发现或接到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信息后,立即按事故汇报程序汇报有关领导和部门,指挥部根据查明的现场情况确定预警级别,并迅速向井下受事故影响范围区域的人员发出预警,组织人员撤离,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预防事故发生。

7.4.1重大险情或特大事故发生后,基层现场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

7.4.2调度室接到事故汇报,在第一时间内通知救护中队、矿医务室,赶赴现场进行抢救,在5min内通知公司值班领导、总经理、总工程师、分管副总经理、调度室主任、各职能部门、矿抢险救灾队及有关单位负责人。

8应急处置响应分级根据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我矿事故分为特大事故(Ⅰ级)、较大事故(Ⅱ级)和一般事故(III级)(见响应分级标准)。

火灾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并根据事故等级及时上报。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根据事故灾难或险情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应急响应程序8.2.1根据总指挥指示,立即通知各救援小组成员到矿调度室集中。

8.2.2矿调度室和应急指挥中心进一步了解事故情况,整理事故相关资料和图纸等,为救援工作决策提供基础资料。

8.2.3指挥中心研究、决策救援方案,确定各救援小组工作要求,明确现场救援人员安排,选择合理的救援路线,各成员单位按照应急救援方案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

8.2.4根据救援工作的需要,可汇报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协调调动其它煤矿救援基地的救援力量增援。

8.2.5根据受伤人员情况,可汇报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协调医疗救护中心专家组奔赴现场,加强医疗救护的指导和救治。

相关主题